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嚼杨枝到中国猪鬃刷——牙刷旅行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或将要使用牙刷。这种小刷子模样的日用品几乎与我们天天见面。2003年3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勒梅尔森—麻省理工发明指数”的调查中,牙刷击败了汽车、个人电脑、手机和微波炉,成为“当代人们最不能离开的5项重要发明”的第一名。从历史发展来看,印度人通过“嚼杨枝”的方式促发了早期牙刷的出现,这种发明经由佛教东传来到中国,进而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两宋之际,中国出现了改良版的鬃毛牙刷,并于明代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到西方,最终对现代牙刷的发明产生影响。
早期中国的牙齿护理方案
牙刷的出现与牙齿的护理关系密切。在人体器官中,牙齿的地位重要而特殊,它不仅帮助人类咀嚼食物、品尝味道,危急时还要担当武器。据统计,除去睡觉,人类用于饮食的时间占到生命总长的13%,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牙齿的工作长度和强度。因为频繁反复的咀嚼,食物嵌进牙缝,残渣依附牙龈的情况就不可避免。和眼里揉进了沙子一样,牙齿里嵌入了东西也相当恼人,所以对牙齿及时护理的需求就自然产生了。从一开始,牙齿护理就有三种基本方式:一是漱,用水等液体冲刷口腔,延续到今天就产生了专业的漱口水;二是剔,用尖或细的工具将残存在牙缝的东西清理出来,这种方式后来演化出牙签、牙线等工具;三是刷,用软毛刷洗,即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牙刷。
, 百拇医药
中国人自古重视牙齿,并将一口好牙视为健康长寿的象征。从造字的角度看,“龄”就与“齿”有关。《礼记》说:“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然则齿是年之别名,人以年齿相次列,以爵位用此列,亦名为齿,故云齿列也。” 此外,中国古人还赋予牙和齿不同的含义,牙为槽牙,齿为门牙,所以“伶牙俐齿”“咬牙切齿”等词语中的“牙”和“齿”两字不能调换,“唇亡齿寒”“唇齿相依”“不足挂齿”中的“齿”字也不能换成“牙”字。《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女子牙好看说“齿如瓠犀”,是说她的门牙好看,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
因为重视,牙齿长得不好看,也会被人嫌弃,甚至衍生出对品行等的偏见。比如龌龊,其本意是牙齿排列得很紧密,如宋代永嘉人戴侗的《六书故》说:“龌龊,齿细密也。故人之曲谨者曰龌龊。”牙齿太紧,容易嵌塞食物,久而久之,导致牙齿不适或口臭,后来竟成为品行低劣、行为猥琐的代名词。又如“龃龉”,本指上下牙齿不齐,后来有了意见不和、不顺达等含义。
重视牙齿,自然重视口腔护理。从方式上看,中国人早期倾向“漱”和“剔”的方式,《礼记·内则》提倡的生活方式就是“鸡初鸣,咸盥漱”,即清早起床后用盐水漱口。东汉的《金丹全书》则建议人们睡前漱口,“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养齿者”,还说“饮食之毒,积于牙缝,于当日夜晚洗刷,则垢污尽去,齿自不坏”。因为没有牙刷,这里的洗刷主要是用漱口水冲刷。
, 百拇医药
当然,漱口无法冲刷掉所有口腔残渣,中国古人也剔牙,剔牙的专有名词为“揩齿”。南北朝梁代刘峻编纂的《类苑》有一首《西岳华山莲花峰碑载治口齿乌髭歌》,还专门记载了揩齿的方法:“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蜀地黄。木律旱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细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在口腔保健篇也说:“每旦以一捻盐内入口中,以温水含,揩齿及扣齿百遍,为止不觉,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揩”和“扣”都是提手旁,说明用手指揩齿是中国人早期的刷牙方法。
伴着佛法西来的印地牙刷
盐水漱口,辅以手指“揩”和“扣”是早期口腔护理的中国方案。但用手指入口总有不卫生的嫌疑,尤其是有他人在场,这种动作也不大雅致。随着佛教的东传和僧侣商旅频繁来往于中印之间,一种叫“杨枝”的“牙刷”开始旅行至中国,成为人们护理口腔的神器。
“嚼杨枝”是印度地区人们进行口腔护理的主要方法,成书于9世纪中叶到10世纪初(唐代晚期)的《中国印度见闻录》,是阿拉伯地区关于中国的最早著作之一。这本书的作者不详,其文辞朴实无华,内容翔实,被认为是曾旅居在中国和印度的阿拉伯商人依据亲身见闻记录而成。书中有大量关于中国和印度人生活习惯的描写,在牙齿保健方面,书中记载:“印度人使用牙枝,他们如不用牙枝刷牙和不洗脸,是不吃饭的。中国人没有这一习惯。”在这位阿拉伯人的眼中,中国人是不刷牙的,尤其是不用牙枝刷牙。那么牙枝是什么呢?
, 百拇医药
牙枝即杨枝,南北朝时,鸠摩罗什(334~413)翻译的《大庄严论经》卷十说:“我昔曾闻,有一比丘诣檀越家,时彼檀越既嚼杨枝以用漱口。”漱口不用水,而是用杨枝?当然不是,而是通过嚼一种叫“杨枝”的树枝,直至其一端出现一定量的枝须,然后用须来刷牙。在嚼的过程中,也用杨枝的气味来改善口气。南朝宋竺道生(355~434)等翻译的《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中对嚼杨枝说得更加具体,并将嚼杨枝上升到清规戒律的高度:“有诸比丘不嚼杨枝,口臭、食不消。有诸比丘与上座共语,恶其口臭。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应嚼杨枝。嚼杨枝有五功德:消食,除冷热唌唾,善能別味,口不臭,眼明。有诸比丘趣嚼木。佛言:有五种木不应嚼,漆树、毒树、舍夷树、 摩头树、菩提树。余皆听嚼。”
由此看来,最初嚼杨枝可能并非人们自愿,而是佛陀對修行者、布道者的一种戒律要求。想想也对,远古之时,没有扩音器,佛陀讲经说法、众弟子辩法求真、信众听法悟道都需要彼此靠近,如果有人有口臭,传法过程必定令他人不快。对于高僧大德而言,只有先保持口气清新,才能口吐莲花、妙语连珠。不过此时,人们只是在鸠摩罗什和竺道生等佛经译本中读到嚼杨枝,而此杨枝是否就是杨树之枝,人们还不得而知;况且在同时期的法显(334~420)《佛国记》中,就没有嚼杨枝的相关记录。, 百拇医药(刘小方)
早期中国的牙齿护理方案
牙刷的出现与牙齿的护理关系密切。在人体器官中,牙齿的地位重要而特殊,它不仅帮助人类咀嚼食物、品尝味道,危急时还要担当武器。据统计,除去睡觉,人类用于饮食的时间占到生命总长的13%,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牙齿的工作长度和强度。因为频繁反复的咀嚼,食物嵌进牙缝,残渣依附牙龈的情况就不可避免。和眼里揉进了沙子一样,牙齿里嵌入了东西也相当恼人,所以对牙齿及时护理的需求就自然产生了。从一开始,牙齿护理就有三种基本方式:一是漱,用水等液体冲刷口腔,延续到今天就产生了专业的漱口水;二是剔,用尖或细的工具将残存在牙缝的东西清理出来,这种方式后来演化出牙签、牙线等工具;三是刷,用软毛刷洗,即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牙刷。
, 百拇医药
中国人自古重视牙齿,并将一口好牙视为健康长寿的象征。从造字的角度看,“龄”就与“齿”有关。《礼记》说:“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然则齿是年之别名,人以年齿相次列,以爵位用此列,亦名为齿,故云齿列也。” 此外,中国古人还赋予牙和齿不同的含义,牙为槽牙,齿为门牙,所以“伶牙俐齿”“咬牙切齿”等词语中的“牙”和“齿”两字不能调换,“唇亡齿寒”“唇齿相依”“不足挂齿”中的“齿”字也不能换成“牙”字。《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女子牙好看说“齿如瓠犀”,是说她的门牙好看,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
因为重视,牙齿长得不好看,也会被人嫌弃,甚至衍生出对品行等的偏见。比如龌龊,其本意是牙齿排列得很紧密,如宋代永嘉人戴侗的《六书故》说:“龌龊,齿细密也。故人之曲谨者曰龌龊。”牙齿太紧,容易嵌塞食物,久而久之,导致牙齿不适或口臭,后来竟成为品行低劣、行为猥琐的代名词。又如“龃龉”,本指上下牙齿不齐,后来有了意见不和、不顺达等含义。
重视牙齿,自然重视口腔护理。从方式上看,中国人早期倾向“漱”和“剔”的方式,《礼记·内则》提倡的生活方式就是“鸡初鸣,咸盥漱”,即清早起床后用盐水漱口。东汉的《金丹全书》则建议人们睡前漱口,“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养齿者”,还说“饮食之毒,积于牙缝,于当日夜晚洗刷,则垢污尽去,齿自不坏”。因为没有牙刷,这里的洗刷主要是用漱口水冲刷。
, 百拇医药
当然,漱口无法冲刷掉所有口腔残渣,中国古人也剔牙,剔牙的专有名词为“揩齿”。南北朝梁代刘峻编纂的《类苑》有一首《西岳华山莲花峰碑载治口齿乌髭歌》,还专门记载了揩齿的方法:“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蜀地黄。木律旱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细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在口腔保健篇也说:“每旦以一捻盐内入口中,以温水含,揩齿及扣齿百遍,为止不觉,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揩”和“扣”都是提手旁,说明用手指揩齿是中国人早期的刷牙方法。
伴着佛法西来的印地牙刷
盐水漱口,辅以手指“揩”和“扣”是早期口腔护理的中国方案。但用手指入口总有不卫生的嫌疑,尤其是有他人在场,这种动作也不大雅致。随着佛教的东传和僧侣商旅频繁来往于中印之间,一种叫“杨枝”的“牙刷”开始旅行至中国,成为人们护理口腔的神器。
“嚼杨枝”是印度地区人们进行口腔护理的主要方法,成书于9世纪中叶到10世纪初(唐代晚期)的《中国印度见闻录》,是阿拉伯地区关于中国的最早著作之一。这本书的作者不详,其文辞朴实无华,内容翔实,被认为是曾旅居在中国和印度的阿拉伯商人依据亲身见闻记录而成。书中有大量关于中国和印度人生活习惯的描写,在牙齿保健方面,书中记载:“印度人使用牙枝,他们如不用牙枝刷牙和不洗脸,是不吃饭的。中国人没有这一习惯。”在这位阿拉伯人的眼中,中国人是不刷牙的,尤其是不用牙枝刷牙。那么牙枝是什么呢?
, 百拇医药
牙枝即杨枝,南北朝时,鸠摩罗什(334~413)翻译的《大庄严论经》卷十说:“我昔曾闻,有一比丘诣檀越家,时彼檀越既嚼杨枝以用漱口。”漱口不用水,而是用杨枝?当然不是,而是通过嚼一种叫“杨枝”的树枝,直至其一端出现一定量的枝须,然后用须来刷牙。在嚼的过程中,也用杨枝的气味来改善口气。南朝宋竺道生(355~434)等翻译的《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中对嚼杨枝说得更加具体,并将嚼杨枝上升到清规戒律的高度:“有诸比丘不嚼杨枝,口臭、食不消。有诸比丘与上座共语,恶其口臭。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应嚼杨枝。嚼杨枝有五功德:消食,除冷热唌唾,善能別味,口不臭,眼明。有诸比丘趣嚼木。佛言:有五种木不应嚼,漆树、毒树、舍夷树、 摩头树、菩提树。余皆听嚼。”
由此看来,最初嚼杨枝可能并非人们自愿,而是佛陀對修行者、布道者的一种戒律要求。想想也对,远古之时,没有扩音器,佛陀讲经说法、众弟子辩法求真、信众听法悟道都需要彼此靠近,如果有人有口臭,传法过程必定令他人不快。对于高僧大德而言,只有先保持口气清新,才能口吐莲花、妙语连珠。不过此时,人们只是在鸠摩罗什和竺道生等佛经译本中读到嚼杨枝,而此杨枝是否就是杨树之枝,人们还不得而知;况且在同时期的法显(334~420)《佛国记》中,就没有嚼杨枝的相关记录。, 百拇医药(刘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