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11
编号:13473904
“天下第一庄”—台儿庄(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百科知识》 202011
     因运河而兴的台儿庄境内河流密布,很多建筑临水而建,尤其是运河两岸的商埠,有的阳台伸至水面之上,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特色。在空间构成上,水乡建筑枕河而居,因河设市,夹岸为街,水陆两宜,构筑了小桥流水人家的闲适意境,粉墙黛瓦,山墙起伏,宅院四合。

    清朝末年,由于中兴煤矿公司的发展和西方传教士来枣庄传教,欧式建筑风格开始在枣庄出现。民国初年,中兴公司陆续建成了以台儿庄为中心节点的枣台铁路和连接陇海线的台赵铁路支线,促进了台儿庄古城的又一次繁荣。视野开阔的中外资本家纷纷在此开设货栈、商行、码头,争先恐后建设电报局、学校、医院、教堂、洋行、货场等,古城内因此出现了别具一格又自然和谐的欧式建筑街区。台儿庄老火车站、中兴煤矿公司驻台儿庄办事处、天主教堂、望河楼等,都是由德国工程师设计的哥特式建筑。

    ▲ 古城内街道
, http://www.100md.com
    ▲ 天后宫

    由于台儿庄运河两岸有不少靠船运生活的人,面对不可预见的危险,他们用各种宗教仪式祈求神灵保佑,寻求精神慰藉,从而催生了众多宗教建筑。乾隆和嘉庆时期,城内共有72座庙宇,达到了百步之内必有香火的程度,城隍庙、三官庙、月老庙、魁星阁、文昌阁、关帝庙、吕祖庙、天后宫、观音堂、清真寺……后来,又出现了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

    运河漕运拉动了台儿庄商业的繁荣,不仅运河沿线的客商来这里经商,闽商也到台儿庄从事商贸活动。他们在台儿庄留下了极具闽南风格的商铺、住宅、会馆、庙宇,其中闽丰号会馆和天后宫是台儿庄闽南建筑的代表。据考证,台儿庄天后宫的所有建筑材料及其构件,均是在福建泉州加工完成之后,经海路运至杭州,再通过运河运到台儿庄组建的。在内陆城市,拥有如此宏大规模的天后宫,实属罕见。

    走进古城

    清咸丰七年(1857),台儿庄由土城墙改建为砖城墙,建有城门六座,东门叫“仰生”,意思是官府、官员仰仗众生而存在;南门叫“惠迪吉”,意思是顺从天道就能吉利;小南门叫“迎祥”,意思是迎来吉祥;北门为“中正”,意为中正仁和;小北门叫“承恩湛露”,意思是承蒙上苍恩典,享受浓浓的甘露。
, 百拇医药
    随着潺潺的流水聲步入古城,浓浓的复古风扑面而来。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和青砖仿佛都在诉说着古城的故事。沿着古运河向前,就是观景桥—步云桥,它由三层平台构筑而成,取其“连升三级、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之意。在步云桥的南侧有座水门,上写“安澜”,有使水波平静之意,这座城内唯一的水门是进入古城的水上通道,城内的水街水巷与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实现了联通,使台儿庄城内形成密集的水系水网。

    久和客栈是徽派建筑的代表。据说,创建者是一位上京赶考的书生,他弃文从商,凭借“和为贵”的经商理念成为了台儿庄的一代富商。

    三恪堂是清末民初台儿庄富商陈家的府第,俗称陈家大院。古书中,“恪”与“客”通用,即是好客之意。陈家取堂号为“三恪”,反映了陈家的与人为善。如今,此院为运河税史馆。

    翠屏学馆曾是古城的一所私塾学校,现在是私塾文化及股本图书展示区。因其隔着古运河与翠屏山遥遥相对,故取此名。门前有一副楹联:“跬步休轻,可酬胸内摩云志;寸阴莫误,请听门前流水声。”
, http://www.100md.com
    谢裕大茶行在文汇酒楼的对面,门前就是“天下第一庄”之“天下第一壶”,壶水从壶嘴的位置划出7米的弧线可以直接喷到对面的茶杯当中。茶壶后面的苏式木雕茶楼最早见于1732年,由浙江茶商沈绮建造,名为苏杭茶楼。1875年,徽州茶商谢正安收购此楼,改名谢裕大茶行,曾位居徽州六大茶庄之首。“谢裕大”是其商号,百余年的风云变幻中,它记载了一代徽商的传奇历程,见证了黄山毛峰的享誉全国。

    船形街四周环水,形似扬帆起航的巨船,寓有“大河行舟,一帆风顺”之意。据史书记载,运河开通之后,每年经过台儿庄的船只有万艘之多。该街如今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街区,街两侧建筑门上的木雕全是船的造型,一共有468艘。街中心位置的戏台为后乐亭,取自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戏台上演出的是柳琴戏。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因主弦月琴形若柳叶,故称柳琴戏。柳琴戏起源于鲁南地区,流传于台儿庄运河两岸的鲁南苏北一带,有100多年的历史,以独树一帜的拖腔夺人魂魄。
, 百拇医药
    扶风堂是台儿庄四大家之一的万家的宅第,俗称万家大院。万家于清朝康熙年间由山西迁至台儿庄,因漕运而发迹,该建筑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采用青砖青瓦的梁柱式砖木结构,楼高院深,墙厚基宽,设计精巧,雕刻考究,其豪华程度为台儿庄之最。

    闸官署是台儿庄闸务官员办公的地方,为一层官式建筑,由门厅、西厢房、北大厅、东廊道组成,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后经多次修缮和重建,目前为台儿庄运河奏疏展馆。当年的台庄闸就位于闸官署门前的古运河上,它是北上进京漕船由江苏驶往山东时通过的第一道船闸,因此被称为“山东第一闸”。运河改道台儿庄之初,朝廷规定南来的漕船必须走泇运河经台儿庄入京,返程时依然走黄河运道,因此通过台庄闸的船只均自下游而来,河弯水急,落差又大,非常危险。为保佑船只安全过闸,闸官署门前的牌坊上便题有“升平”二字,就如同今天的问候语“一路平安”。

    行走在运河古城,寻觅这个漕运码头曾经兴盛的历史踪迹。运河泥人、运河石头大饼、手工布鞋等与古民居、古城墙一道构成了运河古城独特的文化氛围。坐在老街的茶馆里喝一碗茶,闲看小船在古运河上缓缓划过,实在分不清是在鲁南重镇还是在江南水乡。, http://www.100md.com(梁莹)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