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22
编号:13790693
光刻机 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5日 《百科知识》 202022
     可以这样说,作为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光刻机所加工的各类“芯片”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接触、投影、直写“三干将”



    当然,面对市场复杂多样的需求,光刻机自然不可能一招“包打天下”。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目前的主流光刻机可以分为接近接触式、投影式以及直写式光刻机三类。每种光刻机的工作原理各有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适用于不同的加工场景(图6)。

    接近接触式光刻机

    在工作过程中,接近接触式光刻机具有微纳图形结构的模具(掩模版)与待加工结构表面相互接触,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将掩模版上的图形转移到待加工图形表面。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的“手影”游戏(图7):利用已有的图形,阻挡光线的传播,从而形成明暗相间的图形分布,结合待加工表面感光胶的感光特性,记录下我们所需要的图形。
, 百拇医药
    图6光刻主要类型

    图7“手影”示意图

    该种方法的特点是设备结构相对简单、加工效率高、成本低,具有易实现大芯片面积曝光、使用方便、焦深长、工艺适应性强等优点;不过,也存在分辨力低、曝光图形质量差、工艺一致性差等缺点,仅能实现图形1:1的复制,无法进一步缩小复制图形,它能够加工出的最细线条仅在微米量级。

    尽管接近接触式光刻机存在不足,但作为目前器件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复制型光刻方法,在光刻分辨力相对要求低、芯片面积大、厚胶和非标基片等场景,集成电路(IC)和平板显示以外的各种器件基本以该种光刻方法为主。

    接近接触式光刻包括手动式、半自动式和全自动式三种。手动式是指上下片、对准、曝光全部以手动操作为主;半自动式是指除上下片外,对准和曝光全部采用自动操作模式;全自动式则是指预对准、上下片、对准和曝光全部采用自动操作。
, 百拇医药
    投影式光刻机

    投影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照相机(图8),在工作过程中,将掩模版(外部影像)通过投影物镜(透镜)成像到基片(感光介质表面)。

    由于投影式光刻机采用了投影式的工作方式,掩模与基片不再相互接触,极大地避免了对掩模或基片的损伤;而且,利用投影镜头改变其缩小倍率,可以加工出比掩模版图形更为细小的结构。除此以外,投影式光刻机具有扫描式成像的曝光能力,工作效率极高。由于卓越的性能优势,投影式光刻机自问世以来一直都是光刻机领域的主流光刻设备。目前,GPU、FPGA、LED等高端芯片均采用投影式光刻机进行加工。

    尽管工作原理类似,但投影式光刻机的复杂程度远超照相机,其内部包含了数十个关键分系统(图9)。在工作过程中,各个分系统密切配合,保证光刻机在高速工作状态下,依然能够实现高分辨力(13纳米线宽)以及高质量图形加工能力。
, http://www.100md.com
    如今,最先进的投影式光刻机单台售价近10亿元,价格之高,令人咂舌。高昂的价格反映了该设备的价值和技术含量。也因此,投影式光刻机被认为是半导体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研制难度极大,是人类最高科技水平的体现。目前,全球仅有阿斯麦尔(ASML)、尼康(Nikon)、佳能(Canon)等少数企业具备量产高端投影式光刻机的能力。

    图8投影式光刻机与照相机对比

    图9投影式光刻机的结构示意图

    直写式光刻机

    从前面两种光刻机的介绍可以看出,这两种光刻机均采用“复制”工作模式,即都是将掩模上的图案“复制”到待加工表面,但掩模上的图案又是从哪里来的?这就需要用到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直写式光刻机。
, http://www.100md.com
    直写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写字(图10)。在工作过程中,设备通过多种手段,将光束(或者是电子束、离子束)聚焦成类似于我们笔尖的小小一点;然后,带动笔尖或者基片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完成任何我们想要的图形的加工。

    直写式光刻机可以完成任意图形的加工,且加工精度极高,加工的最细线条可以达到纳米量级。不过,在图形的加工过程中,直写式光刻机是以点的方式进行加工的,工作效率极低且难以实现大面积直写,不适合大批量结构的制备,所以,目前主要作为掩模版的加工手段。

    了解了光刻机的基本知识,或许有人会问:是不是有了光刻机,就能够制造芯片了?

    还不行。

    因为通过之前的介绍,我们很容易发现,从一个普通的基片到我们最后使用的芯片,中间要经过数百道工艺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将影响最终的芯片质量。光刻仅仅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就像我们作画一样:画图虽然很关键,但一幅好的作品也需要好的纸张、颜料、剪裁、装裱等材料和工序的配合。

    

更细 更大 更三维



    一直以来,光刻机都在追求更高的信息容量,高分辨力、大面积、三维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高分辨力方面,我们通过不断缩小所采用的光源的波長、增强投影物镜的最小线条成像能力等方式,以期达到不断缩小能够加工的最小线宽的目的;然而,这意味着,光刻机的制造难度以及制造成本将急剧增加,并且已逐步逼近其物理极限。, 百拇医药(唐燕 胡松 何渝)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