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发明之父”之十“因特网之父”们(1)
因特网的发明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贡献。
因特网(Internet)是指由美国国防部原ARPA—“阿帕网”(Arpanet)演变而来的、采用TCP/IP协议的一种互联网。其实,它只是多种互联网中的一种而已,并不是计算机网络中唯一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Internet的译名多达10余个,从而在中国科技、文教、翻译、出版等各界都造成过混乱。鉴于这种局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长期审议,在1997年7月正式定名为“国际互联网”或“因特网”—这是两个规范的译名;但是,习惯上又可翻译为互联网,在港台地区又被简称为国际网络。
那么,互联网是怎样诞生的呢?建立互联网,可粗略地认为要做4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创立“局部网”
创立局部网,主要是指被称为互联网雏形的阿帕网。
1940年9月9日,在达特茅茨学院召开了美国数学协会的一次会议,现代数字计算机之父—贝尔实验室的乔治·罗伯特·斯蒂比茨,演示了他的复杂计算机“莫德尔”1号。由于无法把这个庞然大物从纽约运抵会场,就在会场上设置了电传终端,让参会者通过电传机传达自己的指令,间接用远在370千米以外的计算机进行运算。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计算机实现远程“网络”传输的源头。
1960年,美国行为心理学家、人工智能专家约瑟夫·卡尔·罗伯特·利克莱德发表了《人-机共生》一文,预言几年以后,“人们用机器进行的交流,将变得比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效”。既然要交流,就必须在多台电脑之间建立网络。
基于这种想法,1962年10月,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署聘请利克莱德担任“指令和控制研究”(CCR,即“人-机交互作用”)的负责人。不久,利克莱德把它改名为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并在半年内就联系了全美国最优秀的电脑专家—这些人被称为“星际网”。
利克莱德从波士顿林肯实验室请来劳伦斯·吉尔曼·罗伯茨,策划建立网络的工作。在1967年10月的ACM(计算机协会)盖特林堡大会上,罗伯茨提出了建立阿帕网的计划。1968年6月3日,IPTO向国防部高级计划署正式递交了“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阿帕网研究计划,以便让这个署的电脑实现资源共享。利克莱德与罗伯茨也因此被叫作“阿帕网之父”。
专家们在建立阿帕网的过程中,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难题之一是克服“中央控制式网络”的缺点—容易被敌方“摧毁”。1962年初,美国兰德公司的青年工程师保罗·巴兰提出了“分布式网络”来克服这个缺点。1961年7月和196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伦纳德·克莱恩罗克先后发表论文和出版书籍,也提出了分布式网络的理论。1965年秋,英国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唐纳德·瓦特·戴维斯也设计了和巴兰一样的分布式网络—仅仅把巴兰的“块”变成了“包”。总之,巴兰、克莱恩罗克、戴维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各自独立克服了中央控制式网络的缺点所设计的分布式网络,其思路奠定了后来的阿帕网的基础。
难题之二是把两台不同电脑联结起来。
1965年,美洲电脑公司的托马斯·梅里尔代表自己的公司向国防部高级计划署提交了在马萨诸塞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之间进行联网试验的计划。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完成了人类首次远距离接通两种不同电脑的实验。
罗伯特·埃利奥特·卡恩
文顿·瑟夫
梅里尔和罗伯茨的另一贡献是,他们在1961年10月给国防部高级计划署提交的报告《通向分时的电脑网络》中提出,联结不同电脑并不困难。但这个联结是通过电话线完成的,如果是远距离通网,信号难以到达终点,所以必须用“包切换理论”—它对互联网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69年(这一年被认为是因特网的起始之年),阿帕网在美国的4个“节点”(地点)之间正式运行。
1972年10月,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罗伯特·埃利奥特·卡恩组织召开了国际电脑通信大会。在会上,卡恩演示了40台电脑之间联网的阿帕网和终端接口处理器。会上还成立了“网际网络工作小组”,选举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后来担任世界通信公司高级副董事长的文顿·瑟夫为第一任主席。
从此,阿帕网网络的工作方式得到国际上的承认。
在美国研究阿帕网的同时,英国和法国的一些机构也在进行类似的研究。例如,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迪姆·伯纳斯·李在1989年发明万维网(World Wide Web,常缩写为WWW)。注意,互联网并不等同于萬维网:也叫环球网的万维网,只是互联网提供的服务之一,是依靠互联网运行的一项服务。1990年12月25日,他和比利时信息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发明万维网协议的罗伯特·卡里奥一起成功通过因特网实现了HTTP代理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信。HTTP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协议。 (陈仁政)
因特网(Internet)是指由美国国防部原ARPA—“阿帕网”(Arpanet)演变而来的、采用TCP/IP协议的一种互联网。其实,它只是多种互联网中的一种而已,并不是计算机网络中唯一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Internet的译名多达10余个,从而在中国科技、文教、翻译、出版等各界都造成过混乱。鉴于这种局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长期审议,在1997年7月正式定名为“国际互联网”或“因特网”—这是两个规范的译名;但是,习惯上又可翻译为互联网,在港台地区又被简称为国际网络。
那么,互联网是怎样诞生的呢?建立互联网,可粗略地认为要做4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创立“局部网”
创立局部网,主要是指被称为互联网雏形的阿帕网。
1940年9月9日,在达特茅茨学院召开了美国数学协会的一次会议,现代数字计算机之父—贝尔实验室的乔治·罗伯特·斯蒂比茨,演示了他的复杂计算机“莫德尔”1号。由于无法把这个庞然大物从纽约运抵会场,就在会场上设置了电传终端,让参会者通过电传机传达自己的指令,间接用远在370千米以外的计算机进行运算。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计算机实现远程“网络”传输的源头。
1960年,美国行为心理学家、人工智能专家约瑟夫·卡尔·罗伯特·利克莱德发表了《人-机共生》一文,预言几年以后,“人们用机器进行的交流,将变得比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效”。既然要交流,就必须在多台电脑之间建立网络。
基于这种想法,1962年10月,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署聘请利克莱德担任“指令和控制研究”(CCR,即“人-机交互作用”)的负责人。不久,利克莱德把它改名为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并在半年内就联系了全美国最优秀的电脑专家—这些人被称为“星际网”。
利克莱德从波士顿林肯实验室请来劳伦斯·吉尔曼·罗伯茨,策划建立网络的工作。在1967年10月的ACM(计算机协会)盖特林堡大会上,罗伯茨提出了建立阿帕网的计划。1968年6月3日,IPTO向国防部高级计划署正式递交了“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阿帕网研究计划,以便让这个署的电脑实现资源共享。利克莱德与罗伯茨也因此被叫作“阿帕网之父”。
专家们在建立阿帕网的过程中,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难题之一是克服“中央控制式网络”的缺点—容易被敌方“摧毁”。1962年初,美国兰德公司的青年工程师保罗·巴兰提出了“分布式网络”来克服这个缺点。1961年7月和196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伦纳德·克莱恩罗克先后发表论文和出版书籍,也提出了分布式网络的理论。1965年秋,英国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唐纳德·瓦特·戴维斯也设计了和巴兰一样的分布式网络—仅仅把巴兰的“块”变成了“包”。总之,巴兰、克莱恩罗克、戴维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各自独立克服了中央控制式网络的缺点所设计的分布式网络,其思路奠定了后来的阿帕网的基础。
难题之二是把两台不同电脑联结起来。
1965年,美洲电脑公司的托马斯·梅里尔代表自己的公司向国防部高级计划署提交了在马萨诸塞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之间进行联网试验的计划。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完成了人类首次远距离接通两种不同电脑的实验。
罗伯特·埃利奥特·卡恩
文顿·瑟夫
梅里尔和罗伯茨的另一贡献是,他们在1961年10月给国防部高级计划署提交的报告《通向分时的电脑网络》中提出,联结不同电脑并不困难。但这个联结是通过电话线完成的,如果是远距离通网,信号难以到达终点,所以必须用“包切换理论”—它对互联网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69年(这一年被认为是因特网的起始之年),阿帕网在美国的4个“节点”(地点)之间正式运行。
1972年10月,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罗伯特·埃利奥特·卡恩组织召开了国际电脑通信大会。在会上,卡恩演示了40台电脑之间联网的阿帕网和终端接口处理器。会上还成立了“网际网络工作小组”,选举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后来担任世界通信公司高级副董事长的文顿·瑟夫为第一任主席。
从此,阿帕网网络的工作方式得到国际上的承认。
在美国研究阿帕网的同时,英国和法国的一些机构也在进行类似的研究。例如,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迪姆·伯纳斯·李在1989年发明万维网(World Wide Web,常缩写为WWW)。注意,互联网并不等同于萬维网:也叫环球网的万维网,只是互联网提供的服务之一,是依靠互联网运行的一项服务。1990年12月25日,他和比利时信息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发明万维网协议的罗伯特·卡里奥一起成功通过因特网实现了HTTP代理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信。HTTP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协议。 (陈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