亚得里亚海的明珠(1)
亚得里亚海位于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之间,一边拥抱着意大利东部,一边串连起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以及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它绵延的海岸线上点缀着几颗亮眼的明珠,比如我们熟知的水城威尼斯,又比如杜布罗夫尼克。
杜布罗夫尼克位于克罗地亚狭长海岸线的最南端,曾被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形容为“人间最像是天堂的地方”,英国浪漫诗人拜伦为其取了一个美丽的称号:亚得里亚海明珠。
最近两年,因为化身为热播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君临城”和“魁尔斯”,杜布罗夫尼克在全球一众影迷与旅行爱好者中出尽了风头,一跃成为欧洲人最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它也是克罗地亚最有特色、最炫目的一张名片。
中世纪古城
杜布罗夫尼克是从斯拉夫语“dubrava(意为森林)”衍生出来的。7世纪以前,这里曾作为罗马帝国的一个城邦,当时的名字叫“拉古萨”。而后,随着十字军东征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杜布罗夫尼克依靠航海贸易起家,在意大利同巴尔干半岛的贸易中充当中转站。
自14世纪开始直至1808年,杜布罗夫尼克成为自由邦,即“拉古萨共和国”。该国的国力在15、16世纪时达致高峰;16世纪中期起,拉古萨向奥斯曼帝国交纳贡税,但保持独立并享有商业特权。当时的拉古萨拥有几百只商船,不仅辗转于欧洲各大港口,而且远至北非和小亚细亚,是亚得里亚海东岸唯一一个可以和威尼斯公国相匹敌的国家。如今我们所见到的老城也大多是那时留下的遗迹。
然而在1806年,为了对抗沙俄与黑山联合舰队的围攻,拉古萨不得不允许法军借道入城。信誓旦旦的拿破仑一世许诺给拉古萨人以自由,然而法军甫一入城便背信弃义地封锁了港口,迫使拉古萨人投降。据说在投降那天,城墙上所有旗帜与城徽全被涂成黑色以示悲伤。
整座城市先是归于法国控制下的意大利,后归属于奥匈帝国,最后才在1918年归还给南斯拉夫,并改名为杜布罗夫尼克。
古城堡远眺
老城风情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1991年,这座城市的古建筑在前南巨变的炮火中遭受重创,曾经的亚得里亚海明珠满目疮痍,直到1992年克罗地亚军队进入,杜布罗夫尼克才从战争中被拯救出来。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归属于克罗地亚,但杜布罗夫尼克与克罗地亚的国土并不相连,而是被波黑唯一的出海口涅姆港从中间穿插而过,两地之间的24千米海岸线归属于波黑。
“斯拉夫的雅典”
而今,漫步在杜布罗夫尼克,丝毫感觉不到城市曾有过的创伤。
整座城市分为老城和新城,老城坐落在达尔马齐亚海岸南端的一块石灰岩上,从高处俯瞰,厚实的米白色城墙包围着斑驳的红色砖瓦屋顶,清澈湛蓝的亚得里亚海从三面将城市环抱起来,杜布罗夫尼克宛如一片摊在海面上的巨大贝壳。
老城也是杜布罗夫尼克最有看点的地方。老城被高大的花岗岩城墙包围,每隔不远就有一座碉堡,城墙外有护城河围绕,城内完好地保存了庄严宏伟的教堂、精致典雅的修道院以及古典华丽的大公府,古罗马、哥特式以及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保存完好,加上丰富的历史文化,杜布罗夫尼克有“斯拉夫的雅典”之称。老城的图像甚至出现在克罗地亚50库纳的钞票上。
游览杜布罗夫尼克,有三种最基本的方式:一是老城闲逛。城中的街道、广场、教堂及钟楼,都值得慢慢欣赏。二是在城墙上走一圈。可以看海、看山、看满城的红屋顶,与在城中漫步的感觉完全不同。三是爬上城后的山顶俯瞰老城。
在进城的那个瞬间,老城的影像便定格在记忆的底片上。走在城中,时间也仿佛停滞下来,不同时期的建筑完美地聚在一起,这里是中世纪的喷水池,那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这边是罗马时代的修道院……不用特意区分它们的名字,也不用想旅行指南上是怎么介绍的,随便走吧,哪里都是风景,哪里都有惊喜。小城的安静是属于生活在城中的本地人的。学校在城市东面,上学的孩子三三两两穿城而过,稚嫩的脸孔迎着朝阳,背景是几百年前的老城墙……
世界上最大的石头城
杜布罗夫尼克古城既是欧洲第一个“古城世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头城”,城内房屋、道路以及城墙,全部用石材修建。
历史上,这一地区曾是海上列强必争之地。杜布罗夫尼克虽为弹丸小城,却以坚固的城堡、灵活的外交手段,在长达800年的时间中以“拉古萨共和国”的身份存在。直到1806年被拿破仑的军队占领,共和国的时代才宣告结束。
古城分为东西两个城区,全部建有花岗岩围墙,并以桥梁连接。城墙厚5米,高22米,绕城总长度超过3000米。朝向陆地一侧的城墙厚约4~6米,朝向大海的一侧稍薄一些,厚1.5~3米,城墙临海部分最高处达25米。城墙上建有炮塔和角楼。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个修建于中世纪的城堡也相当坚固。
在1667年一场大地震后,西区的城墙倒塌,之后再未恢复,仅存的东部城墙依旧是全欧最大、最完整和复杂的城墙。近似圆形的多边形城墙全长1940米,共有5座城门、2个角楼防御工事、3个圆形碉楼和14个方形碉楼。
古城墙
这些坚固的城墙和堡垒带给杜布罗夫尼克几个世纪的平安与繁荣。高大又敦实的石头墙高踞在海边岩石上,风浪相激间,不用怀古,古便已在眼前,不用酝酿豪情,豪情便已在胸中。无怪乎《权力的游戏》会选景此地,因为实在没几个地方比它更适宜表现那些场景与情怀。 (陈宏)
杜布罗夫尼克位于克罗地亚狭长海岸线的最南端,曾被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形容为“人间最像是天堂的地方”,英国浪漫诗人拜伦为其取了一个美丽的称号:亚得里亚海明珠。
最近两年,因为化身为热播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君临城”和“魁尔斯”,杜布罗夫尼克在全球一众影迷与旅行爱好者中出尽了风头,一跃成为欧洲人最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它也是克罗地亚最有特色、最炫目的一张名片。
中世纪古城
杜布罗夫尼克是从斯拉夫语“dubrava(意为森林)”衍生出来的。7世纪以前,这里曾作为罗马帝国的一个城邦,当时的名字叫“拉古萨”。而后,随着十字军东征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杜布罗夫尼克依靠航海贸易起家,在意大利同巴尔干半岛的贸易中充当中转站。
自14世纪开始直至1808年,杜布罗夫尼克成为自由邦,即“拉古萨共和国”。该国的国力在15、16世纪时达致高峰;16世纪中期起,拉古萨向奥斯曼帝国交纳贡税,但保持独立并享有商业特权。当时的拉古萨拥有几百只商船,不仅辗转于欧洲各大港口,而且远至北非和小亚细亚,是亚得里亚海东岸唯一一个可以和威尼斯公国相匹敌的国家。如今我们所见到的老城也大多是那时留下的遗迹。
然而在1806年,为了对抗沙俄与黑山联合舰队的围攻,拉古萨不得不允许法军借道入城。信誓旦旦的拿破仑一世许诺给拉古萨人以自由,然而法军甫一入城便背信弃义地封锁了港口,迫使拉古萨人投降。据说在投降那天,城墙上所有旗帜与城徽全被涂成黑色以示悲伤。
整座城市先是归于法国控制下的意大利,后归属于奥匈帝国,最后才在1918年归还给南斯拉夫,并改名为杜布罗夫尼克。
古城堡远眺
老城风情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1991年,这座城市的古建筑在前南巨变的炮火中遭受重创,曾经的亚得里亚海明珠满目疮痍,直到1992年克罗地亚军队进入,杜布罗夫尼克才从战争中被拯救出来。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归属于克罗地亚,但杜布罗夫尼克与克罗地亚的国土并不相连,而是被波黑唯一的出海口涅姆港从中间穿插而过,两地之间的24千米海岸线归属于波黑。
“斯拉夫的雅典”
而今,漫步在杜布罗夫尼克,丝毫感觉不到城市曾有过的创伤。
整座城市分为老城和新城,老城坐落在达尔马齐亚海岸南端的一块石灰岩上,从高处俯瞰,厚实的米白色城墙包围着斑驳的红色砖瓦屋顶,清澈湛蓝的亚得里亚海从三面将城市环抱起来,杜布罗夫尼克宛如一片摊在海面上的巨大贝壳。
老城也是杜布罗夫尼克最有看点的地方。老城被高大的花岗岩城墙包围,每隔不远就有一座碉堡,城墙外有护城河围绕,城内完好地保存了庄严宏伟的教堂、精致典雅的修道院以及古典华丽的大公府,古罗马、哥特式以及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保存完好,加上丰富的历史文化,杜布罗夫尼克有“斯拉夫的雅典”之称。老城的图像甚至出现在克罗地亚50库纳的钞票上。
游览杜布罗夫尼克,有三种最基本的方式:一是老城闲逛。城中的街道、广场、教堂及钟楼,都值得慢慢欣赏。二是在城墙上走一圈。可以看海、看山、看满城的红屋顶,与在城中漫步的感觉完全不同。三是爬上城后的山顶俯瞰老城。
在进城的那个瞬间,老城的影像便定格在记忆的底片上。走在城中,时间也仿佛停滞下来,不同时期的建筑完美地聚在一起,这里是中世纪的喷水池,那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这边是罗马时代的修道院……不用特意区分它们的名字,也不用想旅行指南上是怎么介绍的,随便走吧,哪里都是风景,哪里都有惊喜。小城的安静是属于生活在城中的本地人的。学校在城市东面,上学的孩子三三两两穿城而过,稚嫩的脸孔迎着朝阳,背景是几百年前的老城墙……
世界上最大的石头城
杜布罗夫尼克古城既是欧洲第一个“古城世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头城”,城内房屋、道路以及城墙,全部用石材修建。
历史上,这一地区曾是海上列强必争之地。杜布罗夫尼克虽为弹丸小城,却以坚固的城堡、灵活的外交手段,在长达800年的时间中以“拉古萨共和国”的身份存在。直到1806年被拿破仑的军队占领,共和国的时代才宣告结束。
古城分为东西两个城区,全部建有花岗岩围墙,并以桥梁连接。城墙厚5米,高22米,绕城总长度超过3000米。朝向陆地一侧的城墙厚约4~6米,朝向大海的一侧稍薄一些,厚1.5~3米,城墙临海部分最高处达25米。城墙上建有炮塔和角楼。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个修建于中世纪的城堡也相当坚固。
在1667年一场大地震后,西区的城墙倒塌,之后再未恢复,仅存的东部城墙依旧是全欧最大、最完整和复杂的城墙。近似圆形的多边形城墙全长1940米,共有5座城门、2个角楼防御工事、3个圆形碉楼和14个方形碉楼。
古城墙
这些坚固的城墙和堡垒带给杜布罗夫尼克几个世纪的平安与繁荣。高大又敦实的石头墙高踞在海边岩石上,风浪相激间,不用怀古,古便已在眼前,不用酝酿豪情,豪情便已在胸中。无怪乎《权力的游戏》会选景此地,因为实在没几个地方比它更适宜表现那些场景与情怀。 (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