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9月20日:中国第一条地铁竣工通车的那一刻
1969年9月20日,一列地铁列车从古城站徐徐开出。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线路竣工通车。
通车时正值北京战备疏散,没搞典礼,周恩来总理和几位老帅先坐为快。北京地铁工程筹建领导小组组长、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杨勇将军直到1972年才第一次坐上地铁。
从战备需要转向惠及民生
1965年7月1日,北京玉泉路边上的一方土地被挖开,神秘的“07”号工程就此拉开序幕。“07”是北京地铁最初的工程代号。在当天举行的开工典礼上,年近八旬的朱德同志亲自为北京地铁工程挥锹破土。
该工程的筹备始于1953年。1957年,在苏联地铁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地铁建设方案出炉,其规则可概括为“两横、两纵、两对角线和一个环线”。
修建北京地铁,开始时更多是出于战备的需要。按照“战备为主,兼顾交通”的方针设计规划,线路连接北京西山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
, http://www.100md.com
最初,北京地铁施工想学苏联,要深埋100米或者60米;之后,考虑到此种方案费用太高,于是,改用花钱少见效快的浅埋法,“加强防护,通往山区,争取能抗原子弹”。
当时的施工非常慎重,在前期试验基础上,设计人员不仅在清华大学做了各种结构试验,到杭州、武汉做了通风试验,还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和某试验基地进行了防核武器攻击试验。为解决防水问题,甚至专门考察了海军的潜艇。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线路开始试运营。当时,地铁不对公众开放,参观者需要凭单位介绍信在各车站购票。直到1972年12月27日,才取消购票限制。
北京地铁工程的施工部队正在铺设轨道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线路不仅是我国第一条地铁,而且早于首尔、新加坡、旧金山、华盛顿等众多城市。
, 百拇医药
1981年,地铁一期工程正式验收。从高井至北京站共19座车站,全长27.6千米;其中,从苹果园站至北京站区段正式对外开放。
这一年,北京地铁的年客运量为6466万人次,日均客运量为17.7万人次。当初主要基于战备目的而修建的地铁,最终惠及民生。它不仅改善了北京市民的出行条件,而且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地铁建设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一线驶向二三线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速聚集,许多城市原有的交通系统难以满足人们生活的日常所需;因此,更多城市规划建设地铁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不过,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地铁发展仍相对缓慢,20世纪90年代之前,只有北京、香港和天津拥有地铁。进入20世纪90年代,上海、广州这两个一线城市先后进入地铁时代。一线城市中最后一个修建地铁的深圳,于2004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第一条线路。
, 百拇医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地铁建设呈现“井喷式”发展,其最大的亮点就是由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大面积扩展开来。
目前庞大的地铁修建大军中,很多城市都是在2008年之后获批的,宁波、无锡、长沙、郑州、福州等二线城市均在当时加入地铁建设大军。至2009年6月,加上原有的城市,获批建设地铁的城市达到了23个。
其后,地铁建设进一步向其他二线城市乃至一些城区规模较大的三线城市扩展。目前,我国内地共有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将超过6000千米。
从“一穷二白”到领先世界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诞生于英国,1843年设计,1853年开始建造,1863年正式运营。这条地铁仅有6千米长。我国的地铁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神速。到如今,不仅在里程上,而且在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
, 百拇医药
当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的施工主力—解放军铁道兵12师的战士们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连“水泵”“打混凝土”“做防水”都不明白所以然,真可谓是“一穷二白”,只能边摸索,边建设;如今,我们的地铁施工实力可以做到几十座城市的项目并轨进行。当初,我们只能采取“敞口明挖再填埋”的笨办法;如今,我们运用新科技、新手段的“静音式”工作,能够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区底下“不动声色”地突飞猛进。当初,我们没有专业机械设备,只能依靠“人海战术”;如今,盾构隧道掘进机、地铁掘进机等专用工程机械设备已经成了项目建设的标配。当初,我们需要进口国外设计制造的车辆;如今,中国制造的车辆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要,而且开往了世界……
2018年,中国中车推出了一款采用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无人运行系统的新一代地铁列车。从自动唤醒、自检、出库,到站后发车、行驶,停靠站、折返,结束运营后回库、洗车和休眠,各项任务均由列車自行完成,不需要人为参与。新一代地铁列车采用了全碳纤维车体结构,比以往同类型的地铁列车减重15%以上。
除了车辆本身,我国地铁的运营管理技术也得到很大提高。如今,依靠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客流监测技术,可替代肉眼,观察车站的客流速度、密度、拥挤指数等,同时结合地铁列车运营信息、外部天气信息等,预测未来流量变化,帮助地铁工作人员进行客流疏导、应急调度、危险防范等,能更好地保障乘客安全。
对于顾客来说,几十年来的乘坐体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先开介绍信再买票;到排长队,用现金购纸票;再到如今的刷卡、刷手机进站;不久的将来,还可实现“刷脸”乘车……
可以说,短短几十年间,我国地铁发展所创造的奇迹,正是建国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 (俞 洋), http://www.100md.com
通车时正值北京战备疏散,没搞典礼,周恩来总理和几位老帅先坐为快。北京地铁工程筹建领导小组组长、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杨勇将军直到1972年才第一次坐上地铁。
从战备需要转向惠及民生
1965年7月1日,北京玉泉路边上的一方土地被挖开,神秘的“07”号工程就此拉开序幕。“07”是北京地铁最初的工程代号。在当天举行的开工典礼上,年近八旬的朱德同志亲自为北京地铁工程挥锹破土。
该工程的筹备始于1953年。1957年,在苏联地铁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地铁建设方案出炉,其规则可概括为“两横、两纵、两对角线和一个环线”。
修建北京地铁,开始时更多是出于战备的需要。按照“战备为主,兼顾交通”的方针设计规划,线路连接北京西山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
, http://www.100md.com
最初,北京地铁施工想学苏联,要深埋100米或者60米;之后,考虑到此种方案费用太高,于是,改用花钱少见效快的浅埋法,“加强防护,通往山区,争取能抗原子弹”。
当时的施工非常慎重,在前期试验基础上,设计人员不仅在清华大学做了各种结构试验,到杭州、武汉做了通风试验,还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和某试验基地进行了防核武器攻击试验。为解决防水问题,甚至专门考察了海军的潜艇。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线路开始试运营。当时,地铁不对公众开放,参观者需要凭单位介绍信在各车站购票。直到1972年12月27日,才取消购票限制。
北京地铁工程的施工部队正在铺设轨道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线路不仅是我国第一条地铁,而且早于首尔、新加坡、旧金山、华盛顿等众多城市。
, 百拇医药
1981年,地铁一期工程正式验收。从高井至北京站共19座车站,全长27.6千米;其中,从苹果园站至北京站区段正式对外开放。
这一年,北京地铁的年客运量为6466万人次,日均客运量为17.7万人次。当初主要基于战备目的而修建的地铁,最终惠及民生。它不仅改善了北京市民的出行条件,而且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地铁建设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一线驶向二三线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速聚集,许多城市原有的交通系统难以满足人们生活的日常所需;因此,更多城市规划建设地铁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不过,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地铁发展仍相对缓慢,20世纪90年代之前,只有北京、香港和天津拥有地铁。进入20世纪90年代,上海、广州这两个一线城市先后进入地铁时代。一线城市中最后一个修建地铁的深圳,于2004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第一条线路。
, 百拇医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地铁建设呈现“井喷式”发展,其最大的亮点就是由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大面积扩展开来。
目前庞大的地铁修建大军中,很多城市都是在2008年之后获批的,宁波、无锡、长沙、郑州、福州等二线城市均在当时加入地铁建设大军。至2009年6月,加上原有的城市,获批建设地铁的城市达到了23个。
其后,地铁建设进一步向其他二线城市乃至一些城区规模较大的三线城市扩展。目前,我国内地共有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将超过6000千米。
从“一穷二白”到领先世界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诞生于英国,1843年设计,1853年开始建造,1863年正式运营。这条地铁仅有6千米长。我国的地铁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神速。到如今,不仅在里程上,而且在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
, 百拇医药
当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的施工主力—解放军铁道兵12师的战士们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连“水泵”“打混凝土”“做防水”都不明白所以然,真可谓是“一穷二白”,只能边摸索,边建设;如今,我们的地铁施工实力可以做到几十座城市的项目并轨进行。当初,我们只能采取“敞口明挖再填埋”的笨办法;如今,我们运用新科技、新手段的“静音式”工作,能够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区底下“不动声色”地突飞猛进。当初,我们没有专业机械设备,只能依靠“人海战术”;如今,盾构隧道掘进机、地铁掘进机等专用工程机械设备已经成了项目建设的标配。当初,我们需要进口国外设计制造的车辆;如今,中国制造的车辆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要,而且开往了世界……
2018年,中国中车推出了一款采用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无人运行系统的新一代地铁列车。从自动唤醒、自检、出库,到站后发车、行驶,停靠站、折返,结束运营后回库、洗车和休眠,各项任务均由列車自行完成,不需要人为参与。新一代地铁列车采用了全碳纤维车体结构,比以往同类型的地铁列车减重15%以上。
除了车辆本身,我国地铁的运营管理技术也得到很大提高。如今,依靠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客流监测技术,可替代肉眼,观察车站的客流速度、密度、拥挤指数等,同时结合地铁列车运营信息、外部天气信息等,预测未来流量变化,帮助地铁工作人员进行客流疏导、应急调度、危险防范等,能更好地保障乘客安全。
对于顾客来说,几十年来的乘坐体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先开介绍信再买票;到排长队,用现金购纸票;再到如今的刷卡、刷手机进站;不久的将来,还可实现“刷脸”乘车……
可以说,短短几十年间,我国地铁发展所创造的奇迹,正是建国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 (俞 洋),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