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递嬗(2)
清代新疆满城中的惠远城、惠宁城、巩宁城都属于独立兴建的新城,因八旗驻防新疆而兴起,政治、军事作用较为突出,与经济、政治、文化兼具的大都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丰富了清代城市的类型,是清代前中期新兴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沧桑嬗变
同治三年(1864)春,巩宁城都统平瑞严刑催逼增征军粮,激起民愤,乌鲁木齐地区的回、汉农民自发组成“团练”,进行武装反清斗争。平瑞派遣提督业布冲额带兵赴南山镇压。业布冲额刚走出巩宁城,就遭到“团练”武装的迎头狙击。起义军将平瑞、业布冲额等清朝官兵包围在巩宁城中长达80余日,直到城内已粮尽草绝,清朝援军仍未到来,平瑞绝望地意识到大势已去,便和其他官吏坐在事先准备好的火药桶上,与都统府一同毁灭于大火之中。平瑞自裁后,城内八旗兵丁开城投降。农民“团练”涌入城中,放火焚毁了清朝在北疆地区的统治中心巩宁城。这场民变还波及到了奇台、木垒各地,导致孚远城亦毁于战火。
同年九月,伊犁地区爆发以维吾尔族和回族为主体的反清起义。起义军以固尔扎城(宁远城)为根据地攻破了惠宁满城,导致惠远城孤立无援,岌岌可危。同治四年(1865)四月八日,起义军集中兵力围攻惠远城。由于惠远城壁垒坚固,起义军久攻不下,转而在惠远城北山东庄子开挖地道,直通到城北来安门之下,最终在第二年正月十九用火药炸毁城墙,攻破了惠远城。伊犁将军明绪自尽,城内军民死伤惨重,清朝在伊犁的统治遭到了沉重打击。
图片中的石砌城墙是古城墙的保护墙
同治十年(1871),沙俄出兵入侵伊犁,绥定、惠宁、宁远等城相继沦陷。沙俄以“代收代守”为名侵占伊犁全境,并将伊犁划归沙俄七河省管辖。为达到永远侵占的目的,沙俄拆毁惠远、惠宁、熙春等城庐舍,取建筑材料用于修筑固尔扎城东的金顶寺。伊犁河北岸的惠远城更是在历经兵祸后被河水冲溃。战乱之下,各地满城遭到重创,或毁坏殆尽,或苟延残喘,难以维护清朝对新疆的统治。为重构在新疆的军事力量,清廷着手修复被毁满城,恢复满城驻防制度。
光绪二年(1876),左宗棠率西征军进疆平叛,首先光复了乌鲁木齐。光绪六年(1880),清廷在乌鲁木齐的迪化城东北重建了巩宁新城,迁迪化城内的八旗官兵及其亲眷于新城内。新城内仍建有4条大街和中心鼓楼,城内西南部主要为住宅区,西门附近设有用于练兵的小校场、火药库等军备建筑。光绪十二年(1886),将迪化城与巩宁新城扩建合并为一座城。
光绪八年(1882),清政府经过多次交涉,从沙俄手中收回伊犁,伊犁将军金顺进驻伊犁,奉命在惠远旧城城址北处建惠远新城,历时11年竣工。光绪二十年(1894),伊犁将军长庚率八旗官兵自绥定移驻至此。
惠远新城仿旧城而建,但面积小于旧城,仍筑有四座城门,城门名称不变。城中心建一座鼓楼,有4条大街直通城门,将军衙署、都统署、中军署、参将署分驻东西南北四街。城内不仅各级军官衙署、火药库和粮库一应俱全,还专门为商人修建了40间商铺、饭店等。新城一分为二,南半城主要居住惠远旧城的残余八旗兵丁及眷属,由绥定新移驻至此的八旗官兵及其亲眷则聚居于北半城。光绪十年(1884),清政府还重修了毁于战火的广安城。
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前后,清政府雖极力恢复、重建、新建、合并满城,并采取改革军制等措施以延续其在新疆的军事作用,但仍无法摆脱满城被历史淘汰的命运。1912年,清朝退出历史舞台,八旗制度被废除,新疆满城的官兵弃甲归田,出旗为民,满城因彻底失去其军事作用而被废弃。在解放前的几十年中,大部分满城遭到人为破坏,或被推行民族歧视政策的反动军阀大肆扫荡、摧毁,或被出旗为民无以为生的驻防旗人拆墙卖砖,或被附近居民拆城盖房。解放后,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各地的满城城墙多被拆除,满城内的各项设施也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
终清一朝,新疆满城对内肩负着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对外则起到维护国家统一、防范外来侵略的作用,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冯璐)
沧桑嬗变
同治三年(1864)春,巩宁城都统平瑞严刑催逼增征军粮,激起民愤,乌鲁木齐地区的回、汉农民自发组成“团练”,进行武装反清斗争。平瑞派遣提督业布冲额带兵赴南山镇压。业布冲额刚走出巩宁城,就遭到“团练”武装的迎头狙击。起义军将平瑞、业布冲额等清朝官兵包围在巩宁城中长达80余日,直到城内已粮尽草绝,清朝援军仍未到来,平瑞绝望地意识到大势已去,便和其他官吏坐在事先准备好的火药桶上,与都统府一同毁灭于大火之中。平瑞自裁后,城内八旗兵丁开城投降。农民“团练”涌入城中,放火焚毁了清朝在北疆地区的统治中心巩宁城。这场民变还波及到了奇台、木垒各地,导致孚远城亦毁于战火。
同年九月,伊犁地区爆发以维吾尔族和回族为主体的反清起义。起义军以固尔扎城(宁远城)为根据地攻破了惠宁满城,导致惠远城孤立无援,岌岌可危。同治四年(1865)四月八日,起义军集中兵力围攻惠远城。由于惠远城壁垒坚固,起义军久攻不下,转而在惠远城北山东庄子开挖地道,直通到城北来安门之下,最终在第二年正月十九用火药炸毁城墙,攻破了惠远城。伊犁将军明绪自尽,城内军民死伤惨重,清朝在伊犁的统治遭到了沉重打击。
图片中的石砌城墙是古城墙的保护墙
同治十年(1871),沙俄出兵入侵伊犁,绥定、惠宁、宁远等城相继沦陷。沙俄以“代收代守”为名侵占伊犁全境,并将伊犁划归沙俄七河省管辖。为达到永远侵占的目的,沙俄拆毁惠远、惠宁、熙春等城庐舍,取建筑材料用于修筑固尔扎城东的金顶寺。伊犁河北岸的惠远城更是在历经兵祸后被河水冲溃。战乱之下,各地满城遭到重创,或毁坏殆尽,或苟延残喘,难以维护清朝对新疆的统治。为重构在新疆的军事力量,清廷着手修复被毁满城,恢复满城驻防制度。
光绪二年(1876),左宗棠率西征军进疆平叛,首先光复了乌鲁木齐。光绪六年(1880),清廷在乌鲁木齐的迪化城东北重建了巩宁新城,迁迪化城内的八旗官兵及其亲眷于新城内。新城内仍建有4条大街和中心鼓楼,城内西南部主要为住宅区,西门附近设有用于练兵的小校场、火药库等军备建筑。光绪十二年(1886),将迪化城与巩宁新城扩建合并为一座城。
光绪八年(1882),清政府经过多次交涉,从沙俄手中收回伊犁,伊犁将军金顺进驻伊犁,奉命在惠远旧城城址北处建惠远新城,历时11年竣工。光绪二十年(1894),伊犁将军长庚率八旗官兵自绥定移驻至此。
惠远新城仿旧城而建,但面积小于旧城,仍筑有四座城门,城门名称不变。城中心建一座鼓楼,有4条大街直通城门,将军衙署、都统署、中军署、参将署分驻东西南北四街。城内不仅各级军官衙署、火药库和粮库一应俱全,还专门为商人修建了40间商铺、饭店等。新城一分为二,南半城主要居住惠远旧城的残余八旗兵丁及眷属,由绥定新移驻至此的八旗官兵及其亲眷则聚居于北半城。光绪十年(1884),清政府还重修了毁于战火的广安城。
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前后,清政府雖极力恢复、重建、新建、合并满城,并采取改革军制等措施以延续其在新疆的军事作用,但仍无法摆脱满城被历史淘汰的命运。1912年,清朝退出历史舞台,八旗制度被废除,新疆满城的官兵弃甲归田,出旗为民,满城因彻底失去其军事作用而被废弃。在解放前的几十年中,大部分满城遭到人为破坏,或被推行民族歧视政策的反动军阀大肆扫荡、摧毁,或被出旗为民无以为生的驻防旗人拆墙卖砖,或被附近居民拆城盖房。解放后,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各地的满城城墙多被拆除,满城内的各项设施也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
终清一朝,新疆满城对内肩负着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对外则起到维护国家统一、防范外来侵略的作用,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