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6月29日:“东风”2号试射成功的那一刻
1964年6月29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中近程地对地弹道导弹“东风”2号(DF-2)在酒泉发射场点火升空,准确按照运行轨道成功击中目标。这一天,既是中国导弹事业摆脱仿制、实现自主研发的关键一步,也是中国国防工业在“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与带动下,取得的一项具有战略意義的重要成就。
此前,在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枚地对地近程导弹“东风”1号成功试射,虽然该导弹没有实战部署过,但它打破了外国人说“中国的导弹永远上不了天”的预言,这也是“东风压倒西风”寓意之所在。
“东风”2号导弹全长20.9米,最大直径1.65米,起飞重量29.8吨,采用一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1300千米或1500千米(DF-2A)。可携带1500千克高爆弹头,或1枚1290千克的威力为2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DF-2A)。
“东风”2号导弹试射成功两年后就开始装备部队,从而开启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通天之路。“东风”2号导弹试射成功还打响了“两弹一星”腾空的发令枪,仅仅3个多月后,第一颗原子弹就在大漠深处爆响;2年后,两弹结合飞行试验成功;3年后,氢弹空爆成功;不到6年后,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从20世纪50年代两弹起步,中国人仅仅用了16年时间,就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机遇,从一个国防科技极端落后的国家,一下子站到了战略武器的最前沿,与美、苏、英、法一起位列“核大国俱乐部”。
我国最初是将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称为“两弹一星”,后来改成了核弹、导弹、人造卫星。无论怎样称呼,导弹的地位都无可动摇。导弹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集成,它的发展既依赖于科学与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又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因而导弹技术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东风”2号到“东风”5号,从“东风”11到“东风”41,再到高超声速的DF-ZF,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一种覆盖各种类型的弹道导弹,“东风家族”现已拥有一系列不同射程、不同战斗部、不同发射和部署方式的导弹成员,它们共同构成我国强大的战略打击力量。(本刊记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