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8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3273687
今天,我们吃得更好(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日 《百科知识》2018年第19期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餐饮业走过了辉煌的40年;餐饮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完成了从最初的“吃饭难”到后来的“吃特色”再到如今的“吃健康”的历练,中国餐饮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科技让饮食更有保障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农业要强,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在2016年时任农业部副部长的李家洋表示,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56%,标志着中国农业发展已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新时期。

    李家洋用一组数据具体说明了这一贡献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标志着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以人畜力为主转到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畜禽品种良化、国产化比例逐年提升,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示范,使农田氮磷等的排放量降低6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量减少50%以上,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0%以上。

    56%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农业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做出了突出贡献。虽然上述诸多数字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较远,但就是它们影响着我们每天的餐桌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历了解决主食供应问题、解决菜篮子丰富问题,到近20年开始关注和重视食品的安全、营养与健康。要知道,有80%以上的食品实际上是来源于农产品。举例说,2001年,我国实行了无公害的食品行动计划,监测了全国5个城市蔬菜中的16种农药和瘦肉精,其中蔬菜合格率为62.5%。到了2017年,监测扩大到了155个大中城市,针对蔬菜的农药监测增加到了58个种类,合格率达到97%。单从合格率来说,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上有大幅提高。这些巨大的进步是靠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而取得的。

    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加工利用的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先进,科技创新成为食品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强大支撑力。窥一斑而知全豹,这里分享一个从高价进口到自主创新的典型案例。肉制品、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膨化食品等诸多咸味食品是食品工业的“高产”产品,也是百姓必需的大众食品,其发展的关键是需要一些重要的肉味食品香料。美国国际香料公司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这些香料的合成生产,但卖价奇高,我国进口这些香料的价格几乎赶上黄金。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和他的科研团队,经历了一系列科技攻关,最终突破了不对称二硫醚食品香料制造的关键技术,以远低于同类食品香料的成本合成了一系列重要香料,并迅速占据全部国内市场和近50%的海外市场。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重大食品科技成果频现,一批新标准、创新基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得以实施和落地,还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有力支撑了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1.35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87.3%,年均增长13.4%。

    科技进步是维系中国食品工业高速成长的内生动力。由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团队组成的中国食品科技的整体实力也在不断提升。截至2017年,我国食品院校从改革初期的10余个快速增长至235个。

    2017年6月,科技部发布了《“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食品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对食品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60%。食品行业是我国最大的“民生产业”和现代“餐桌工程”。目前,我国食品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也必将推动食品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

    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句响彻全国、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历经40年,这句口号仍然充满智慧和力量。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

    “糧”是“粮”的繁体字,这个字蕴含了收获丰粮的要素——想要获得“米”,就要选择有“重量”的种子,这样的种子是饱满的和富有生命力的。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没有好种子就没有好收成,这从我们民族的方块字上就能看出来。

    “用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这是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农业创造的奇迹。然而,这一奇迹背后,育种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2017年,中國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主任何中虎表示,中国部分农业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小麦育种更是享有很高声誉。

    2016年,我国小麦的生产面积为3.6亿亩,单产355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60%,总产1.28亿吨,占全世界的17%,居全球首位。小麦的持续增产对保障粮食产量登上新台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小麦育种的推动作用不可或缺。比如,在小麦育种领域,基因组学、基因编辑等取得了重要进展,已与国际最先进技术并行,有些领域还处于领先水平。再比如,我国育种专家培育了100多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质绿色新品种,其中有6个新品种年推广面积已超过千万亩。

    说到育种,不能不说对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太空育种。太空育种主要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或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装置,通过空间特殊的环境条件(包括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交变磁场、高能粒子等多种因素)对生物种质资源产生诱变作用,使种质资源产生变异,然后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过程,获得优良生物新品种、新材料的育种技术。一亩地可产辣椒5000千克,一根豇豆1米长,一个茄子重1.5千克……航天科技育种的农作物使这些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段梅红)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