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傩舞,打响平安保卫战
(图片来源于雷州市政府网)
在祖国大陆的最南端,蜿蜒盘旋着一条巨龙,它气势磅礴,俯瞰南海,这就是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雷州半岛因古雷州而得名,历史上属于雷州府,素有“天南重地”之称,大致为今天广东省湛江市所辖地区。本文中的雷州傩舞风俗,指的就是盛行于古雷州的民俗活动。
雷州自古多雷电
雷州自古多生雷电,这一独特的自然现象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雷州半岛夏季受季风影响,多产生雷暴天气,而且这一地区以砖红壤土质为主,这种土壤内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极易招致雷电侵袭。栖息于雷州的先民,因雷电毙命者不计其数,房屋、树木、牲畜等损失也十分严重。
, 百拇医药
雷州半岛地处边陲,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都是蛮荒瘴疫之地,可谓是赤地千里之乡。为了求得生存,雷州先民心存求雷、盼雷之念,因为有雷才有雨,响雷兆丰年。缘于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先民们对大自然产生的雷电现象无法得出科学解释,由此产生敬畏恐惧之感,从而演绎出雷公和雷神的传说。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三言二拍”中的《警世恒言》里就载有“雷州换鼓”的故事。所谓“换鼓”,指的是雷州先民求雷、盼雷、敬雷、祭雷的祈禳仪式。为使天鼓长鸣、雷雨有致,先民们心怀崇雷之情,意欲将人间最好的鼓敬送天神,并通过新鼓换旧鼓的仪式,以求得雷神的眷顾与垂青,从而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由崇敬雷神祈禳仪式演绎而来的傩舞,是古雷州民众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雷州傩舞风俗,如今广泛分布于湛江的廉江、遂溪、麻章、海康(今广东省雷州市)、徐闻等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傩舞形式众多,尤以“考兵”“走清将”等最具特色。
, 百拇医药 流传于粤西古雷州一带的傩舞,与中国南方其他地域的傩舞相比,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傩舞中的人物形象
早在先秦时期,南方多尚巫觋,尤以楚地为盛。古雷州属百越之地,受楚风影响尤为显著,以尚巫为俗,傩舞就是上古先民崇巫的一种祭祀活动。事实上,傩舞并非雷州所独有,作为汉民族兼具宗教和艺术的民俗事象,傩舞广泛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傩舞自汉代延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流传于雷州半岛的傩舞属于老傩,又名“文傩”,主要有麻章傩舞、海康傩舞、吴川傩舞、廉江傩戏等表演形式。
谈及傩舞兴盛时期,大抵在唐代“安史之乱”后。为躲避兵燹,中原及福建、江西、廣东等地的民众大批迁居雷州,丰富了傩舞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明嘉靖十四年(1535)所撰的《广东通志稿》中就记载了傩舞表演的盛况。雷州傩舞中所展现出的人物形象以雷首公、五雷公将等为主,戏中所表演的内容大多是民间传说以及历史上的英雄传奇。
, http://www.100md.com
雷首公是当地民众为崇雷所塑造出的雷神形象,其形状骇人。在海康西南的英榜山上还遗存有雷神庙,是民众酬神逐疫的重要祭祀场所。
▲ 雷州市博物馆展品—清代傩舞面具
海康的傩舞就是以雷首公与五雷公将为主角,麻章的傩舞则以雷首公和历史上的传奇英杰为主角,吴川的“舞二真”“舞六将”则大多以英雄人物为主角。廉江的傩戏与其他地方的傩舞不同,是一种兼具戏剧艺术的傩舞表演形式。事实上,除了雷首公和英雄人物外,雷州的傩舞中还有扮演土地公婆、艄船公婆等祷神保平安之类的角色。
康保裔生死之谜
值得一提的是湛江麻章湖光镇旧县村的傩舞民俗。据说,每年正月十五,旧县村的彭氏宗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傩祭活动。旧县村的傩舞又名“考兵”,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大都围绕北宋抗辽元帅康保裔及其部下车伦、麦必烈、李将军、刘庆、刘洪五员部将,祭祀形式与内容也别具一格。
, http://www.100md.com
康保裔,又名康昭裔,五代宋初时河南府洛阳人,初仕后周,进入北宋以后,受其父恩荫,担任龙捷指挥使、日骑都虞候、龙卫指挥使等官职。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康保裔与辽军战于君子馆(今河北省河间市君子馆村一带),战事惨烈。对于康保裔之死,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康保裔战死沙场,以身殉国;另一说康保裔因寡不敌众,力尽被俘,降辽后,被辽廷封为昭顺军节度使。
尽管康保裔的生死之谜有待考证,但宋廷却竭力称赞康保裔为忠义之士,并对其忠勇壮烈的战功大加褒奖。据说,康保裔战死的消息传至朝廷后,群臣大为震惊。宋真宗本人也两天不行朝会,以示哀荣。为此,宋真宗还专门下诏,恩加诸子官职,遣使慰问其84岁的老母亲,封其为陈国太夫人,追封其妻为河东郡夫人,康保裔本人也被追封为“威济善利孚应英烈王”,民间传颂其功绩,尊称其为“康王”,并广建“康王庙”以示祭奠。
“考兵”傩舞求平安
“考兵”,据传是古代军队中盛行的一种军事仪式。延传至今,已成为粤西驱除鬼疫、遣灾纳福的傩祭活动。每年正月十五之际,旧县村的道士们在本村康王庙前开祭,活动时间由辰时(早上7~9点)到戌时(晚上7~9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由道士在庙前做祭祀仪式,颂扬康王及其麾下车、麦、李、刘等五员战将的功德,以祈求他们为村民除灾保平安。祭祀之时,将康王神龛供奉桌前,陈设三牲(猪、牛、羊)、五谷(大米)、酒及果品等。扮演五将的舞者各戴不同颜色的面具,身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在唢呐和打击乐伴奏下,面对康王神像挥举手中兵器跳舞。接着,由全村挑选出的49名身强力壮、高大英俊的青年,手执五彩标旗、罗伞等组成仪仗队前导开路,道士随之在神像前撒泼白米,谓之为鬼“撒粮”。之后,由四人簇拥抬着康王神像,紧接着是五将、土地公、土地婆和锣鼓队。队伍浩浩荡荡在全村巡游,意在驱鬼逐邪,祈保平安。, 百拇医药(黄映福 君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