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并声音嘶哑二例
第1页 |
参见附件(121KB,1页)。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声音嘶哑
病例介绍
患儿1,男,3个月。因声音嘶哑1月余于2002年2月入院。孕1产1,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哭声大,吸吮力好。1月后哭声渐小,声音嘶哑,进行性加重。无咳嗽及气促。父母体健。否认母孕期疾病史及用药史。查体:T 36.8℃,P 120次/分,R 36次/分,体重5 kg,营养中等,刺激哭闹时无声音,无紫绀。胸廓对称,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0.5 cm处,弥散,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V/VI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向心前区传导,P2亢进。无杵状指、趾。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粗。心电图未做。超声心动图示: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膜部);②彩色血流图:左向右分流。
患儿2,男,50天。因声音嘶哑20天入院。入院前20天出现声音嘶哑,逐渐加重,有鼻塞及气促,吃奶减少。在当地卫生院按“上感”治疗无效。孕1产1,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哭声大,吸吮力正常。父母体健。母孕期24周患贫血,给予抗贫血治疗。查体:T 37℃,P 136次/分,R 40次/分,体重4 kg。营养中等,刺激哭闹时声音嘶哑,无紫绀。胸廓对称,无畸形,三凹征阳性。可触及震颤,心尖搏动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1 cm,弥散。心界向左稍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IV/VI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并传导到整个心前区及背部,P2亢进。无杵状指、趾。X线胸片:肺纹理增粗。心电图正常。超声心动图示: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肌部);②左室收缩功能正常;③彩色血流图示:左向右分流。
讨论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单一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30%[1]。室间隔缺损可发生于室间隔膜部,也可位于肌部。室间隔缺损时,每当心室收缩期,血液通过缺损产生左向右分流。分流的多少和分流方向取决于缺损口径的大小和左、右心室之间的压力阶差。而后者取决于右心室的顺应性和肺循环阻力情况[2]。婴幼儿出生头几周内,由于肺小动脉仍保持某种程度的胚胎期状态,肺血管阻力仍较多,因此左向右分流量较少,此后分流量逐步增多。血流量增多,肺总阻力可作相应调节,因而肺动脉压力增高不明显。继之,肺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等反应性改变,肺血管阻力随之增加,产生动力型肺动脉高压[4]。日久肺小动脉管壁中层肌肉肥厚,内膜增厚,管壁纤维化和管腔变细等器质性改变,使肺动脉阻力日益增高。产生严重的肺动脉高压[1]。因扩大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1]。该2例患儿均于生后1个月左右出现声嘶且逐渐加重。根据典型体征、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等检查可以确诊。但在基层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遇到以声音嘶哑来就诊的患儿,一定耍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以免贻误病情。
参考文献
[1]李成荣.现代儿科疾病诊断与治疗[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66-468.
[2]杨思源.小儿心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5-138.
[3]徐志伟.小儿心脏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37-350.
[4]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41-1445.
(编辑:梁明佩)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妇幼保健院,陕西宝鸡 721001)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