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置管术在婴幼儿间接采血法的应用
第1页 |
参见附件(229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置管术在婴幼儿间接采血法与四肢浅静脉直接采血法,方法 将160例采血化验并同时进行静脉输液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置管术套管间接采血法,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直接穿刺采血法,观察两组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血标本的质量(溶血、凝血)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首次穿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血标本溶血、凝血和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静脉置管术套管间接采血方法又能进行静脉输液,既能减轻病儿痛苦,又能确保血标本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静脉置管术;婴幼儿;采血标本
静脉置管术是婴幼儿采血的一项技术性较高的护理操作之一,为了观察该项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对静脉置管术套管间接采血标本与四肢浅静脉穿刺直接采血标本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在我科住院患儿160例,其中男82例,女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80例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个月至5岁,采血标本量5~8 ml。对照组80例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4个月至4岁,采血标本量6~9 ml。两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方面及所需采血标本量等项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观察组备齐常规静脉用物包括24 G静脉留置套管针(BD公司生产)、肝素帽、无菌3 M敷贴,行外周静脉中心置管术(PICCS),穿刺成功后拔出套管针芯,将试管倾斜置于套管针栓末端,助手固定患儿,让血液缓慢滴入试管中,采集所需的血标本量后,左手拇指轻轻按压套管针头部位皮肤,以阻止血液往外流,然后右手食指及拇指将肝素帽迅速与套管针栓接上,常规封管用3M敷料及专用胶布固定,接上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选好四肢浅静脉,进行常规消毒、扎上止血带,用7号头皮针接10 ml注射器直接穿刺抽血标本采集所需的血标本后,以棉签压迫穿刺部位,立即拔出针头,将血标本注入试管中。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穿刺成功率、血标本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皮肤紫癜以直径>3 mm进行统计。
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1.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穿刺成功78例,成功率97.5%,对照组穿刺成功76例,成功率95.0%。两组比较χ2=0.693,P>0.05,差异无显著性。
2.两组血标本质量及局部穿刺处紫癜发生情况比较 经实验室证实,观察组血标本无溶血病例,发生凝血5例,对照组溶血10例,凝血13例,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紫癜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标本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略)
讨论
静脉采血和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操作技术。当患者短期内需反复输液或采血时,静脉置管术是最佳的方法。外周静脉中心置管术(PICCS)上世纪90年代首先在英国使用,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它较其他外周或中心导管具有并发症少、避免重复穿刺等优点[1]。PICCS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操作之一,应由具有较熟练操作技能和较强专业知识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操作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操作的必要性,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配合。PICCS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仅需一次置管,不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血管通道,而且减少了多次穿刺造成的创伤,保留病人更多的外周血管[2]。它与中央静脉通路装置(CVADS)相比,其风险更小,避免了一些潜在并发症如气胸、心血管穿孔等发生,同时药液经血管正常进入体内,也减少了静脉隐匿性创伤的发生,降低了潜在的血栓形成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虽然PICCS的技术要求较高,但对环境无严格要求,在普通病房、门诊均可进行,且无需麻醉,创伤极小。本组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血标本溶血率及凝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紫癜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笔者认为在婴幼儿开展PICCS间接采血方法切实可行,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但置管过程中应做好如下护理:①应使用半透明的隔膜敷料,这样可以更好地固定导管,防止导管移动,同时方便观察穿刺口有无出血;②敷料应在术后24 h更换;③如局部出现疼痛、红肿、静脉硬化等静脉炎的早期表现,应及时处理,必要时更换置管位置。
参考文献
[1]王金明.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方法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17:314-316.
[2]韩玉芳.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化疗的临床应用和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4,3:116-117.
(编辑:潘明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广西百色 533000)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