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活得更长(2)
人口学家萨缪尔·普勒斯顿提出,经济收入和人均预期寿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出生在富裕国家的个体要比生活在贫穷国家的个体活得更长,这可以用普勒斯顿曲线来表示。还有一个理论假说认为,人均GDP差异对国家间预期寿命差异高低的影响率超过70%。世界银行提供的117个国家1980~2011年间的人均GDP和预期寿命的数据也说明了这种关系。
卫生费用的提高是决定人们健康和寿命的一个关键因素。卫生费用体现在卫生总费用上,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这个总金额又由三部分组成: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国际通行标准是,卫生总费用是了解一个国家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发展中国家卫生总费用不应低于国家GDP总量的5%。
根据国家健康卫生委员会、国家统计局等机构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达46344.9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3910.3亿元(占30.0%),社会卫生支出19096.7亿元(占41.2%),个人卫生支出13337.9亿元(占28.8%)。人均卫生总费用3351.7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2%。
从2011年起,中国卫生总费用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即总费用占GDP总量不少于5%,此后逐年增长。同时,人均卫生总费用也在逐年增长,而个人支付的卫生费用占比在逐年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们看不起病的问题,从而也增进了健康,提高了寿命。
医疗质量指数大幅提升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增加更与医疗水平和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2017年5月,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一份研究报告,公布了全球195个国家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简称医疗质量指数)排名。医疗质量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用0~100分来打分,分数高低取决于32种可防可治疾病的治愈率与死亡率,如癌症、心脏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治愈率高、死亡率低,则医疗质量指数分值高,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好。
2015年,中国医疗质量指数为74.2,全球排名第61位,而在1990年,中国医疗质量指数只有49.5,排名第113位。中国是在此方面全球进步幅度最大的5个国家之一。在32种可防可治疾病中,中国在白喉、破伤风、百日咳、麻疹等乙类传染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医疗质量指数得分最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包括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在内的5大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全球儿童死亡或残疾的第一大杀手。全球每年约有1300万儿童因感染性疾病而死亡,主要是由上述疾病造成。中国在这些疾病的防治方面已经和发达国家比肩,从而在大幅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同时提升了人均预期寿命。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将“白百破疫苗”纳入了国家免疫计划。数据显示,通过接种疫苗已挽救了300万儿童的生命和减少了75万儿童残疾。中国于1965年开始对儿童使用脊髓灰质炎疫苗,1988年加入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计划,1994年中国消灭本土最后一例野生型脊髓灰质炎感染,2000年脊髓灰质炎在中国被消灭。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在中国还属于二类疫苗(自费疫苗),下一步将会逐步扩大到一类疫苗。
中国从2003年抗击“非典”后,在传染病的研究、预防和治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防控和反应迅速;在攻克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方面也有很大进展。同样是利用计划免疫,大大降低乙肝发病和死亡率。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乙肝的计划免疫率为10%,现在全面免疫接种后,乙肝的预期感染率已降至3%。
针对32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中国也有一些出色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从而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例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死亡率曾高达70%,中国原创的治疗方法使该病治愈率达到90%以上,而且推广到世界,成为一线治疗方法。2018年3月7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首份《八年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报告》,显示该院的乳腺癌治疗5年无病生存率达85.5%,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持平。
虽然中国医疗质量指数得分迅速提高并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从排名上看,还只是位居全球中游水平。在32种可防可治疾病中,中国医疗质量指数得分最低的5项分别是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疾病、脑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如果能提高這5类疾病的诊疗水平和其他重大疾病,如癌症等的诊疗水平,不仅中国的医疗质量指数排名能进一步提高,同时能再进一步提高中国人均预期寿命。
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和普及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除了有较大的经济支撑、较高的医疗水平和较为全面的卫生保健网络外,还主要缘于健康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普及,因为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和寿命的延长起到重要作用。
从2007年开始,国家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居民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创造健康的支持环境,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到2016年底,全国已有81.87%的县(区)开展了此项行动。 (田地)
卫生费用的提高是决定人们健康和寿命的一个关键因素。卫生费用体现在卫生总费用上,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这个总金额又由三部分组成: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国际通行标准是,卫生总费用是了解一个国家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发展中国家卫生总费用不应低于国家GDP总量的5%。
根据国家健康卫生委员会、国家统计局等机构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达46344.9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3910.3亿元(占30.0%),社会卫生支出19096.7亿元(占41.2%),个人卫生支出13337.9亿元(占28.8%)。人均卫生总费用3351.7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2%。
从2011年起,中国卫生总费用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即总费用占GDP总量不少于5%,此后逐年增长。同时,人均卫生总费用也在逐年增长,而个人支付的卫生费用占比在逐年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们看不起病的问题,从而也增进了健康,提高了寿命。
医疗质量指数大幅提升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增加更与医疗水平和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2017年5月,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一份研究报告,公布了全球195个国家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简称医疗质量指数)排名。医疗质量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用0~100分来打分,分数高低取决于32种可防可治疾病的治愈率与死亡率,如癌症、心脏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治愈率高、死亡率低,则医疗质量指数分值高,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好。
2015年,中国医疗质量指数为74.2,全球排名第61位,而在1990年,中国医疗质量指数只有49.5,排名第113位。中国是在此方面全球进步幅度最大的5个国家之一。在32种可防可治疾病中,中国在白喉、破伤风、百日咳、麻疹等乙类传染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医疗质量指数得分最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包括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在内的5大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全球儿童死亡或残疾的第一大杀手。全球每年约有1300万儿童因感染性疾病而死亡,主要是由上述疾病造成。中国在这些疾病的防治方面已经和发达国家比肩,从而在大幅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同时提升了人均预期寿命。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将“白百破疫苗”纳入了国家免疫计划。数据显示,通过接种疫苗已挽救了300万儿童的生命和减少了75万儿童残疾。中国于1965年开始对儿童使用脊髓灰质炎疫苗,1988年加入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计划,1994年中国消灭本土最后一例野生型脊髓灰质炎感染,2000年脊髓灰质炎在中国被消灭。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在中国还属于二类疫苗(自费疫苗),下一步将会逐步扩大到一类疫苗。
中国从2003年抗击“非典”后,在传染病的研究、预防和治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防控和反应迅速;在攻克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方面也有很大进展。同样是利用计划免疫,大大降低乙肝发病和死亡率。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乙肝的计划免疫率为10%,现在全面免疫接种后,乙肝的预期感染率已降至3%。
针对32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中国也有一些出色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从而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例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死亡率曾高达70%,中国原创的治疗方法使该病治愈率达到90%以上,而且推广到世界,成为一线治疗方法。2018年3月7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首份《八年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报告》,显示该院的乳腺癌治疗5年无病生存率达85.5%,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持平。
虽然中国医疗质量指数得分迅速提高并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从排名上看,还只是位居全球中游水平。在32种可防可治疾病中,中国医疗质量指数得分最低的5项分别是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疾病、脑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如果能提高這5类疾病的诊疗水平和其他重大疾病,如癌症等的诊疗水平,不仅中国的医疗质量指数排名能进一步提高,同时能再进一步提高中国人均预期寿命。
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和普及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除了有较大的经济支撑、较高的医疗水平和较为全面的卫生保健网络外,还主要缘于健康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普及,因为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和寿命的延长起到重要作用。
从2007年开始,国家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居民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创造健康的支持环境,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到2016年底,全国已有81.87%的县(区)开展了此项行动。 (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