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手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观察(1)
第1页 |
参见附件(2074KB,4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保留棘突韧带减压手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2008年6月~2010年1月间将符合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诊断标准且具有手术适应证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治疗。两组疗效评定采用美国脊柱外科学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ODI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优19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对照组30例,优18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DI分数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关键词】 中医药辨证论治;外科;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手术;腰椎管狭窄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521-04 中图分类号:R 681.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02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中老年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增加其发生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中老年的身心健康。临床上对于保守治疗无明显疗效者,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有效方法[1]。近年来文献报道采用外科干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的效果有较大差异[2]。如何提高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于2008年6月~2010年1月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08年6月~2010年1月在黔南州中医医院骨伤科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5.70±8.79)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4.24±4.08)年。主要临床症状:腰痛24例,腰痛及下肢放射痛25例,腰痛及下肢感觉异常25例,排尿困难3例,间歇性跛行27例。病变节段:单节段狭窄18例,二节段狭窄10 例,三个及以上节段狭窄2例;2例伴有L4Ⅰ度退行性滑脱,1例伴有退变性腰椎侧弯。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筋伤学》[4]中的标准进行分型:肾气亏虚证9例(其中偏于肾阳虚者5例,偏于肾阴虚者4例),风寒湿阻证11例(其中风湿重者4例,寒邪重者4例,湿邪重者2例,湿热重者1例),气滞血瘀证10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8~79岁,平均(57.93±9.75)岁;病程3个月~17年,平均(4.74±5.33)年。主要临床症状:腰痛22例,腰痛及下肢放射痛27例,腰痛及下肢感觉异常23例,排尿困难2例,间歇性跛行30例。病变节段:单节段狭窄20例,二节段狭窄6例,三个及以上节段狭窄4例;1例伴有L4Ⅰ度退行性滑脱,1例伴有退变性腰椎侧弯,均无病变节段明显不稳病例。中医辨证分型:肾气亏虚证8例(其中偏于肾阳虚者4例,偏于肾阴虚者4例),风寒湿阻证10例(其中风湿重者4例,寒邪重者3例,湿邪重者2例,湿热重者1例),气滞血瘀证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主要临床症状、病变节段及中医辨证分型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病例诊断标准[3] ①病史:有反复腰腿痛病史;②症状: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自觉症状;③体征:无明显阳性体征或小腿某神经支配区麻木,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腰后伸试验(+),拇趾背伸肌力减低;④辅助检查:MRI、CT检查有硬脊膜受压表现且与临床表现符合。
3.病例选择标准 ①经正规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者或病人要求彻底缓解症状者;②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状,自觉症状明显并持续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③中重度的神经压迫症状,无或伴有轻度腰背痛者;④影响功能的腿痛者;⑤明显的神经根痛和大部分或进行性神经功能缺失者;⑥出现马尾神经损害症状者;⑦CT检查有硬脊膜受压表现且与临床表现符合者。
4.病例排除标准 ①有明显手术禁忌证者;②有腰椎手术史者;③进行性的滑脱>Ⅰ°者和(或)侧凸 >20°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④有精神或智力障碍者;⑤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者;⑥研究过程中中断者或无法随访者不纳入。
5.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手术,其手术方法为: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后取俯卧位,髂嵴及胸廓垫枕,避免腹部受压。取腰椎后正中纵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深筋膜。自棘上韧带两侧切开,向两侧剥离附着在棘突上的骶棘肌,从狭窄下端开始,骨膜下剥离椎旁软组织,显露狭窄节段的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板、黄韧带及关节突关节,上下应超过狭窄面的一个节段。自棘突根部将棘突韧带复合结构切断,并左右拉动,以便于手术操作,切除黄韧带,去除双侧椎板及关节突关节内侧1/3~1/2部分,切除关节突时采用斜形潜式减压,对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彻底减压,合并椎间盘突出者,摘除髓核,减压完成后,冲洗伤口,仔细止血后将减压去除的碎骨植于关节突间及周围上下,行后外侧植骨融合,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2)术后治疗:术后治疗组在常规应用西药预防感染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治疗。①肾气亏虚证:偏于肾阳虚者,补肾壮筋汤;②风寒湿阻证:祛风除湿,温经通络;风湿甚者独活寄生汤;③气滞血瘀证: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补阳还五汤。对照组术后常规应用西药预防感染等治疗。
6.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美国脊柱外科学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5](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从腰腿痛、生活自理、行走、举重物等10个方面评估患者的ODI分数。计算方法:改善率=(1-术后ODI分数/术前ODI分数)×100%。改善率大于75%为优,50%~75%为良,25%~49%为可,小于25%为差。
7.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74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