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23
编号:13789078
“魔都”里的徐家汇与光启公园(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1日 《百科知识》 202023
     16世纪末,中国传统科学已由鼎盛转向衰落,亟需从外界汲取营养,以获取新的活力。此时,西方科学也随着早期欧洲文艺复兴和大航海以后的扩张东渡中国,形成了中西两种科学传统的第一次碰撞和交流。徐光启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就是“思窥其象数之学,以救汉宋以来空言论学之失”,希冀以西方的数学思维弥补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徐光启的逝世,犹如一颗璀璨的科学之星陨落大地,后世名人对其评价甚高。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明徐光启、李之藻等广译算学、天文、水利诸书,为欧籍入中国之始,认为徐光启是中国“放眼看世界的先驱”,称赞其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近代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纪念明末先哲徐文定公》一文中指出,徐光启的时代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末年,近世科学渐见萌芽。在欧洲和徐光启同时代的科学家有英国的培根、意大利的伽利略、德国的开普勒等。尽管东西方远隔万里,但是徐光启能将欧洲近20年间所发明的望远镜等器物介绍到中国,足见他始终与欧洲学术界声息相通,得风气之先。由此,徐光启也成为中国最早提倡使用望远镜的科学家。
, 百拇医药
    1933年,正值徐光启逝世300周年纪念日之际,上海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拨款修葺徐光启墓园,并通过举办座谈会、发表纪念文集等形式,缅怀这一伟大的科学家。

    

闹市里的历史遗迹



    在徐家汇的闹市区内,坐落着光启公园。它与其他城市公园不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是一座具有纪念性质的公园。光启公园由徐光启墓改造而成,最早可追溯至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这一年,徐光启归葬故里,谕祭赐葬。1949年以后,徐光启墓园改称为“南丹公园”。1983年,因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而易名为“光启公园”。

    ▲ 徐光启像

    园内主体建筑是徐光启墓园和徐光启纪念馆,园北为徐光启墓地,园西为徐光启纪念馆,园东南部为休闲活动区域,除种有大量绿植之外,还点缀有若干与徐光启有关的碑廊、雕塑等。
, 百拇医药
    走入公园正门,“光启公园”的标识便映入眼帘,一侧还立有刻着“徐光启墓”四个大字的石碑坊。入口处摆放的一块石头上面镌刻着徐光启像。一旁还立有石柱,上面端坐着威武的石狮,柱身盘刻着仙鹤祥云,气度非凡,给这座公园增添了庄重的气息。再往里走便是泮池,一派小桥流水的景象。园内筑有一座灰石拱桥,四周繁花锦簇,桥下碧绿池水,十分雅致。拾阶而上,穿过拱桥,便是徐光启墓园。

    ▲ 公园内的牌坊

    ▲ 公园内的小桥
, http://www.100md.com
    ▲ 徐光启墓

    在墓园神道入口处立有石牌坊,为四柱三间冲天式。石牌坊正中額题“文武元勋”,右题“熙朝元辅”,左题“王佐儒宗”,正中额下题“明故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赠少保加赠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文定公墓阙”。牌坊柱上镌刻有对联,上联为“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下联为“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这副对联可以说是对徐光启一生成就的高度概括。石牌坊底部为雕兽抱鼓石,四根立柱的柱顶雕刻有花瓣托球造型;柱头采用浅浮雕,雕有云鹤;明间上坊中央采用高浮雕,雕有坐龙,两侧为行龙;明间中坊为高浮雕双龙戏珠;明间下坊中央采用圆雕,雕有宝珠,两侧分别是高浮雕,雕有麒麟与中国结图案;两侧尽间上坊,浮雕有双鹤祥云图案;两侧尽间下坊,则为双鹤祥云加海水图案。

    徐光启墓前设有一座大理石十字架,正面镌刻有题文。徐光启墓为典型的明代葬制,他生前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作为一品重臣,根据《大明会典》规定:“一品茔地周围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围墙高九尺。一品石碑、螭首高三尺。碑身高八尺五寸、阔三尺四寸。龟趺高三尺六寸。石人二,石马二,石羊二,石虎二,石望柱二。”徐光启墓也依照品秩,设置有石像生,前有神道,从墓冢近处向远处排列依次为: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石望柱各二尊。墓的最外围立有一对石华表,又称望柱,其基座为须弥座形式。柱头雕刻有明朝一品官员的标志仙鹤及祥云图案,上面各有一头神兽,名曰朝天犼。石华表后面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单孔石桥,每侧各有两个螭首。
, http://www.100md.com
    徐光启墓并非单穴墓,而是典型的家族墓葬。其墓葬群共有10个墓穴,大多为合葬墓,并按照隔代葬的形式入葬。墓冢立面为笔架形,平面为椭圆形,高2.2米,周围用花岗岩镶砌,后有托山,占地300平方米。墓道两旁植有龙柏及常青树,墓东侧建有近3米高的徐氏手迹碑廊,正面刻有徐光启著《刻几何原本序》等5篇手迹,背面刻有清初学者查继佐所撰《徐光启传》及著名国画家程十发临摹的徐氏肖像。

    徐光启既为一品文臣,又是天主教徒,所以其墓前立有一座十字架。这座十字架高约 5米,上横刻着“十字圣架,百世瞻依”八个字。事实上,这个十字架已非原物。徐光启入葬时,十字架上的墓志铭乃潘国光神父撰写,这座十字架在清代就已难觅踪迹。鉴于此,江南天主教会在徐光启入教受洗300周年之际,重立新碑。2000年10月,工作人员在光启公园机缘巧合地发现了这块拉丁文石碑残件。经专家学者辨认,确为1903年立的重修石碑残件。石碑已然淡出公众视线100多年,如今失而复得,冥冥之中似有天意。2003年,徐汇区政府重修徐光启墓时,就将这块带有传奇色彩的石碑,安放在光启公园内,供游人观瞻。
, 百拇医药
    在墓的四周还设置有四幅主题雕像,以彰显徐光启一生为探索科学奥秘所做出的贡献。“督造大炮”雕像展现的是徐光启守卫京城之时督造红夷大炮的场景故事,只见徐光启一身官服站在大炮边,神采飞扬,眺望远方,整个造型刚毅十足;“桑园试种”雕像展现的是徐光启在上海桑园成功试种甘薯的场景故事,田野间,孩童牧地种植,老农手捧农作物,徐光启端看沉思,整个造型呈现出徐光启农学家的身份以及他在农业界的成就;“徐利谈道”雕像展现的是徐光启与利玛窦在翻译数学名著《几何原本》时的场景故事,两人侃侃而谈,形象生动有趣;“夜观星象”雕像展现的是晚年徐光启研究天文现象时的场景故事,徐光启聚精会神,手里握着望远镜,仰头观望星空。四幅主题雕塑,栩栩如生地重现了徐光启当年的生活场景。

    走入光启公园,全园曲径回绕,树木葱郁,鱼戏荷池,环境肃穆。沿着曲折蜿蜒的小道闲步,便能看到一座六角平顶的凉亭,亭顶交错重叠,高低不一。亭子四周设有多边漏窗,美景映于其中,美不胜收。亭下是荷花池,池中遍植绿荷,池中还有3条瓷制大鲤鱼戏水吐珠。沿池还设有水榭、曲折木椅供游人休憩观景。公园环境惬意舒适,是上海为数不多值得品鉴赏读的历史文化纪念性公园。, http://www.100md.com(董强)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