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达江通海的丝路大都(2)
江宁织造博物馆内景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气候温和、植被丰富的江浙地区自古就有繁荣的丝织业,马可·波罗的南京游记里就有“有丝甚饶,以织极美金锦及种种绸绢”的记忆片段。南京生产的“云锦”,因在织绣过程中加入大量金银线,使得绣品花纹富贵典雅、状若绚丽云霞而名满天下。鼎盛时期,南京曾有3万织工,30万人从事织锦业。那时的秦淮河畔机户云集,杼声不绝,成为桨声灯影里的另一道风景。上乘质量和精巧工艺,让明清两代相继在这里设置江宁织造府(署),以专职督造皇室的龙袍冠带与嫔妃的霞帔丽服,兼作赏赐臣子与外国使节的绸缎。正是清初江南曹家四代主政江宁织造府(署)的过往烟云,才为旷世奇书《红楼梦》的诞生提供了现实的蓝本。
穿过博物馆前半部分的展厅,一个下沉式的中式庭院呈现在眼前。只见四周仿明清建筑或高或低,亭台楼阁、假山回廊错落相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皇帝南巡,驻跸于江宁织造府臣曹家。恰逢家中老人寿辰,加之庭中萱花怒放,康熙帝龙颜大悦,亲笔“萱瑞堂”三字。眼前依照文献复原的“萱瑞堂”,面阔三间,屋宇轩昂,堂前绿树成荫,水波不兴,枝头鸟雀三两声,水中锦鲤竞自由,依稀再现了往日的繁华与胜景,恍惚间仿佛来到了红楼梦境。
“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这几乎就是曹雪芹自己的生活记录。那锦衣,那纨绔,那贾宝玉身着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那史湘云的水红装缎狐肷褶子,那薛宝钗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哪一件、哪一身都似乎能在博物馆的云锦园展厅中找到原型。馆中珍藏的明万历皇帝“织金孔雀羽妆花龙袍料”,似乎就是晴雯所补的孔雀裘,其质地纤细透薄,颜色深浅不一,纱上的团龙姿态飘逸,龙身金翠相映,从不同角度看会显现不同的色彩。细看才会发现,龙身的绿色部分居然真是用翠羽,即将孔雀羽毛搓捻成的羽线所织就,其工艺之精巧细致令人叹为观止。
南京丝绸业的盛名,还得益于其便利的交通网络。清代人陈作霖在其《金陵物产风土志》中就自豪地指出:“金陵之业,以织为大宗……贡缎之箱,北溯淮泗,达汝洛,趋京师;西北走晋绛,逾大河,上秦陇;西南道巴蜀,抵滇黔;南泛湖湘,越五岭。舟车四达,悉贸迁之所及耳。”事实上,伴随着明初郑和下西洋,南京的云锦和江南的丝绸也漂洋过海,去往南洋,去往更远的西方,并深得当地人的喜爱和欢迎。
《明史》记载:“盖海外之夷,有大西洋,有东洋……是两夷者,皆好中国绫罗杂缯。”虽然明清两朝总体持保守的对外贸易政策,但其与东亚、南亚的朝贡体系仍大体延续,源自江宁织造府(署)的丝绸金帛与华服必定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海外,成为后期海上丝绸之路商品中最耀眼的明星。
牛首山麓,扬帆远航的郑和安息地
南京市区向西南数千米是绵延起伏的牛首山。这里山势不高,没有夫子庙的繁华,也不见秦淮河的旖旎,但林木森然、百草丰茂,山风拂过,格外宁静与肃穆。沿南边山脚下的石板路上行数十分钟,在一处向阳小山坡上,人们能看到一座伊斯兰风格的长方形墓地,墓地坐北朝南,墓碑上写着“郑和之墓”四个大字。郑和,多么响亮的名字!在他身后,有多少故事、戏剧、小说传颂他的雄才,有多少海内外的庙宇、祠堂祭祀他的功德,又有多少中国人在他的影响下抛开传统思想桎梏而放眼海外。对于全世界的华人而言,这位早于麦哲伦、达·伽马的伟大中国航海家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气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信仰!
郑和墓
在郑和下西洋伟业的影响下,仅有明一代,就出现了费信的《星槎胜览》、马欢的《瀛崖胜览》、郑晓的《黄明四夷考》、黄衷的《海语》、慎懋赏的《海国广记》、罗曰聚的《咸宾录》、杨一葵的《羿乘》、张燮的《东西洋考》等关注和研究海外世界的著作,为开阔国人心智打开了方便之门。明清常道人的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明代罗懋登的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清代彭鹤令的小说《三宝太监下西洋》等,则更是将郑和的传奇经历与故事传播到了民间,让高高在上的皇家顶层设计成为街头巷尾百姓们共有的谈资。
身为太监,郑和并没有深陷宫闱的蝇营狗苟,而是持节南行、耀威绝域,示中国富强;作为明成祖御封的內官监正四品大员和明仁宗委任的南京守备,他没有利用身份专权跋扈,而是扬帆出海,立中华威名于异邦。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本姓马,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士,其祖先元代时从西域而来,因精通丝绸之路上多国语言而得到朝廷重视。因此,牛首山在当地老百姓的口中还有另一个名字—“回回山”,郑和墓也叫“马回回墓”。早在1985年,政府就重新修缮了郑和墓,并在墓室前新建了4组7层28级台阶,寓意郑和历时28年的7次下西洋到访40个国家。
关于下西洋的种种经历,在《天妃之神灵应记》碑文中有这样的记述:“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期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赉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奇国、暹罗国,直逾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历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德化而柔远人”。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元代末期国内政局混乱,西域及海外各国朝贡秩序的断裂。对此,明太祖朱元璋相当焦心,《明史》记载:“自元政衰而西域诸王之贡不至,元亡而道路益棘。明祖知元人不习海,故东丧师于日本。欲习海必习航海术,与夫通究海外诸岛情状,则先设立四夷馆以储使才,辟林麓于钟山,植桐漆各千万本,以备楼船海舶之用;而赵逑、张敬之、沈秩、刘叔勉等,先已奉使至三佛齐、渤泥、西洋琐里等国。”可见,在郑和之前,明廷就已经开始了相关的外交活动。
当然,明成祖选中郑和,除了他智勇过人,更在于郑和及其家族的丝路基因,“和之先世及同族盖曾朝天方,故和之冒险西行,亦非无因”。正因为如此,郑和才能在短期内网罗一批拥有航海背景和掌握海外多国语言的专门人才。据《西安大清真净寺》记载:“永乐十一年(1413)四月,太监郑和奉敕差往西域天方国,道出陕西,求所以通译国语可佐信使者,乃得本寺掌教哈三焉。”
这样的人才还有很多,如昆山费信“亦受天方教,通阿拉伯文,其后与马欢、郭崇礼共著《瀛涯胜览》如干卷,信自著《星槎胜览》四卷,《天心记行录》一卷”;而马欢、郭崇礼二人“皆西域天方教,实奇迈之士也。昔太宗皇帝敕令太监郑和,统领宝船往西洋诸番,开读赏赐,而二君善通番语,遂膺是选”。
时过境迁,600多年转瞬即逝,但南京城还保留着完整的明代城墙。《金陵物产风土志》说仪凤门外的静海寺有“花开如锦,高大蔽数亩地”的西府海棠花,雨花台西的普德寺种的是“干直而多叶,叶必七数,一名七叶树,茎青紫而花白”的娑罗树,牛首山南麓有“干叶作碧绿色,结实如红豆”的红豆树,这些都是郑和带回的南洋、西洋树种。今天,在牛首山上,这几种树木都能看到,它们或亭亭如盖、根曲盘桓,或枝细叶嫩、生意盎然,宛如郑和航海精神绵延不绝。 (刘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