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 春天的狂欢(2)
在现代,“三月花”的寓意已被扩展和延伸。對于教师来说,3月1日虽不是教师节,但学生们喜欢在这一天送上对教师的祝福。学生给自己喜欢的老师送“三月花”。有的教师胸前挂着几十个漂亮的“三月花”,像是一个挂满了军功章的自豪的大将军。对于恋人来说,“三月节”也有特别的意思。有一种式样别致的“三月花”,是一男一女两个人形。男的叫彼柔,女的叫班妲。在保加利亚人民心目中,他们是一对忠贞不渝的恋人,代表纯洁的爱情。“三月节”送彼柔和班妲成了一种示爱方式,尤其是那些暗恋对方却不好意思表达的少男少女,“三月节”是一个很好的表白机会。
按照惯例,“三月花”要等到春天到来才可以摘下来。在保加利亚,春天到来的标志是一种鹳从南方归来。这种鹳有着长长的、红红的嘴巴,细长的颈,洁白的羽毛,黑色的翅膀,细长的腿,红色的脚。它是一种候鸟,秋天时越过地中海迁徙到非洲热带地区;春天时,它们又不远千里飞回保加利亚。当人们看到它时,就可以把“三月花”摘下来,挂在开了花的树上或者放在石头下,并在心里默默许愿。
, 百拇医药
有学者认为,“三月花”的起源非常早,可能与原始色雷斯人的宗教信仰有关。原始色雷斯人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时就生活在东南欧的古老居民,他们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但最终为罗马帝国所灭。在保加利亚的卡赞利克和斯韦什塔里发掘出的色雷斯人古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世界遗产。古墓发现于1944年,其建造年代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大约结束于公元前4世纪。它最特别的地方是,地道和墓室都用壁画进行了装饰,描绘了独特的葬礼宴会。壁画由无名画家绘制,主要使用红色、黑色、白色和绿色。
也有专家认为,“三月花”与战前宗教仪式有关:战争一般是从天气温暖的三月开始,战士把“三月花”作为护身符带在身上就可以免受伤害,红与白这两种颜色则象征着生与死。
这一说法不无道理,因为红色被世界上许多民族看作是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的一种颜色,可以驱逐恶神、魔鬼和疾病。在保加利亚民间文化中,“三月节”习俗之所以流传了千年,大概就在于人们对红色的神奇力量的虔诚信仰。不过,当今这一习俗的宗教目的早已被人遗忘,它只是一个重要的节令变换—冬去春来的标志。
, 百拇医药
其实,关于“三月节”的起源,谁是谁非很难定论。最重要的是,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中,有这样的一个节日,让人们在春天开始之际,给别人送上纯真的祝福,会让所有人感到幸福,并且对未来的生活更乐观。这或许才是“三月花”和“三月节”的真正的意义。
面具节:铜铃惊天地
在保加利亚,无论是新年还是春天的庆祝活动,都少不了面具表演。当地多数面具形象恐怖,加上层叠的羽毛、兽皮兽头,再配上血盆大口和白森森的巨齿,目的是吓跑冬天的恶魔。面具表演者还要在胸前、腰间挂上许多铜铃,最重的一个可达7千克,全套行头加在一起少说也得四五十千克。铜铃随着舞步铿锵作响,舞到高潮时,响声震耳欲聋,将恐怖的面具烘托得更加威严神秘。保加利亚没有西式的狂欢节,却以盛大的“面具节”而远近闻名。
头戴面具、腰挂铃铛的舞者
, 百拇医药
每年春天来临前,在保加利亚西北部城市佩尔尼克市地区的榆树沟村,都会有舞蹈演员在面具游行活动上进行表演。一年一度的传统面具游行,人们以此方式驱赶妖魔魑魅,送走严冬,迎接新春的到来。
面具节上的很多面具是前后两面的,因为传说中神灵“雅努斯”有两张脸,能看到过去、预知未来,戴上这种面具就能获得神奇的力量。面具一般有两三米高,十几千克重,必须用双手撑住才能行进和表演。
节日期间,人们戴着自己喜欢的面具,扮成各色人等,行走在街头。戴着恐怖面具的巨人、怪物招摇过市,美丽的小仙女、男扮女装的新娘、老巫婆悉数粉墨登场……佩尔尼克市的面具嘉年华已成为巴尔干半岛上规模最大的面具巡演活动。
保加利亚其他地区的面具也极具特色,像是斯特拉尔扎市表演团的面具为全手工制成,面具上绣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有龙、蝴蝶、老鹰、女神像等,配上长长的鼻子和毛线球做的头饰,色彩艳丽夺目。
, 百拇医药
冰河中的保加利亚人在跳舞
对于保加利亚的表演团队来说,面具节还是一次大赛,会评出各种奖项。在保加利亚的各个巡演队伍中,几乎都能看到男扮女装的面具演员,这也是保加利亚面具巡演的一大传统。此时,游客不难看到有的男子披着白色婚纱、抹上口红扮演新娘,有的戴上褶皱面具、拄着拐杖扮演老太太,有的戴上头巾、穿着裙子扮演小媳妇……
冰河中跳起霍洛舞
保加利亚人迎春还有一个最为奇特的方式,就是在冰冷的河水中跳起保加利亚民间舞蹈霍洛舞。
1月6日是保加利亚一年一度的“约尔达诺夫日”。按惯例,凡住在河边、湖边或海边的居民都要与自然之水来一番“亲密接触”,以求新年健康和快乐。年年此日,中部山区“玫瑰谷”的卡罗费尔小城都要上演特别节目—冰河热舞。
这天一大早,天刚放亮,卡罗费尔城和周围地区的居民便三五成群,扶老携幼,踏着厚厚的积雪,赶到穿城而过的童扎河边,抢占有利地形,等待表演开始。很快,卡罗费尔城的120名壮年男子身着传统民族服装,边跳边唱,向岸边走来。观看舞蹈的人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拿着风笛、皮鼓和长笛的十几名乐手,他们带领“勇士”们拨开河面上漂浮的冰凌,肩并肩,手挽手,唱着激昂的民歌,踏入齐腰深的河水里。伴随舞曲的变化,“勇士”们变换队形,相互手搭肩膀,围成圆圈,跳起了欢快的霍洛舞。他们不时撩起水花,撒向人群,寓意把健康与快乐送给大家。这时,岸上也有人受到热烈气氛的感染,跳入水中,加入“勇士”们的行列。
据当地人说,冰河里跳舞的人从没有谁在活动之后生病,大家相信,河水既是圣水,又是良药。, http://www.100md.com
按照惯例,“三月花”要等到春天到来才可以摘下来。在保加利亚,春天到来的标志是一种鹳从南方归来。这种鹳有着长长的、红红的嘴巴,细长的颈,洁白的羽毛,黑色的翅膀,细长的腿,红色的脚。它是一种候鸟,秋天时越过地中海迁徙到非洲热带地区;春天时,它们又不远千里飞回保加利亚。当人们看到它时,就可以把“三月花”摘下来,挂在开了花的树上或者放在石头下,并在心里默默许愿。
, 百拇医药
有学者认为,“三月花”的起源非常早,可能与原始色雷斯人的宗教信仰有关。原始色雷斯人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时就生活在东南欧的古老居民,他们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但最终为罗马帝国所灭。在保加利亚的卡赞利克和斯韦什塔里发掘出的色雷斯人古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世界遗产。古墓发现于1944年,其建造年代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大约结束于公元前4世纪。它最特别的地方是,地道和墓室都用壁画进行了装饰,描绘了独特的葬礼宴会。壁画由无名画家绘制,主要使用红色、黑色、白色和绿色。
也有专家认为,“三月花”与战前宗教仪式有关:战争一般是从天气温暖的三月开始,战士把“三月花”作为护身符带在身上就可以免受伤害,红与白这两种颜色则象征着生与死。
这一说法不无道理,因为红色被世界上许多民族看作是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的一种颜色,可以驱逐恶神、魔鬼和疾病。在保加利亚民间文化中,“三月节”习俗之所以流传了千年,大概就在于人们对红色的神奇力量的虔诚信仰。不过,当今这一习俗的宗教目的早已被人遗忘,它只是一个重要的节令变换—冬去春来的标志。
, 百拇医药
其实,关于“三月节”的起源,谁是谁非很难定论。最重要的是,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中,有这样的一个节日,让人们在春天开始之际,给别人送上纯真的祝福,会让所有人感到幸福,并且对未来的生活更乐观。这或许才是“三月花”和“三月节”的真正的意义。
面具节:铜铃惊天地
在保加利亚,无论是新年还是春天的庆祝活动,都少不了面具表演。当地多数面具形象恐怖,加上层叠的羽毛、兽皮兽头,再配上血盆大口和白森森的巨齿,目的是吓跑冬天的恶魔。面具表演者还要在胸前、腰间挂上许多铜铃,最重的一个可达7千克,全套行头加在一起少说也得四五十千克。铜铃随着舞步铿锵作响,舞到高潮时,响声震耳欲聋,将恐怖的面具烘托得更加威严神秘。保加利亚没有西式的狂欢节,却以盛大的“面具节”而远近闻名。
头戴面具、腰挂铃铛的舞者
, 百拇医药
每年春天来临前,在保加利亚西北部城市佩尔尼克市地区的榆树沟村,都会有舞蹈演员在面具游行活动上进行表演。一年一度的传统面具游行,人们以此方式驱赶妖魔魑魅,送走严冬,迎接新春的到来。
面具节上的很多面具是前后两面的,因为传说中神灵“雅努斯”有两张脸,能看到过去、预知未来,戴上这种面具就能获得神奇的力量。面具一般有两三米高,十几千克重,必须用双手撑住才能行进和表演。
节日期间,人们戴着自己喜欢的面具,扮成各色人等,行走在街头。戴着恐怖面具的巨人、怪物招摇过市,美丽的小仙女、男扮女装的新娘、老巫婆悉数粉墨登场……佩尔尼克市的面具嘉年华已成为巴尔干半岛上规模最大的面具巡演活动。
保加利亚其他地区的面具也极具特色,像是斯特拉尔扎市表演团的面具为全手工制成,面具上绣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有龙、蝴蝶、老鹰、女神像等,配上长长的鼻子和毛线球做的头饰,色彩艳丽夺目。
, 百拇医药
冰河中的保加利亚人在跳舞
对于保加利亚的表演团队来说,面具节还是一次大赛,会评出各种奖项。在保加利亚的各个巡演队伍中,几乎都能看到男扮女装的面具演员,这也是保加利亚面具巡演的一大传统。此时,游客不难看到有的男子披着白色婚纱、抹上口红扮演新娘,有的戴上褶皱面具、拄着拐杖扮演老太太,有的戴上头巾、穿着裙子扮演小媳妇……
冰河中跳起霍洛舞
保加利亚人迎春还有一个最为奇特的方式,就是在冰冷的河水中跳起保加利亚民间舞蹈霍洛舞。
1月6日是保加利亚一年一度的“约尔达诺夫日”。按惯例,凡住在河边、湖边或海边的居民都要与自然之水来一番“亲密接触”,以求新年健康和快乐。年年此日,中部山区“玫瑰谷”的卡罗费尔小城都要上演特别节目—冰河热舞。
这天一大早,天刚放亮,卡罗费尔城和周围地区的居民便三五成群,扶老携幼,踏着厚厚的积雪,赶到穿城而过的童扎河边,抢占有利地形,等待表演开始。很快,卡罗费尔城的120名壮年男子身着传统民族服装,边跳边唱,向岸边走来。观看舞蹈的人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拿着风笛、皮鼓和长笛的十几名乐手,他们带领“勇士”们拨开河面上漂浮的冰凌,肩并肩,手挽手,唱着激昂的民歌,踏入齐腰深的河水里。伴随舞曲的变化,“勇士”们变换队形,相互手搭肩膀,围成圆圈,跳起了欢快的霍洛舞。他们不时撩起水花,撒向人群,寓意把健康与快乐送给大家。这时,岸上也有人受到热烈气氛的感染,跳入水中,加入“勇士”们的行列。
据当地人说,冰河里跳舞的人从没有谁在活动之后生病,大家相信,河水既是圣水,又是良药。,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