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971178
能歌善舞白马人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1日 《百科知识》 2020年第3期
    

    关于沙嘎帽的制作,大体需要七道手工程序:第一道工序是弹羊毛,第二道工序是撒面喷水,第三道工序是擀毡,第四道工序是套帽规,第五道工序是擦白,第六道工序是绣花,第七道工序是修饰。这样,一顶沙嘎帽就制成了。戴的时候,男子多斜戴、女子多正戴。

    火圈舞

    在长期的原始生产生活中,白马人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娱乐节庆庆祝形式,其中火圈舞就是代表之一。

    火圈舞,又称“圆圆舞”,白马语称“呆舟”,这是白马人最喜欢的一种集体舞蹈。有诗“黄发白首齐醉舞,携手踏歌程复程”,讲的就是火圈舞。火圈舞的最早雏形,是为了消解守卫白马人营地安全的人们的疲劳而产生的。白马人常以山头为营,点燃篝火,以防袭击。为消除疲劳瞌睡,白马人通宵达旦地以歌舞自娱,这便是火圈舞最早的雏形。之后不断演变成为今天这种纯粹的节庆娱乐形式。
, http://www.100md.com
    舞蹈一般会选在比较宽阔的场地,然后全村男女老少手牵手、肩并肩连成大圆圈,圆圈中央放置篝火。届时,全村人手拉手、肩并肩,连成一个大圆圈,围着熊熊的大火且歌且舞。大家边舞边唱,男女声交错,气势磅礴,声调时而高亢粗犷,时而婉转悠扬。一段曲目之后,会转动一个方向,这时舞步速度时缓时快,走步滑步相兼,身体一并随脚步起伏摆动。火圈舞将白马人对“火”与“舞”的理解融合为一体,篝火越旺,气氛越热闹,人们越开心。

    池哥昼

    白马人能歌善舞,他们将传统习俗、自然崇拜融入到生动的白马舞蹈之中,以代代口传心授的方式将白马文化传承。其中集大成者就是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傩舞“池哥昼”,被誉为人类民俗学的活化石。

    “池哥昼”也叫“跳曹盖”,“曹盖”“池哥”是藏语音译,为“面具”之意。不同地方的白马人起跳的时间有差异,但一般都是集中在正月比较多。如平武白马藏区多于每年正月初六举行,而最为隆重的地区是甘肃省文县,一般在正月十五开始跳,正月十七结束,这是白马藏区最重要的节日。古时多在晚上跳,舞者佩戴面具,身穿不同扮相的服装,以夸张的舞步来展现对自然神的崇拜,旨在祭祀神灵、驱鬼辟邪、祈福纳祥,因其舞蹈形式多模仿各种动物而成,故被认为是“百兽率舞”的遗存。
, 百拇医药
    每年正月十二前后,白马人各村寨由族长召开村民会议,共同商议部署池哥昼活动事宜,并确定“跳手”表演者以及待人等事项。正月十三前后,全寨老少身穿白马盛装,池哥昼舞蹈队在族人的帮助下穿衣装扮,佩戴配饰和面具,扮成“池哥”“池母”“志玛”“猴娃子”等模样。

    池哥共四人,即池哥四兄弟,他们是舞蹈队中的主要角色,象征白马人的祖先神。四兄弟头戴青面獠牙、插锦鸡翎的木雕彩绘山神面具,右手握牛尾拂尘,左手执钢刀,身穿羊毛祅,足蹬一双牛皮靴。

    池母共两人,是池哥四兄弟的两个媳妇,由男士扮演,头戴慈眉善目的木雕彩绘面具。

    志玛夫妻,脸部抹鍋底灰,身披破衣烂裳,走在舞蹈队伍最前面。

    猴娃子是志玛夫妻的孩子,跟在池哥昼队伍的最后面,由村寨里的孩子扮演,满脸彩绘,都是机灵鬼。
, http://www.100md.com
    准备就绪后,在屋里举行仪式,由炮手在屋外对空鸣放三声“三眼铳”,表示一年一度的池哥昼活动正式开始。在三声震天响的三眼铳过后,“咚咚嚓、咚咚嚓……”的乐队声响起,一支九人舞蹈队开始边走边舞动起来。身着白马盛装的村民跟随舞蹈队唱着白马民歌,一路相随。他们先到村寨广场围着篝火,手拉手跳起火圈舞,然后围着村寨边走边跳绕行一圈后,从寨子最高处开始,由东向西、自上而下,挨家挨户地欢跳,为村民们驱鬼除恶、消灾辟邪,喜迎新年吉祥。整个场面古朴奔放、庄重热烈,既有神秘感又有娱乐性。

    池哥昼活动结束的深夜,全村男女老幼护送池哥昼舞蹈队向西前往祖先相传的圣地,池哥、池母、志玛等扮演者取掉面具,摘下锦鸡翎。众人拿香纸,面向西跪拜叩首,呼唤神灵,祈求新的一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村寨安宁。白马人会把面具、服装、道具等物品悉数收藏、精心保管,待到来年再请出。这种面具舞对于白马人而言,既是舞蹈,又是神圣的祭祀活动,平时是不会轻易拿出面具跳舞的。

    白马人在岷山深处、涪江源头生生不息,创造了古朴独特、善良淳朴的文化,并以其坚强的毅力,不断保护和传承着属于自己的文化。, 百拇医药(程林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