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46344
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团队发现“野败”的那一刻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百科知识》 2019年第7期
     1970年是袁隆平正式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第10年,距袁隆平发表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已经过去4年,但此时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缓慢。不过,就在这一年接近尾声的时候,一次意外的发现给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带来了新希望。

    三亚农场发现“野败”

    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三亚一个农场的水沟旁发现了一株野生的雄花败育株。当时,袁隆平正在北京查阅资料,为了这一株水稻连夜赶回三亚,后来他将其命名為“野败”。袁隆平团队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

    两年后,袁隆平向全国杂交水稻攻关组所有成员单位发放了“野败”材料,共同选育“三系”强优势组合。水稻专家颜龙安在得到袁隆平的“野败”材料后,经过悉心培育,第一个成功出穗。1972年冬,颜龙安育成“二九矮1号”不育系及同型保持系,并开始向全国提供不育系种子。

    “野败”的发现和转育成功,结束了杂交水稻研究进展缓慢的局面。1974年,袁隆平育成中国第一个强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水稻,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第二年冬天,国务院做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

    屡创纪录的杂交水稻

    改革开放之后,又有更多的科学家、农业技术专家和企业加入到杂交水稻研究的行列。1997年,袁隆平团队开始研究超级杂交稻。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千克。2004年,超级杂交稻已经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 800千克。

    2016年10月10日,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工程百亩片攻关基地收割,经专家组验收,实测亩产达到1013.8千克,创造了杂交水稻高纬度亩产世界纪录。除了增产外,袁隆平表示,新型的超级杂交稻将更重视水稻营养,其研究团队已经致力于试验在新品种中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淀粉及其他营养含量,以期减少贫血和视觉疾患。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杂交水稻已经从中国走向世界,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研究杂交水稻的团队很多,我国推广面积前三的杂交组合品种“汕优63”“汕优64”和“威优64”,都为三系杂交稻。这三大品种的亲本,都来源于袁隆平团队发现并培育成功的“野败”。 (杜 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