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寻银诀到江口沉银遗址(1)
平日生活里提及考古,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盗墓笔记》《鬼吹灯》等文学影视作品。小说电影里扣人心弦的情节和跌宕起伏的节奏,在不经意间已经模糊了考古与盗墓之间的界限,让大部分人认为这两者是可以对等的。其实,考古远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枯燥艰难,但也不乏惊喜与意外。
距离上次探访考古现场已近一年,但考古带来的历史活态感仍历历在目,全视角的冲击感还依旧强烈。相较于鲜为人知的钓鱼城南宋衙署遗址,这次笔者探访的对象可谓声名远扬。在四川眉山一带,张献忠“千船沉银”的传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的寻银诀更是从清朝中叶开始就流传开来。300年来,沉银传说与寻银诀都汇集到了一个地方,即今天的江口镇。
江口镇,隶属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位于彭山区东南部。这个面积为49.39平方千米的建制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里是上古时代彭祖的养生文化发祥地,也是国内罕见的汉代崖墓集中区,更是寻银诀里“江口沉银”的目标锁定地。
, 百拇医药
关于寻银诀,历史上流传着众多版本:有成都锦江版的“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也有龙泉山版的“石公对石母,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成都买到简阳府”;当然,还有最深入人心的眉山版。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在于寻银标志的不同。在眉山版的寻银诀里,石龙与石虎是重要线索。那么在江口镇,石龙与石虎真的存在吗?带着疑问,笔者跟随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刘志岩老师走进江口,一同去揭开江口沉银的神秘面纱。
江口之所以会有沉银,还要从“江口鏖战”谈起。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朝派肃亲王豪格统率满汉大军进军四川,大西政权内外交困,张献忠开始率军撤离成都,与他一起撤离的还有“金银万万五”。“万万五”的金银到底有多少?又来源于何处?从古籍文献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根据清代人欧阳直《蜀警录》的记载,张献忠率领大西军在四川活动时,曾下令民间“带藏金银,有即赴缴”,钮扣亦尽。此外,据《纪事略》(晚明史料丛书)记载:张献忠率军搜刮“合城郡王、宗室、乡绅、富民、商贾之家金银宝玩”,锱珠不遗。多年没收明朝地方官府库藏,强行搜刮劫掠金银财宝,使张献忠积累的财富可以达到 “金银山积”“金宝亿万计”的惊人程度。甚至传说由于他的金银财宝太多,“思挟多金、泛吴越、易姓名、效陶朱之游”,换装成巨商将所聚金银“载以千余艘”,顺流而东。
, 百拇医药
关于载银船只的数量,古籍文献中也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千余艘”,有的认为“载以数十巨舰”,也有的认为“载盈百艘”,无论是哪种说法,张献忠携巨额金银离川都是不争的事实。携金银离川的方式也是众说纷纭,为张献忠沉银传说更添传奇色彩。胡昭曦在《巴蜀历史考察研究》中认为因银两众多,民间传说“张献忠在成都封了银子,把青杠树剖开,中间掏空,将银子装在其中,叫‘鞘筒银子’,每筒有1000两”,将封好的银子全部装船。而船只都装不下的银两,就放入木槽中,让其漂流而下,打算在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打捞上来。但没想到,就在张献忠及兵士沿着锦江、岷江水路行军过程中,到彭山江口镇岷江水域时,遭到活动于川南嘉定府、叙州府一带的四川地方武装杨展部的阻击。据《蜀碧》卷四附《杨展传》记载:“展起兵逆之,战于彭山。分左右翼冲拒,而别遣小舸载火器以攻贼舟。兵交,风大作,贼舟火。展身先士卒,殪前锋数人,贼崩败,反走。江口两岸逼仄,前后数千艘,首尾相衔,骤不能退。风烈火猛,势若燎原。展急登岸促攻,枪铳弩矢,百道俱发,贼舟尽焚,士卒糜烂几尽,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百,悉沉水底。”
, http://www.100md.com
在激战中大败的张献忠损失惨重,携带的巨额金银在此处都沉入水底,被迫退还成都后,他又将“所余蜀府金银铸饼及瑶宝等物,用法移锦江,锢其流,穿穴数仞,实之……下土石掩盖,然后决堤流,使后来者不得发,名曰‘锢金’”,所以又有了“锦江藏宝”一说。冯广宏先生在《张献忠埋银悬案—张献忠帝蜀实情考之七》里,對“锦江藏宝”探讨得较为详细,川军师长马昆山与范绍曾专门成立了“锦江淘江公司”,1939年在望江楼附近的石佛寺锦江河中开工淘宝,挖到了锦江版的寻银标志—石牛与石鼓,但高开低走,最后以收获了三大箩筐铜钱告终。虽说这三大箩筐的铜钱与江口出水的“沉银”相比,只能算九牛一毛,但打捞起来的石牛与石鼓确确实实与锦江版寻银诀吻合,那江口镇域内是否也存在寻银标志呢?
在江口考古团队的驻地附近,笔者找到了答案。在驻地北边的山间密林里,考古人员在实地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了矗立于岩石的石虎以及置身于崖壁的石龙。神奇的是,石虎南眺的位置与石龙置身之处,向西直线距离约1500米的地方,正是府河和南河的汇合处。此外,在石龙和石虎的南边,草木之间还掩映一副石刻,上面写着:“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据清嘉庆《彭山县志·杂识》记载: “石龙,彭山县治东十五里。其形肖龙,首仄蜿蜒,髻髭迸露,鳞甲峥嵘,有持雨拿云之势,长三四丈许,若经神工鬼斧者然,与石虎山相对。谚云:‘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盖即此也。”, http://www.100md.com(胡慧灵 刘志岩)
不同版本的寻银诀
距离上次探访考古现场已近一年,但考古带来的历史活态感仍历历在目,全视角的冲击感还依旧强烈。相较于鲜为人知的钓鱼城南宋衙署遗址,这次笔者探访的对象可谓声名远扬。在四川眉山一带,张献忠“千船沉银”的传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的寻银诀更是从清朝中叶开始就流传开来。300年来,沉银传说与寻银诀都汇集到了一个地方,即今天的江口镇。
江口镇,隶属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位于彭山区东南部。这个面积为49.39平方千米的建制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里是上古时代彭祖的养生文化发祥地,也是国内罕见的汉代崖墓集中区,更是寻银诀里“江口沉银”的目标锁定地。
, 百拇医药
关于寻银诀,历史上流传着众多版本:有成都锦江版的“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也有龙泉山版的“石公对石母,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成都买到简阳府”;当然,还有最深入人心的眉山版。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在于寻银标志的不同。在眉山版的寻银诀里,石龙与石虎是重要线索。那么在江口镇,石龙与石虎真的存在吗?带着疑问,笔者跟随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刘志岩老师走进江口,一同去揭开江口沉银的神秘面纱。
张献忠沉银传说
江口之所以会有沉银,还要从“江口鏖战”谈起。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朝派肃亲王豪格统率满汉大军进军四川,大西政权内外交困,张献忠开始率军撤离成都,与他一起撤离的还有“金银万万五”。“万万五”的金银到底有多少?又来源于何处?从古籍文献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根据清代人欧阳直《蜀警录》的记载,张献忠率领大西军在四川活动时,曾下令民间“带藏金银,有即赴缴”,钮扣亦尽。此外,据《纪事略》(晚明史料丛书)记载:张献忠率军搜刮“合城郡王、宗室、乡绅、富民、商贾之家金银宝玩”,锱珠不遗。多年没收明朝地方官府库藏,强行搜刮劫掠金银财宝,使张献忠积累的财富可以达到 “金银山积”“金宝亿万计”的惊人程度。甚至传说由于他的金银财宝太多,“思挟多金、泛吴越、易姓名、效陶朱之游”,换装成巨商将所聚金银“载以千余艘”,顺流而东。
, 百拇医药
关于载银船只的数量,古籍文献中也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千余艘”,有的认为“载以数十巨舰”,也有的认为“载盈百艘”,无论是哪种说法,张献忠携巨额金银离川都是不争的事实。携金银离川的方式也是众说纷纭,为张献忠沉银传说更添传奇色彩。胡昭曦在《巴蜀历史考察研究》中认为因银两众多,民间传说“张献忠在成都封了银子,把青杠树剖开,中间掏空,将银子装在其中,叫‘鞘筒银子’,每筒有1000两”,将封好的银子全部装船。而船只都装不下的银两,就放入木槽中,让其漂流而下,打算在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打捞上来。但没想到,就在张献忠及兵士沿着锦江、岷江水路行军过程中,到彭山江口镇岷江水域时,遭到活动于川南嘉定府、叙州府一带的四川地方武装杨展部的阻击。据《蜀碧》卷四附《杨展传》记载:“展起兵逆之,战于彭山。分左右翼冲拒,而别遣小舸载火器以攻贼舟。兵交,风大作,贼舟火。展身先士卒,殪前锋数人,贼崩败,反走。江口两岸逼仄,前后数千艘,首尾相衔,骤不能退。风烈火猛,势若燎原。展急登岸促攻,枪铳弩矢,百道俱发,贼舟尽焚,士卒糜烂几尽,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百,悉沉水底。”
, http://www.100md.com
寻找石龙与石虎
在激战中大败的张献忠损失惨重,携带的巨额金银在此处都沉入水底,被迫退还成都后,他又将“所余蜀府金银铸饼及瑶宝等物,用法移锦江,锢其流,穿穴数仞,实之……下土石掩盖,然后决堤流,使后来者不得发,名曰‘锢金’”,所以又有了“锦江藏宝”一说。冯广宏先生在《张献忠埋银悬案—张献忠帝蜀实情考之七》里,對“锦江藏宝”探讨得较为详细,川军师长马昆山与范绍曾专门成立了“锦江淘江公司”,1939年在望江楼附近的石佛寺锦江河中开工淘宝,挖到了锦江版的寻银标志—石牛与石鼓,但高开低走,最后以收获了三大箩筐铜钱告终。虽说这三大箩筐的铜钱与江口出水的“沉银”相比,只能算九牛一毛,但打捞起来的石牛与石鼓确确实实与锦江版寻银诀吻合,那江口镇域内是否也存在寻银标志呢?
在江口考古团队的驻地附近,笔者找到了答案。在驻地北边的山间密林里,考古人员在实地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了矗立于岩石的石虎以及置身于崖壁的石龙。神奇的是,石虎南眺的位置与石龙置身之处,向西直线距离约1500米的地方,正是府河和南河的汇合处。此外,在石龙和石虎的南边,草木之间还掩映一副石刻,上面写着:“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据清嘉庆《彭山县志·杂识》记载: “石龙,彭山县治东十五里。其形肖龙,首仄蜿蜒,髻髭迸露,鳞甲峥嵘,有持雨拿云之势,长三四丈许,若经神工鬼斧者然,与石虎山相对。谚云:‘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盖即此也。”, http://www.100md.com(胡慧灵 刘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