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18
编号:13809145
从商纣“象箸”到谢尔顿“筷子”(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5日 《百科知识》 202018
     利玛窦之后,记录筷子的还有传教士彼得·芒笛(1600—1667年)。17世纪中叶,当这位英国旅行者从印度进入中国南方时,他第一眼就被中国人的用餐方式深深吸引,在他厚厚的东方游记里,有大量对中国人熟练使用筷子的描述:“他(一个大运河上的船工)用手指夹着两支小木棍(大约一英尺那么长),先夹起肉来吃,然后夹了鱼和蔬菜。除了菜,他还用它吃米饭(那是他们的主食)。我是说,他先夹起一块肉,把盛有软烂米饭的小瓷碗端到嘴边,然后风卷残云般就吃完了碗中的食物。中国的上层人士也以同样的方式进食,只是和我们一样坐在桌子旁边吃。”尽管被中国人的筷子所吸引,当时的彼得·芒笛并不愿意马上去模仿使用,他觉得这样吃饭不够优雅,但当他发现中国上层人士也使用筷子时,态度发生了转变,开始学会使用筷子,并购买一些筷子带回了欧洲。

    ▲ 利玛窦

    随着对筷子介绍的增多,筷子作为专有名词进入欧洲人词典的时间也到来了。1699年,chopstick这个单词第一次出现在英国著名航海家威廉·丹彼尔(1652—1715年)的《航行和描述》中。他写道:“这种餐具在亚洲地区非常常见,英国的海员们称它为chopstick。”为什么筷子被称作chopstick,丹彼尔解释说,chop是粤语“快”的谐音,stick则是筷子的实际形态。筷子英语的这种构词法,迅速影响了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语言,并形成了类似的对应词汇。为此,美国韦氏词典和英国朗文词典中,chopstick一词的词源都追溯为1699年。
, http://www.100md.com
    清代初年,随着西方外交使者、传教士、商人自欧洲经海路来到中国,一批视野开阔的中国人也携带筷子走出国门,前往欧洲进行文化和商务交流。其中,以康熙年间的南京人沈福宗为代表。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的研究,这位被西方学界称为“好奇的中国人”勤奋好学,精通拉丁文。康熙二十年(1681年),他受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的邀请出访欧洲,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等欧洲皇室和天主教高层的热情接见。在法国宫廷中,沈福宗先拿出一双中国的象牙筷子,当场展示了筷子的使用方法,并介绍了中国的餐桌礼仪,之后向法国国王详细讲解了中国的文字和文化,最后还将一批筷子赠送给国王。一双小小的筷子,成为沈福宗打开欧洲文化大门的钥匙。有了沈福宗的介绍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垂范,筷子迅速在欧洲上层社会掀起一股风潮,这也加快了筷子在全世界旅行的步伐。

    在众多中国筷子的旅行记里,有一双筷子的故事颇为特殊,因为它是被偷到美国的。2012年2月21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40年后,回忆尼克松訪华》的署名文章,作者是当时加拿大《环球邮报》驻北京记者约翰·伯恩斯。文章中,伯恩斯以亲历者的身份回忆了40年前尼克松访华的诸多细节,其中之一就是他如何将尼克松总统在中国国宴上用过的筷子偷走。
, http://www.100md.com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国宴款待这位贵宾。宴会结束后,伯恩斯冲过乱糟糟的人群,来到了宴会主桌。“在那儿,我仔细观察了金色压花菜单卡和同样镀金的座位卡,以及两位主要人物座位处的象牙筷子,我很想把它们藏在口袋里,作为无可比拟的纪念品都拿走。”伯恩斯如此写道。之后,伯恩斯趁着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迅速带着他“罪恶的”战利品离开了。随后,一名美国古董商向伯恩斯报价2.5万美元买这双筷子,被他拒绝了。后来,他将这双筷子捐给了位于美国洛杉矶橙县的尼克松总统博物馆。

    人人需要吃饭,吃饭就需要餐具。从手食到筷子、刀叉,人类的餐具总体沿着文明、卫生的方向发展。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一双筷子的旅行总能引发吃饭之外的文化联想,因为无论是商纣王的“象箸”还是谢尔顿的“筷子”,都让我们感受到文化传承与交融的悸动。, http://www.100md.com(刘小方)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