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20
编号:13798194
从浮石到戒刀(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5日 《百科知识》 202020
     不过,翻看汉地的佛教戒律经文,我们发现,要求僧侣们剃掉胡须的内容不少。如弗若多罗和鸠摩罗什于弘始六年(404年)前后翻译的《萨婆多部十诵律》(简称《十诵律》)第三十九卷,就有佛陀要求僧人使用剃刀或截爪刀的记载。同书第五十六卷中还说:“佛听众僧畜剃刀,一人亦畜,为剃须发故,是名剃刀法。剃刀鞘法者,佛听诸比丘畜剃刀鞘,为赏护莫令失,更求觅妨行道故。”简言之,作为僧人就是要剃须剃发,还应该随身携带戒刀,时刻保持自己鲜明清洁的形象。

    事实上,《十诵律》不仅要求僧人剃须,还留下了一段佛陀与弟子们关于剃须、剪指甲和剪鼻毛与否的正面对话,为我们留下了一幅难得的早期佛教僧团生活的场景,也为我们追溯剃须刀的旅行提供了可能:“佛在舍卫国,时众僧发长。时剃发人大懅,时有剃发人作比丘。是比丘作是念:若佛听我畜剃发刀剃僧发者善,是事白佛。佛言:听畜剃刀与僧剃发。佛在舍卫国。时僧指爪长。时剃发人懅。时有剃发人作比丘。是比丘作是念:若佛听我畜截爪刀与僧截爪者善,是事白佛。佛言:听畜刀与僧截爪。佛在舍卫国。尔时僧鼻毛长。时剃发人懅。时有剃发人作比丘。是比丘作是念:若佛听我,畜镊拔僧鼻中毛者善。是事白佛。佛言:听畜镊拔僧鼻中毛。”
, http://www.100md.com
    ▲ 戒刀

    不难看出,早期佛教戒律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最早跟随佛陀修行的僧人可能不修边幅,有的留着长发和胡须,有的留着长指甲,还有的鼻毛过长也不去修剪。这些影响僧人仪容的因素逐渐被关注,随后被要求进行统一清理和清除,并列入佛家经典作为戒律流传下来。

    在鸠摩罗什翻译的另一部重要经典《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中,戒刀的地位得到提升,成为僧人们随身携带的十八件物品之一,经文说:“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象。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

    除了早期佛经的详细规定,汉地史书也对僧侣的形象进行了记录,明确指出他们必须剃掉头发和胡子。记录4世纪末期到6世纪中期中国宗教历史风貌的《魏书·释老志》中说,佛教“诸服其道者,则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结师资,遵律度,想与和居,治心修净,行乞以自给,谓之沙门”。
, 百拇医药
    对于剃须刀,后来的佛经还不忘再做颇为详细的说明。在唐代僧人道宣(596—667年)翻译的《四分律行事钞》的《钵器制听篇》中,戒刀除了剃发、剃须之外,还有另外六种用途,“毗尼母:听畜刀子六种,一用割皮、剪甲、破疮、裁衣、割衣上毛缕,六用净果,乃至食时种种须故”。一刀多用,堪称现代版“瑞士军刀”。

    

须髯为美,缓慢的剃须刀中国旅行



    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开始,一代又一代天竺高僧从印度、罽宾或西域出发,千里迢迢来到中原腹地,他们包袱里那个小小的戒刀也跨越千山万水,跨越不同文明的边界旅行到中国,成为中国人剃须的选项之一。

    不过早期中国男性是否接受剃须刀剃掉胡须呢?这还有待考证。因为除了《孝经》对胡须十分重视以外,古代男人以长须为美的记载在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中屡见不鲜。如秦始皇兵马俑中大部分人俑都留有胡子,此外汉乐府《陌上桑》中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南史·褚彦回传》中的“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 意”,都说明当时的男人是留着胡须的。此外,从《汉书·高帝纪》中说刘邦“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汉书·霍光传》中对霍光“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描述,到《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中用“须眉”来代表男性,都说明男人以胡须为美。
, 百拇医药
    胡须在中国古代有不少别名,也显示出人们对于胡须的偏爱。在古汉语中,长在不同地方的胡须,名称也不一样,所谓“口上曰髭,口下曰须,在颐曰胡,在颊曰髯”。鲁迅先生在《说胡须》中就写道:“假如翻一翻《康熙字典》,上唇的,下唇的,颊旁的,下巴上的各种胡须,大约都有特别的名号谥法的罢,然而我没有这样闲情别致。总之是这胡子又长起来了,我又要照例的剪短他,先免得沾汤带水。”

    以胡须为美,同样也意味着需要修整胡须。修整工具除了剃须刀,可以是剪刀(剪),可以是手(拔),也可以是火(燎)。《吕氏春秋·恃君览》篇说“豫让欲杀赵襄子,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相信豫让处理胡须的方式是用火燎。17世纪时英国著名的海盗威廉·丹彼尔记录过中国人用手拔胡须以保持自己的形象:“中国人一般个子高但不魁梧……他们的嘴巴不大、嘴唇很薄。他们皮肤呈灰色;头发黑色。胡须稀而长,因为他们把毛发连根拔掉,只让几根零落的胡须从脸颊长出,但他们却引以为荣,常常梳理,有时还打个结,而且他们的上唇的两边还有两缕类似的毛发往下长。”
, 百拇医药
    ▲ 《清明上河图》

    单从字源看,与剃须刀相关的两个动词“剃”和“刮”在中文中很早就出现了,如“剃”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尽及身毛曰剃”。韩非子说过:“婴儿不剃首则腹痛,盖自古小儿剃发。”关于“刮”,《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掊杷也,杷,收麦器,凡掊地如杷麦然。”收割麦子时,镰刀最好要贴地收割,这样后续的耕作才更轻松,所以“刮”后来就引申出“用刀子等紧贴物体表面移动,消去物体表面上的东西”的含义,如“刮骨疗毒”;后也引申出“擦拭”的意思,如“刮目相看”等。

    对于中国古人是否要完全刮掉胡须,沈从文先生在《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一文中指出:关于古人的胡子问题,一、古代男子并不一定需要留胡子;二、胡子在某一历史时期,由于社会风气或美学观影响,的确逐渐被重视起来;三、美须髯在某些时候和英武有关,是可以肯定的,可并不一定算美男子,在较长时期且恰恰相反,某些人胡子多身份地位反而比较低下;四、晋唐以来,胡子样式有了新的变化,不过中年人或老年人,即或是名宦大官,也不一定留它,这风气一直延续到晚清。换言之,刮与不刮胡子,其实在古代中国并不那么绝对,随着时间的推移,男人还是更倾向于刮胡须的。
, http://www.100md.com
    有趣的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为人修面剃须的场景:河边凉棚下,有两个男子相依而坐,剃面师一手拿着剃刀,一手轻扶着顾客的下巴,正在剃须。那剃刀颜色较暗,大概有拇指长短,应该是金属所制。这可能意味着,那时的人们或已经日常性使用剃须刀来净面,毕竟满脸胡子不卫生。

    出于多种原因,鲜有明代及以前剃须刀出土,博物馆中的剃须刀文物大多为清代至民国之间,如杭州刀剪剑博物馆、北京美妆博物馆收藏的剃须刀就是这个时间段的,其中有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进口的铁制手把剃须刀,也有国产木把剃须刀。

    从时间上看,世界上第一款现代剃须刀诞生于美国。1902年,金·坎普·吉列批量生產了自己研制的新型剃须刀,这种剃须刀使用简便,价格低廉,还不容易刮伤皮肤,因此很受人们欢迎。伴随着美国实力的崛起,这款吉列剃须刀在短时间内便风靡全世界。, http://www.100md.com(刘小方)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