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月23日:我国正式公布珠峰海拔高程的那一刻
1975年7月23日,我国政府授权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
珠峰有多高
测定珠峰的高度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个标志。仅1718~2005年,人类探索并求证珠峰高程就有10次之多。这些测量工作全部在极端环境中完成,对于科学技术与人的考验达到了极致,展现了人类探索自然奥秘、勇攀高峰的奋斗过程。
1852年,英国人最先测量出了珠峰的高度为29002英尺(相当于8839.8米),从而确认了珠峰是世界最高峰,代替了此前普遍认可的最高峰干城章嘉峰。
事实上,珠峰早就有了名字,而且早在18世纪初叶就标在了中国的地图上。
1708年和1711年,清朝康熙皇帝颁令绘制地图,两次派人入藏。在于1719年制成的铜版《皇舆全览图》上,明确标注了珠峰的位置,并定名为“朱母郎马阿林”。这成为记载珠穆朗玛峰最早的历史文献。
, 百拇医药
在1852年首次确认珠峰为最高峰后,很多国家都对其高程进行过测量。最早比较受到认可的数据是印度测量的8848米。
曾经的88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珠峰测量被列为最有科学价值和国际意义的“填空”项目之一。
1958~1960年,我国测绘人员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基线端丘高程并进行了天文观测,得到珠峰高8882米的数据;不过,水银气压计测量存在较大误差,得到的高度并不准确。
1965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西藏科考队,其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精确测量珠峰高程和测绘珠峰北坡1∶2.5万地形图。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测绘人员要以青岛的水平原点为基准,由北向南、自东向西设站测量,推算高程。仅从该水平原点至珠峰定日这条线,就有6000多千米的距离,科考队员完全靠双腿,每隔几十米设一个站,每站测两遍,相当于步行了1.2万千米。
, 百拇医药
1966~1968年,我国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和一次补充测量,在历史上首次完成从北坡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但因未在峰顶竖立测量觇标,也缺少峰顶冰雪厚度,测试高程未公布。这次测量为此后精确测定珠峰高程打下了可靠基础。
1975年1月,中国科学院、国家測绘局和国家体委组建联合登山科考队。经过艰苦努力,科考队员于5月27日14时30分成功登顶,并首次将测量觇标设立在珠峰之巅。在充分考虑天气气象的前提下,中国科学家采用天文点求出大地垂线偏差、重力配合内插法,测定珠峰峰顶雪面的高度为8849.05米,减去当时测得的峰顶0.92米雪深,最终精确得到珠峰高度为8848.13米,误差优于0.36米。
同年7月23日,我国政府授权新华社向全球宣布,中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该数据立即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各国的承认,很快成为世界地图集和教科书上的权威数据。
, 百拇医药 从8848到8844.43
从19世纪中期以来,珠峰的测量事务几乎每隔20年就要发生一次,而在1975年以后,这个频率更高。
2005年,我国国家测绘局再次复测珠峰。为了得出更精确的权威数据,这次测量采用了经典测量与卫星GPS测量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并首次在珠峰测量中动用了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得到了珠峰高程测量的新数据。
2005年10月9日,我国对外公布了这组“迄今为止国内乃至国际上历次珠峰高程测量中最为详尽、精确的数据”: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参数: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高程测量精度±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0米。原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数据停止使用。该结果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各国的承认。
该数据之所以比30年前所测数据降低3.7米,除了采用更为先进的测量方法以外,这次精确测定了峰顶冰雪厚度,它会因气候变化而改变,因此,8844.43米是峰顶岩石海拔高程,不含冰雪厚度;其次,1975~2005年间,珠峰高度也因地壳运动发生了变化。
, http://www.100md.com
两次珠峰测量,技术人员变了,计算工具更加先进了,计算精度也高了。
珠峰科考
在对珠峰高程进行不断测量与探索的同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也一直未间断,青藏高原研究一直是我国国家战略层面的科技任务。
在新的时期,人们对青藏高原有了新的认识:它不仅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也是我国重要的环境和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是全球气候变暖最强烈的地区,也是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确定性最大的地区。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以及受其影响的泛第三极地区,面积约2000万平方千米,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与30多亿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研究其环境变化、圈层相互作用及其灾害效应和资源效应等,既是重大的科学命题,也是关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为此,我国于2017年8月19日在拉萨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这次综合科考研究将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揭示过去50年来环境变化的过程与机制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预测这一地区地球系统行为的不确定性,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提出亚洲水塔与生态屏障保护、第三极国家公园建设和绿色发展途径的科学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并作为重要科技支撑。
(方文滨), 百拇医药
珠峰有多高
测定珠峰的高度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个标志。仅1718~2005年,人类探索并求证珠峰高程就有10次之多。这些测量工作全部在极端环境中完成,对于科学技术与人的考验达到了极致,展现了人类探索自然奥秘、勇攀高峰的奋斗过程。
1852年,英国人最先测量出了珠峰的高度为29002英尺(相当于8839.8米),从而确认了珠峰是世界最高峰,代替了此前普遍认可的最高峰干城章嘉峰。
事实上,珠峰早就有了名字,而且早在18世纪初叶就标在了中国的地图上。
1708年和1711年,清朝康熙皇帝颁令绘制地图,两次派人入藏。在于1719年制成的铜版《皇舆全览图》上,明确标注了珠峰的位置,并定名为“朱母郎马阿林”。这成为记载珠穆朗玛峰最早的历史文献。
, 百拇医药
在1852年首次确认珠峰为最高峰后,很多国家都对其高程进行过测量。最早比较受到认可的数据是印度测量的8848米。
曾经的88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珠峰测量被列为最有科学价值和国际意义的“填空”项目之一。
1958~1960年,我国测绘人员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基线端丘高程并进行了天文观测,得到珠峰高8882米的数据;不过,水银气压计测量存在较大误差,得到的高度并不准确。
1965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西藏科考队,其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精确测量珠峰高程和测绘珠峰北坡1∶2.5万地形图。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测绘人员要以青岛的水平原点为基准,由北向南、自东向西设站测量,推算高程。仅从该水平原点至珠峰定日这条线,就有6000多千米的距离,科考队员完全靠双腿,每隔几十米设一个站,每站测两遍,相当于步行了1.2万千米。
, 百拇医药
1966~1968年,我国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和一次补充测量,在历史上首次完成从北坡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但因未在峰顶竖立测量觇标,也缺少峰顶冰雪厚度,测试高程未公布。这次测量为此后精确测定珠峰高程打下了可靠基础。
1975年1月,中国科学院、国家測绘局和国家体委组建联合登山科考队。经过艰苦努力,科考队员于5月27日14时30分成功登顶,并首次将测量觇标设立在珠峰之巅。在充分考虑天气气象的前提下,中国科学家采用天文点求出大地垂线偏差、重力配合内插法,测定珠峰峰顶雪面的高度为8849.05米,减去当时测得的峰顶0.92米雪深,最终精确得到珠峰高度为8848.13米,误差优于0.36米。
同年7月23日,我国政府授权新华社向全球宣布,中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该数据立即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各国的承认,很快成为世界地图集和教科书上的权威数据。
, 百拇医药 从8848到8844.43
从19世纪中期以来,珠峰的测量事务几乎每隔20年就要发生一次,而在1975年以后,这个频率更高。
2005年,我国国家测绘局再次复测珠峰。为了得出更精确的权威数据,这次测量采用了经典测量与卫星GPS测量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并首次在珠峰测量中动用了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得到了珠峰高程测量的新数据。
2005年10月9日,我国对外公布了这组“迄今为止国内乃至国际上历次珠峰高程测量中最为详尽、精确的数据”: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参数: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高程测量精度±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0米。原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数据停止使用。该结果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各国的承认。
该数据之所以比30年前所测数据降低3.7米,除了采用更为先进的测量方法以外,这次精确测定了峰顶冰雪厚度,它会因气候变化而改变,因此,8844.43米是峰顶岩石海拔高程,不含冰雪厚度;其次,1975~2005年间,珠峰高度也因地壳运动发生了变化。
, http://www.100md.com
两次珠峰测量,技术人员变了,计算工具更加先进了,计算精度也高了。
珠峰科考
在对珠峰高程进行不断测量与探索的同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也一直未间断,青藏高原研究一直是我国国家战略层面的科技任务。
在新的时期,人们对青藏高原有了新的认识:它不仅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也是我国重要的环境和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是全球气候变暖最强烈的地区,也是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确定性最大的地区。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以及受其影响的泛第三极地区,面积约2000万平方千米,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与30多亿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研究其环境变化、圈层相互作用及其灾害效应和资源效应等,既是重大的科学命题,也是关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为此,我国于2017年8月19日在拉萨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这次综合科考研究将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揭示过去50年来环境变化的过程与机制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预测这一地区地球系统行为的不确定性,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提出亚洲水塔与生态屏障保护、第三极国家公园建设和绿色发展途径的科学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并作为重要科技支撑。
(方文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