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路在何方(2)
然而,国际组织只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范形成和传播的桥梁,不能取代国家在保护中的主导地位;主权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国际规范的指导下,逐渐摸索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日本传统的净琉璃
日本是最早提出无形文化遗产概念的国家,早在1950年,日本政府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在70余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国家为主导、以法律为保障、以持有者为中心、以国民共同保护为目标的良性格局。在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保持者—那些怀有“绝技”且愿意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的“老艺人”“工匠”,一旦被政府认定为“人间国宝”,不仅可以享受政府每年200万日元的专项资金以及税收优惠,还被赋予崇高的社会地位,实现名与利的双丰收。在这种独特的保护制度的呵护下,日本传统的手工纸、净琉璃等各种古老手工艺和能剧、歌舞伎、茶道等表演艺术得到不断传承与创新。
, http://www.100md.com
受到日本“人间国宝”制度的启发,韩国、泰国、法国也相继建立了以民间艺人为对象的保护制度,如法国文化部的授予重要非物质文化持有者“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要获得该称号除了需“身怀绝技”外,还必须承诺将其技艺传承给后继者。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了“活态人类财富”概念,并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较早就开始关注和保护民间文化,如20世纪70年代末展开的规模空前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工作等。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立法部门及文化部门陆续出台各项办法和措施,通过建立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和傳承人名录、设立专项补助基金、建设传习场所、推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方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保护体系。自此,民间文化获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间,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能被确立为法定节假日,也与此密切相关。
, http://www.100md.com 虽然从国际规范的传播和各国的实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短短的半个世纪内不断推进和发展,然而鉴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现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范并不能为不同国家、不同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全面的保护,有时还会与国家的现有国内规范冲突,引发了新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立的各类名录制度,本意在于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但是却由于其包含着有关知识产权的诉求,有时甚至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和矛盾。在中国国内,“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屡屡发生也令人啼笑皆非。虽然教科文组织再三强调名录无关所有权,某种文化、民俗归属于何处,历史自有公断,但是“申遗”带来的文化冲突却使得本意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制度带上了其他意味。
昆曲
甘肃皮影戏
如何界定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谁来界定?界定的标准是什么?虽然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范要求以社区为核心,但是在各国的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各类话语霸权。种种问题要求我们在致力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展开和深入发展的同时,自觉反思现状与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ttp://www.100md.com(赵钰欣)
日本传统的净琉璃
日本是最早提出无形文化遗产概念的国家,早在1950年,日本政府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在70余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国家为主导、以法律为保障、以持有者为中心、以国民共同保护为目标的良性格局。在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保持者—那些怀有“绝技”且愿意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的“老艺人”“工匠”,一旦被政府认定为“人间国宝”,不仅可以享受政府每年200万日元的专项资金以及税收优惠,还被赋予崇高的社会地位,实现名与利的双丰收。在这种独特的保护制度的呵护下,日本传统的手工纸、净琉璃等各种古老手工艺和能剧、歌舞伎、茶道等表演艺术得到不断传承与创新。
在中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生产性保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谓“生产性保护”,旨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本质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根本目的在于活态继承,因此创造传统技艺的经济效益,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意义重大。广东凉茶采用传统工艺和配方、甘肃皮影戏进行全国演出,这些举措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良性循环。
, http://www.100md.com
受到日本“人间国宝”制度的启发,韩国、泰国、法国也相继建立了以民间艺人为对象的保护制度,如法国文化部的授予重要非物质文化持有者“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要获得该称号除了需“身怀绝技”外,还必须承诺将其技艺传承给后继者。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了“活态人类财富”概念,并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较早就开始关注和保护民间文化,如20世纪70年代末展开的规模空前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工作等。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立法部门及文化部门陆续出台各项办法和措施,通过建立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和傳承人名录、设立专项补助基金、建设传习场所、推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方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保护体系。自此,民间文化获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间,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能被确立为法定节假日,也与此密切相关。
“非遗”保护,道路漫漫
, http://www.100md.com 虽然从国际规范的传播和各国的实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短短的半个世纪内不断推进和发展,然而鉴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现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范并不能为不同国家、不同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全面的保护,有时还会与国家的现有国内规范冲突,引发了新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立的各类名录制度,本意在于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但是却由于其包含着有关知识产权的诉求,有时甚至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和矛盾。在中国国内,“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屡屡发生也令人啼笑皆非。虽然教科文组织再三强调名录无关所有权,某种文化、民俗归属于何处,历史自有公断,但是“申遗”带来的文化冲突却使得本意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制度带上了其他意味。
昆曲
甘肃皮影戏
如何界定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谁来界定?界定的标准是什么?虽然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范要求以社区为核心,但是在各国的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各类话语霸权。种种问题要求我们在致力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展开和深入发展的同时,自觉反思现状与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ttp://www.100md.com(赵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