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16
编号:13818923
从紫禁城“御犬”到全美“冠军狗”(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5日 《百科知识》 202016
    

    2012年,一年一度的西敏寺犬展(Westminster Dog Show)在美国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酒店如期举行。自1877年开展以来,无论美国政局是战是和、经济是荣是衰,西敏寺犬展都从未中断过,因此成为全美乃至全世界最有影响的犬类竞赛舞台。这一年,来自欧美国家的185个品种、超过2000只名犬汇聚一堂,争夺第136届犬展的总冠军。经过激烈角逐,一只身形娇小的4岁狮子狗马拉奇一骑绝尘,最终胜出,击败了此前呼声很高的德国牧羊犬和爱尔兰雪达犬,一下子成为世界上最闪亮的宠物狗明星。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只冠军狗,《洛杉矶时报》还专门刊文《冠军狗:北京狗是如何获得狮子狗的头衔》,文中详细地介绍了狮子狗的性格和特点,尤其是对它的中国血统做了大篇幅描述。因为在品种上,马拉奇被归属为Pekingese,即北京狗(中国人也称之为京巴狗和哈巴狗)。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狮子狗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早在20世纪初,狮子狗就已经多次获得欧洲狗展的“冠军犬”称号。对此,鲁迅先生在1925年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就说过:“叭儿狗一名哈吧狗,南方却称为西洋狗了,但是,听说倒是中国的特产,在万国赛狗会里常常得到金奖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
, 百拇医药
    追溯狮子狗全球旅行的脚步,我们发现,在唐代前后,一种体型较小的狗从罗马出发,经中亚,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原,成为皇家宠物。随后的1000多年中,在中国宫廷动物育种专家的努力下,这种小型狗的品种不断得到改良,其毛发越来越长,身形愈加娇小,面容越来越像狮子,生性也更加机敏和忠诚。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在清朝皇室的大逃亡中,五只紫禁城的狮子狗为英国入侵者获取,随后它们漂洋过海来到伦敦,成为英国女王和上流社会人士的爱宠,从此登上了世界名犬的舞台。从离开罗马到再次登陆欧洲,狮子狗的全球轮回旅行历时千年。

    

狮子狗的中国行踪



    “时值公元二世纪中叶,我们此刻置身于中国皇宫主殿,诺大的宫殿内高悬着丝绸帘幅,其背后有灿若黄金的金属覆盖满墙,满室生辉。彼时天子灵帝正缓步进入大殿,紧随其左右的,有他的贴身迷你侍卫—四只狮子狗—也就是后来通常为我们所知的北京犬。其中两只步于帝前,昂首立尾,神气非凡;而它们那一声声有节奏韵律的响亮吠声仿佛在告知皇帝的驾临。另外两只紧随于帝后,口中叼着他龙袍的折边。长久以来,这些狗都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宫廷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被作为皇室生活和礼仪的一部分接受下来。”这是加拿大畅销书作家斯坦利·科伦在其《狗故事—人类历史上狗的爪印》中的一段描写。
, http://www.100md.com
    单从斯坦利·科伦的描述看,中国狮子狗似乎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出现,但事实或许并不如此。中国人饲养狗的历史极为悠久,早在周代之前,狗就已经名列五畜,是人们祭祀和肉食的重要来源。南宋人王应麟的《三字经》里也有“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的记载。但汉灵帝身边的狗是否就是今天的狮子狗呢?翻閱史籍,《后汉书》《资治通鉴》中均有汉灵帝养狗的记录,史载“光和四年(181年),(灵帝)又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汉灵帝是历史上最荒唐的皇帝之一,他性格乖张,沉溺享乐,在这幅历史画面中,汉灵帝给自己的宠物狗穿上朝服,戴上官员的帽子,还在狗脖子上挂起吊有勋章奖章的绸带,让它们以“官员”的身份在自己的苑囿中招摇过市。虽没有任何影像资料,史籍中也没有留下对这些狗身形的描述,但可以推测,身形越小,“狗官”打扮的喜剧效果越明显,这或许才是引发斯坦利·科伦想象的原因。

    从史实角度看,小型犬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要晚至唐代。因为唐代之前,史书和诗文中都鲜有小型犬的身影。明清之际,随着西洋绘画技艺和摄影技术进入中国,人们在宫廷绘画中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狮子狗。在现存于世的清代宫廷绘画中,狮子狗就不时出现,它们或安卧于主人腿上,或匍匐于主人脚下,成为威严皇室里的灵动宠物。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旻宁行乐图》中,道光皇帝座下就有一黑一白两只狮子狗;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乐园教母图》中,一位身着蓝色旗袍的贵妇坐在画面中央,一只黑白相间的狮子狗就静卧在她左脚前。
, http://www.100md.com
    满族崛起于白山黑水的东北地区,入主中原建立大清后仍保留着鲜明的游牧习性,清初紫禁城专设“鹰狗处”负责养狗训鹰,以配合皇帝行猎。至清末,八旗子弟武功全废,斗鸡走狗日益盛行,连宫里的慈禧太后也只宠爱狮子狗,并将它们称为“御犬”。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乾先生研究,慈禧太后先后在故宫后花园养过1000余只狮子狗。为了养狗,她还在东华门设“狗房”,专门安排四名太监负责狮子狗的喂养、调教和修饰,每只狗都有特定的经费和俸银。慈禧太后不仅爱狗,也善于养狗,她给每只狗起名,选用黄色绸缎为狗制作犬衣,还训练狗听懂“打圈子”“作揖”“直立”等口令,让它们完成不少复杂的动作。

    

丝路西来的小型犬



    正如上文所言,中国人养狗的历史久远,但小型犬第一次明确出现要到唐初。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上夏日尝与亲王棋,令贺怀智独弹琵琶,贵妃立于局前观之。上数枰子将输,贵妃放康国猧子于坐侧,猧子乃上局,局子乱,上大悦。”这段文字说的是唐明皇与大将军哥舒翰下围棋,在唐明皇输棋之际,杨贵妃放开怀中小狗搅乱棋局的故事。试想一下,能在方寸之间的棋盘上欢腾,肯定是小型犬,那么这只“康国猧子”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否就是今天的狮子狗呢?, http://www.100md.com(刘小方)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