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的旅行(1)
西汉初年,张骞凿空西域,东西方文化与社会交流有规模地展开。一种叫“胡床”的坐具自西而来,然后先北后南,成为中土世界的新宠,并于唐代继续向东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在此之前,中国人席地而坐,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礼仪标准,胡床的到来并非即刻改变了中国人的坐姿,席坐仍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即便在今天的日本,源自中国的席坐习俗仍然保留,并作为接待贵客的一种礼仪而存在。有证据显示,胡床的中土旅行与佛教的传播关系密切。佛教倡导“万法皆空”,主张为生命作减法,这与中国原生的道家思想不谋而合,两者都成为中国坐具设计的智慧之源。宋明之际,以椅子为代表的中国坐具呈现出简约、仿生、舒适等美学特征,成为世界家具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珍奇器物。
席:从远古坐具到日常表达
与躺和站相比,坐相对严谨而又不失舒适。所以除了躺着和站着,坐大概是现代人最为耗时的动作了。人们坐着工作,坐着休闲;坐着谈天说地,坐着静思遐想;坐着平移千里,坐着一飞冲天或潜入深海……千百年来,为了更好地坐,人们可没少花心思。从席地而坐到靠椅沙发,中国人坐得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舒服。
, 百拇医药
时光若是回溯两千年,对于我们祖先来说,坐可是一件相当费力的事情,因为那时“坐”的同义词是“跪”。跪与坐基本动作相同,双腿跪地,大腿、屁股与上身保持一条直线称为“跪”;屁股坐在小腿肚上,上身挺直则为“坐”或“危坐”,这是《周礼》《礼记》规定的“坐式”。
选择如此坐式,很可能与当时人们的衣着服饰相关。上古时人们“上衣下裳”,上衣长而下裳短,“裳”不是裤子,而是类似于裙子。所以只有跪坐能确保仪态端庄,否则容易露出下体极为不雅。这样“坐”当然不需要坐具,有平整的地面即可。但这种坐式实在令人不舒服,小坐还可坚持,久坐真还受不了,孟子说其容易“腓(腿肚子)痛、足痹、转筋”。今天我们看明代吴彬敬的《孔子杏坛讲学图》,孔子正面端坐,身后有一屏风,前面为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四人,他们都危坐于铺席之上倾听老师讲课。可能是无法久坐,老师授课也不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而以师生问答为主,这或许是《论语》言简意赅、微言大义的原因之一。
虽然危坐对坐具没有要求,但直接坐在地上还是既不卫生也不健康,所以人们用芦苇或竹子编织成席铺在地上,用以隔绝潮气和表达美观。《说文解字》说:“席,藉也。”为了显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不同场合的席子之上和席子周边会用丝绸金帛包裹并饰以纹路。《礼记》曰:“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周礼·司几筵》对席的规定更加细致:“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所谓“筵”,就是铺在下面的席子,“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入席”和“坐席”自然也有很多规矩。《礼记·曲礼》说:“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孔子也说:“席不正,不坐。”
, 百拇医药
汉代壁画《宴乐图》
西汉初年,人们的坐具仍是席,当年汉文帝召见贾谊促膝夜谈,聊的不是国计民生而是长生成仙,所以有“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管宁割席”的故事,说的是三国名士管宁与华歆割席断交,足见席地而坐至南北朝时仍有延续。但危坐的确不舒服,随着胡服的引进和完善,裤子的流行终于让人们摆脱了垂足坐可能出现的尴尬情景。到了唐代,坐席已经不多见,危坐甚至成为酷吏们审案的一种“刑法”。
唐代《旧唐书·酷吏传下·敬羽》有这样一则记载:“羽延遵,各危坐于小床。羽小瘦,遵丰硕,顷间问即倒,请垂足。羽曰:‘尚书下狱是囚,羽礼延坐,何得慢耶!’遵绝倒者数四。”这则记载说的是唐肃宗时著名的酷吏敬羽审问太子少傅、郑国公李遵时,就以危坐的方式进行。李遵因为身高体胖无法长时间危坐席上,多次请求垂足而坐,但遭到拒绝。如此审问,让李遵苦不堪言,竟先后四次扑倒在地,最后只能请求问罪。
, 百拇医药
今天,席地危坐早已不是中国人的礼仪要求,但“席”对我们日常表达的影响却随处可见。汉语中,我们称呼领导为“主席”,英语中对应的词汇为“Chairman”,直译为“椅人”。不难看出,东西方對领导人的称呼都与坐具相关,并反映出“席地坐”和“垂足坐”两种不同的坐姿。除了“主席”,我们把宴会叫“酒席”,把参加宴会叫“坐席”,将第一的地位或位置称为“首席”,将参加活动称“出席”,还将某种风潮或势力突如其来称为“席卷”,将他人的好建议称为“一席话”,等等。
胡床:一路西来入汉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相信不少细心人读《静夜思》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李白家是什么样的结构,能让他的床头洒满月光,让他一抬头就能看见月亮,难道他家没有屋顶或者屋檐?再读曹丕的《燕歌行二首·其一》,发现问题更大,因为诗曰“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这已经不是床前明月光,而是明月直接照我床了。其实“此床”非“彼床”,两位诗人只是在“床”前省略一个“胡”字而已。
, 百拇医药
胡床,即从胡地传来的床。“胡”是一个相当宽泛的历史地理概念,唐代以前泛指帝国以西的区域。那时域外舶来品自丝绸之路西来,故统称为“胡”,如胡人、胡地、胡桃、胡瓜、胡琴、胡床等;宋明之后,舶来品从海上丝路自东而来,故称为“番”或“洋”,如番茄、番薯、蕃红花、蕃石榴、洋芋、洋火等。胡床又称“绳床”“交床”等,其造型与今天的马扎差不多。最早可能在两河流域或埃及被发明,之后一路传播到南亚次大陆,再由佛教东传来到中原。
南朝僧人惠皎所著《高僧传》中就有多处提到绳床,如《求那跋摩传》一文记载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僧人求那在南京圆寂时“即扶坐绳床,颜貌不异,似若入定”;《佛图澄传》也记载说襄国(今河北邢台)城堑水源暴竭,高僧佛图澄“坐绳床,烧安息香,咒愿数百言,如此三日,水泫然微流”。南朝诗人庾肩吾(487~551)曾写《咏胡床应教诗》:“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初征。何如淄馆下,淹留奉盛明。”但绳床是什么样子和结构,以上文献都没有说明。, 百拇医药(刘小方)
席:从远古坐具到日常表达
与躺和站相比,坐相对严谨而又不失舒适。所以除了躺着和站着,坐大概是现代人最为耗时的动作了。人们坐着工作,坐着休闲;坐着谈天说地,坐着静思遐想;坐着平移千里,坐着一飞冲天或潜入深海……千百年来,为了更好地坐,人们可没少花心思。从席地而坐到靠椅沙发,中国人坐得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舒服。
, 百拇医药
时光若是回溯两千年,对于我们祖先来说,坐可是一件相当费力的事情,因为那时“坐”的同义词是“跪”。跪与坐基本动作相同,双腿跪地,大腿、屁股与上身保持一条直线称为“跪”;屁股坐在小腿肚上,上身挺直则为“坐”或“危坐”,这是《周礼》《礼记》规定的“坐式”。
选择如此坐式,很可能与当时人们的衣着服饰相关。上古时人们“上衣下裳”,上衣长而下裳短,“裳”不是裤子,而是类似于裙子。所以只有跪坐能确保仪态端庄,否则容易露出下体极为不雅。这样“坐”当然不需要坐具,有平整的地面即可。但这种坐式实在令人不舒服,小坐还可坚持,久坐真还受不了,孟子说其容易“腓(腿肚子)痛、足痹、转筋”。今天我们看明代吴彬敬的《孔子杏坛讲学图》,孔子正面端坐,身后有一屏风,前面为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四人,他们都危坐于铺席之上倾听老师讲课。可能是无法久坐,老师授课也不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而以师生问答为主,这或许是《论语》言简意赅、微言大义的原因之一。
虽然危坐对坐具没有要求,但直接坐在地上还是既不卫生也不健康,所以人们用芦苇或竹子编织成席铺在地上,用以隔绝潮气和表达美观。《说文解字》说:“席,藉也。”为了显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不同场合的席子之上和席子周边会用丝绸金帛包裹并饰以纹路。《礼记》曰:“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周礼·司几筵》对席的规定更加细致:“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所谓“筵”,就是铺在下面的席子,“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入席”和“坐席”自然也有很多规矩。《礼记·曲礼》说:“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孔子也说:“席不正,不坐。”
, 百拇医药
汉代壁画《宴乐图》
西汉初年,人们的坐具仍是席,当年汉文帝召见贾谊促膝夜谈,聊的不是国计民生而是长生成仙,所以有“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管宁割席”的故事,说的是三国名士管宁与华歆割席断交,足见席地而坐至南北朝时仍有延续。但危坐的确不舒服,随着胡服的引进和完善,裤子的流行终于让人们摆脱了垂足坐可能出现的尴尬情景。到了唐代,坐席已经不多见,危坐甚至成为酷吏们审案的一种“刑法”。
唐代《旧唐书·酷吏传下·敬羽》有这样一则记载:“羽延遵,各危坐于小床。羽小瘦,遵丰硕,顷间问即倒,请垂足。羽曰:‘尚书下狱是囚,羽礼延坐,何得慢耶!’遵绝倒者数四。”这则记载说的是唐肃宗时著名的酷吏敬羽审问太子少傅、郑国公李遵时,就以危坐的方式进行。李遵因为身高体胖无法长时间危坐席上,多次请求垂足而坐,但遭到拒绝。如此审问,让李遵苦不堪言,竟先后四次扑倒在地,最后只能请求问罪。
, 百拇医药
今天,席地危坐早已不是中国人的礼仪要求,但“席”对我们日常表达的影响却随处可见。汉语中,我们称呼领导为“主席”,英语中对应的词汇为“Chairman”,直译为“椅人”。不难看出,东西方對领导人的称呼都与坐具相关,并反映出“席地坐”和“垂足坐”两种不同的坐姿。除了“主席”,我们把宴会叫“酒席”,把参加宴会叫“坐席”,将第一的地位或位置称为“首席”,将参加活动称“出席”,还将某种风潮或势力突如其来称为“席卷”,将他人的好建议称为“一席话”,等等。
胡床:一路西来入汉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相信不少细心人读《静夜思》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李白家是什么样的结构,能让他的床头洒满月光,让他一抬头就能看见月亮,难道他家没有屋顶或者屋檐?再读曹丕的《燕歌行二首·其一》,发现问题更大,因为诗曰“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这已经不是床前明月光,而是明月直接照我床了。其实“此床”非“彼床”,两位诗人只是在“床”前省略一个“胡”字而已。
, 百拇医药
胡床,即从胡地传来的床。“胡”是一个相当宽泛的历史地理概念,唐代以前泛指帝国以西的区域。那时域外舶来品自丝绸之路西来,故统称为“胡”,如胡人、胡地、胡桃、胡瓜、胡琴、胡床等;宋明之后,舶来品从海上丝路自东而来,故称为“番”或“洋”,如番茄、番薯、蕃红花、蕃石榴、洋芋、洋火等。胡床又称“绳床”“交床”等,其造型与今天的马扎差不多。最早可能在两河流域或埃及被发明,之后一路传播到南亚次大陆,再由佛教东传来到中原。
南朝僧人惠皎所著《高僧传》中就有多处提到绳床,如《求那跋摩传》一文记载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僧人求那在南京圆寂时“即扶坐绳床,颜貌不异,似若入定”;《佛图澄传》也记载说襄国(今河北邢台)城堑水源暴竭,高僧佛图澄“坐绳床,烧安息香,咒愿数百言,如此三日,水泫然微流”。南朝诗人庾肩吾(487~551)曾写《咏胡床应教诗》:“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初征。何如淄馆下,淹留奉盛明。”但绳床是什么样子和结构,以上文献都没有说明。, 百拇医药(刘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