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9年第13期
编号:13368505
京畿东省兹门户,水舸陆车汇路程(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百科知识》 2019年第13期
    

    德州满城是华北地区仅有的六座满城(其他五座是京师满城、密云满城、开封满城、青州满城和太原满城)之一,其设置肇始于清初动荡的时局。17世纪中期的山东地区,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新组建的绿营军(清代汉兵,以绿旗为标志)无力弹压。顺治二年(1645),清廷派八旗军队在山东部分军事要地进行临时驻防,德州便是其中之一。形势逐渐稳定后,迫于南下作战的需要,这些军队很快撤出驻防地。在此后八九年的时间里,八旗再未驻防德州,当地治安由绿营军维持。顺治后期,战争走向尾声,清朝统治渐趋稳定,清廷开始调整各地的八旗驻防,以应对新的局势。顺治十一年(1654),清廷裁撤山东地区济南、临清、东昌等地的八旗驻防,再次选中德州,派遣旗兵在此进行永久性驻防,并设置了德州满城。

    兵家必争之地

    清廷之所以选择在德州设置满城,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 百拇医药
    德州位于山东西北部,控扼齐鲁,西接直隶(今河北省),水陆会通,素有“神京门户”“九达天衢”之美誉,是清朝黄河及东部沿海防线的重要节点,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自明代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乾隆皇帝曾在诗中赞其“京畿东省兹门户,水舸陆车汇路程”。

    德州境内河流纵横,洼地面积很大,且沙丘较多,虽不利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却在构筑工事、储备战略物资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条件,作为南粮的仓储基地,在此设立满城可保障驻防官兵的粮食供应。在海运大规模发展之前,运河漕运是清廷转运南方粮食最主要的途径。德州地处京杭大运河的咽喉要地,是重要的转运中心,在此驻兵能保证漕运的安全。清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在数次南巡中都曾经过德州,其目的之一就是视察运河的漕运,且都留下了不少与运河有关的诗篇。

    在运河漕运的带动下,德州经济发展迅速,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和货物集散枢纽。当时德州号称“富庶甲齐郡”,市场上店铺林立,商贾辐辏,南北物资在此处交汇,扼守这座繁荣的商业中心城市也是驻防德州的目的之一。此外,德州满城设立后,可与保定、沧州、太原等军事重镇一起形成京师的外围防护圈,完善京师的保卫体系。德州满城属于“城中满城”,并未给驻防官兵修建单独的城池,而是将德州城内东北隅(今勤奋街、进步街、小营胡同一带)呈长方形区域内的所有民房圈占,拨给旗兵驻扎。特殊的是,德州满城虽也是在德州城内划界而成,但并未像其他“城中满城”那样与驻防城市的其他区域间建立界墙以相分隔,而是划定界址后设置堆拨房(满语意为驻兵之所,兼具哨所和警务室的功能),派重兵日夜巡守,严禁当地百姓随意进出。满城与德州城其他区域隔离管理,互不干扰。雍正二年(1724),德州驻防新增甲兵160名,于是又在驻地北部添置了新营(今建新街一带)。
, 百拇医药
    驻防地位变化

    德州满城的驻防地位前后有所变化。顺治十一年(1654),清廷初建德州满城时,考虑到德州驻防八旗兵仅五百余人,“兵数既少,且地方安静”,故未置将军和副都统,仅设城守尉一员统辖管理。此外,当时城内还设有防御四员、骁骑校四员和笔帖式两员(乾隆初期裁去一员)。城守尉官居正三品,是德州满城中职位最高的驻防官员,总掌城内军政事务。但城内官员的任免取决于中央政府,城守尉无权黜陟。防御和骁骑校主要掌管驻军训练、防卫等事务,笔帖式一般负责缮写、翻译满汉文书等工作。从雍正七年(1729)开始,德州满城不再由城守尉单独统领,青州满城的驻防将军也要负责对德州满城就近进行“稽查管辖”,德州的驻防地位有所下降。后来清廷撤销青州将军,改由副都统统辖青州满城,德州满城便又归青州副都统兼领,驻防地位又一次降低。清廷每五年一次派遣大臣前往德州满城考选城守尉等官员。考选大臣及其属官对考查所得的城内官员情况详细核实后,“填注考语具奏”。其中,考核优秀者将被“记名贤员”,可获升迁。乾隆中期以后,清廷还要求如德州城守尉等在各省驻防的官员要轮班进京面见皇帝,以加强对他们的考查和管理。
, http://www.100md.com
    德州满城的驻防兵丁多来自正黄旗满洲、镶黄旗满洲、正黄旗蒙古和镶黄旗蒙古四旗,主要由领催(马甲中优秀者选为领催,以司册籍、俸饷)、马甲、步甲、匠役和养育兵(即预备兵)组成。因同畿辅、江南等地驻防之间军事调动频繁,德州满城的驻防兵人数在清朝中期以前一直不断变化。在国家战事多、形势不稳定的时候,朝廷总要从德州调兵,直到雍正三年(1725)才重新补足额定五百人的驻兵数量。清朝中期以后,德州满城的驻军人数逐渐稳定,且城中兵丁生息日繁。道光八年(1828),选城中驻军正员外精壮者为余兵,并对其进行编制、训练,每人每月发给饷银一两。

    在青州设置满城之前,德州满城是山东地区唯一的八旗驻防。当时,德州驻防的城守尉多由朝廷亲贵担任,有着尊贵的地位和不小的权势。如有特殊情况发生,地方官员往往要与德州城守尉商量,甚至请其定夺。清廷还将人数数倍于驻防军的当地绿营兵分散安排在德州周边,而德州驻防的旗兵则集中驻扎在满城之内,监控、震慑绿营的意味十分明显。作为屏障京畿的门户和联结南北的纽带,德州满城在平定三藩、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德州凭借其“中转站”的地理位置将众多清军输往南方阵地,满城的官兵也曾走上前线,效死疆场。

    城内建筑分布

    德州满城内有为数众多的房屋院落供驻防官兵居住。

    德州城守尉衙署圖, 百拇医药(李大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