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吗丁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一例
第1页 |
参见附件(117KB,1页)。
【关键词】 锥体外系反应;吗丁啉;用药过量
1.病例介绍
患儿女,14岁,因“四肢强直,双手抽搐20分钟”入院。20分钟前患儿午睡醒后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四肢强直,活动不灵,双手抽搐,家人发现后急送我院,抬入诊室。患儿既往身体健康,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感染、出血等病史,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否认外伤、手术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查体:T 36.6℃,神志清,语言清楚,精神略紧张。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不能上视,其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增强,双手抽搐;四肢浅感觉正常;双下肢病理征(-);颈略强,克氏征(-),布氏征(-)。急查血常规、电解质、血糖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脑CT、EEG均正常。患儿表现属锥体外系症状,仔细追问病史,得知两天前患儿因腹胀于所在学校卫生室诊治,医生给予吗丁啉口服,服用剂量:20 mg,3次/日,入院之前曾有过类似发作1次,约持续2~3分钟,自行缓解,未引起重视。患儿入院后,未予药物处理,约半小时后,前述症状完全消失。嘱患儿停止服用吗丁啉,门诊随访2个月未复发。
2.讨论
吗丁啉,即多潘立酮,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它与胃复安在临床上均广泛用于止吐和改善胃肠动力。小儿及老年人大量、长期应用胃复安时容易出现锥体外系症状,而吗丁啉通常被认为由于其不易通过血脑屏障[1],锥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极低,故未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吗丁啉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的报道国内尚不多见。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常见为扭转痉挛,也可表现为其他形式的肌张力异常和不自主运动, 如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等[2]。其病理生理机制是因为它阻断了中枢多巴胺受体使胆碱能受体相对亢进所致[3]。本症轻型无须特殊处理,停药即可;重型可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如:口服安坦1~2 mg,3次/日。吗丁啉成人用量一般为10 mg,3~4次/日,小儿用量0.3 mg/(kg·次),3次/日,本患儿用量较大,超过了安全用药范围,出现了两次锥体外系症状。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性后确定为服用吗丁啉过量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本病例提示:临床医生遇到突发性锥体外系表现的患者时应注意询问服药史。另外,吗丁啉虽然属于副作用较少的常用药,但由于患者体质差异,或用药超量,仍可能会出现意外的结果,应当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金有豫.药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4.
[2]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4.
[3]周自永,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M].第3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359.
(编辑:潘明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456医院儿科,山东济南 250031)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7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