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13
编号:13469709
享誉中外的“四大天团”医学名校(上)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日 《百科知识》 202013
     另一位湘雅名人是我国西医学先驱、著名临床医学家张孝骞。张孝骞,号慎斋,湖南长沙人。1914年,即将中学毕业的张孝骞想报考工业院校,却因家境窘迫,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就在这年冬天,湘雅医学院开始对外招生,学制七年。该校董事长彭国钧就是当年长郡中学的校长,他了解了张孝骞的情况后,动员张孝骞报考湘雅医学院,张孝骞不负众望,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成为湘雅医学院的第一批学生。当时他还没完成全部高中学业,校长破格同意他先到湘雅读大学,并要他自学完成高中学业,再回长郡参加高中毕业考试。这样,张孝骞成为跨湘雅、长郡两所学校的学生。

    在湘雅求学期间,张孝骞深受胡美博士的影响,并决定学习内科学。聪明勤奋的张孝骞不仅学业上进步很快,而且思想也渐趋成熟。他参加了五四运动的讲演和集会,在《新湖南》等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爱国热忱跃然纸上。1921年,他从湘雅医学院毕业时,考试成绩和临床研究成绩均获第一,留校成为一名住院医师;同年,获美国医学博士学位。从此,张孝骞开始在医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上播种、耕耘、收获。翌年,他就被提升为助教和内科总住院医师,踏上了医学道路上的第二个阶梯。不久,北京协和医学院盛情邀请张孝骞北上赴京任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华北情势危急。正在忧国忧民之际的张孝骞,接到了湘雅医学院院长的聘书,诚恳邀请他回母校担任教务长兼内科教授。张孝骞把协和、湘雅两份聘约捧在手上不断交换着,这将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当时,为了填补协和医学院在消化领域的空白,其重要的研究工作都交给张孝骞承担。同事们听闻后,纷纷劝说道:“你在消化系统方面的研究刚刚有了起色,这么一走,将会前功尽弃!”经过再三挽留,张孝骞决定在协和完成研究工作后,赴湘雅任教。时光荏苒,转眼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在即,情急之下,张孝骞携家眷不得不返回长沙,赴湘雅任教。但很快,日本帝国主义就将战火延烧至长沙,湘雅医学院也无法正常办学了。危难之际,张孝骞在众望所归之下,接手湘雅医学院校长一职。他上任后的首要政务,就是筹商学校西迁事宜。但当时,美国人反对搬迁,国民政府大员又纷纷西逃,无人管事。在他的四处奔走和呼吁下,终于在贵阳谋得了西迁校址。1938年10月11日,全校 40多吨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26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辗转一个星期,顺利到达目的地贵阳。在大后方的艰难之际,美国雅礼会的资助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中断。正在学校濒临关门的绝境时刻,张孝骞多方奔走呼吁,经过几番劝说,国民政府教育部最终同意将湘雅由私立改为国立,从而获得了国民政府的拨款,使湘雅在艰难之际得以延续办学。1946年夏,在他的指挥和带领下,湘雅回迁任务全部完成,正式在长沙复校。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因在医学界的卓越贡献,张孝骞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

    ▲ 张孝骞

    2000年4月,湘雅医学院与中南大学合并,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是國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首批教育部、卫生部共建高校医学院,教育部和卫生部共建的十所部属综合性大学医学院之一,其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6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不久,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改组完成。湘雅医院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皮肤科、骨科、呼吸内科、老年病学等专科的诊疗水平和科技影响力,也位居全国前列。(未完待续), 百拇医药(暨江)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