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矫治患者的心理学研究概况(1)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口腔正畸;心理学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610-02 中图分类号:R 78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53
错(牙合)畸形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导致的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颌面的畸形[1]。错(牙合)畸形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容貌外观,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因此,口腔科正畸医生不仅要使患者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颌面关系协调一致,口颌系统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还要了解正畸患者的心理特点,注重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近年来对正畸矫治患者的心理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该问题综述如下。
口腔正畸心理和矫治动机
, 百拇医药 由于患者口腔正畸知识的限制,正畸治疗前总存在很多疑惑和担忧。田炎章[3]对96例正畸患者就诊前的心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担心治疗效果的患者占78%,怕痛的患者占74%,怕拔牙的患者占56%,担心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的患者占78%,怕别人嘲笑的患者占35%,希望疗程尽可能短的患者占100%,担心复发的患者占100%。其还对成人和青少年正畸治疗前的心理特点作了比较,认为成人对矫正后复发的担心高于青少年(青少年担心复发比例为84%),青少年担忧安装固定矫形器对进食及口腔卫生的影响比例(92%)较成人高。
因此,治疗前针对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指导,对正畸治疗的依从性很有帮助。矫治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4]。相关研究表明,矫治是口腔正畸患者最主要的矫治动机,目的在于改善容貌和外观。Laskin[5]通过临床调查发现患者矫治动机有改善口腔功能、改善外观和社会原因等三个方面。改善口腔的功能在于提高其咀嚼功效、改善上下牙齿的咬(牙合)和防治颏下颌关节疾病。在改善外观上主要是改善牙外观、改善容貌。社会原因方面主要是改善患者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表现;改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改善患者的自我感觉。Riedmann等[6]在Laskin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其调查了59名患者对正畸治疗的看法,发现75%的患者是出于牙齿不美观而求治的。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黄晓峰[7]选择了北京地区正畸治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正畸治疗调查组患者以“牙齿不齐和面部形态改变”为治疗目的合计占97.63%。有正畸治疗史的患者在初次就诊和再次就诊中以“牙齿不齐和面部形态改变”为治疗目的合计分别达80.46%和83.58%。其对正畸治疗的社会性目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成人以“工作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的分别占32.24%和41.12%。可见,正畸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牙齿外观和面部形态,以利于正常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需要。
, http://www.100md.com
不同患者正畸治疗的期望
期望值是指一个人对某目标能够实现概率的估计[8]。性别、年龄和经济文化地位都会对患者的正畸治疗期望值产生影响。赵琳洁[9]随机抽取正畸治疗患者162例和患者家长38人,根据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分组,采用正畸期望值量表调查,经t检验结果分析,不同性别正畸患者总体期望值女性期望值高于男性;不同年龄正畸患者总体期望值成年人期望值高于未成年人;不同婚姻状况正畸患者总体期望值已婚者期望值高于未婚者。经方差分析,不同文化程度的正畸患者总体期望值也不同,经SNKq法进行两两比较,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治疗者期望值明显高于其它组,高中或中专、大专及本科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研究也表明,性别、年龄的不同,对社会交往、口腔功能、总体健康和自我形象的期望也有所不同,男女对上述4个方面的期望值由高到低排序为:“自我形象”、“口腔功能”、“总体健康”、“社会交往”。“社会交往”和“总体健康”有显著性差异,“社会交往”男性高于女性(P=0.012);“总体健康”女性高于男性(P=0. 002 ) ,而对于“口腔功能”、“自我形象”的期望值,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未成年人与父母总期望值采用各主成分平均得分比较,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t=1.146,P=0.254)。可见未成年人正畸的期望值受父母期望值的影响。
, 百拇医药
正畸医生和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之间的期望值有的时候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林珊等[9]统计了106例成年正畸患者和正畸医生对正畸患者牙齿美观,按不需要、轻度需要、需要和极度需要评分,结果表明医生和患者的评分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差异主要在“不需要”与“轻度需要”之间,以及“需要治疗”与“极度需要”之间。作者进一步分析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在评价给分时正畸医生是通过临床检查、模型分析得出结论,更偏重于功能因素及正畸治疗的困难程度,而患者在评价给分时主要考虑的是牙齿、容貌的美观及与错(牙合)畸形相关的功能性问题。
影响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患者依从性的高低关系到患者是否真正接受医生的治疗,关系到医生的治疗措施是否真正落到实处。正畸治疗中医生采取的各种治疗措施又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刘学[10]采用精神心理量表SCI90对成人正畸治疗6个月以上的51例患者和50例非正畸治疗患者的心理精神疾患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畸实验组在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因子、偏执和抑郁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本肯定了正畸治疗同样会对患者心理产生影响的结论。同时矫治措施对患者心理和依从性的影响也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有关系。郑衍亮[11]研究表明在各项日常行为中,正畸治疗对患者的进食、口腔清洁与社会交往影响较大,且对进食与口腔清洁的影响在矫治初期更为明显。成年患者较青少年患者更容易感受正畸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成人患者的耐受性低于青少年。其次,成人患者的牙齿移动和组织改建较青少年患者缓慢,故疗程也较长。此外,成人患者社会活动较多,正畸治疗对其日常行为带来的不便也更明显。李燕[12]选择78 例年龄18~53岁的已结束正畸治疗或接近完成治疗的患者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对戴用矫正器影响生活和社交的看法也有差别(P<0.05),男性认为其对生活的影响高于女性。作者进一步分析认为这与不同性别担当社会角色不同有关,男性参与社会活动多于女性。
, 百拇医药
正畸治疗效果满意度的评价
对正畸治疗效果的评价,有学者认为不同个性的人接受相同强度的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也会不同[13]。一些研究观点也认为,正畸治疗的满意度与患者的个性明显相关,指出治疗前了解患者个性,有助于预测治疗效果。Mckiernan[14]最早根据成人正畸患者的行为特点评价,认为能正确面对错(牙合) 畸形的现实,能积极配合医生的理智型,其矫治效果良好;对牙(牙合) 外观和功能恢复要求过高的精确型,其矫治效果一般;癔病型存在牙科恐惧症,情绪不稳定,其矫治效果不佳;冷漠型对治疗和结果漠不关心,其矫治效果最差。张怡[15]选择在医院就诊的成人正畸患者42例,采用调查表问卷的方式对人格特征和治疗后满意度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正畸患者的16PFA(乐群性),16PFC因素(稳定性)、16PFXz(内向与外向)次级因素与其术后满意度呈正相关(P<0.05);正畸患者的16PFL因素(怀疑性)16PFX1(适应与焦虑)次级因素与其术后满意度呈负相关(P<0.05 )。, 百拇医药(黄桂平)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610-02 中图分类号:R 78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53
错(牙合)畸形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导致的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颌面的畸形[1]。错(牙合)畸形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容貌外观,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因此,口腔科正畸医生不仅要使患者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颌面关系协调一致,口颌系统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还要了解正畸患者的心理特点,注重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近年来对正畸矫治患者的心理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该问题综述如下。
口腔正畸心理和矫治动机
, 百拇医药 由于患者口腔正畸知识的限制,正畸治疗前总存在很多疑惑和担忧。田炎章[3]对96例正畸患者就诊前的心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担心治疗效果的患者占78%,怕痛的患者占74%,怕拔牙的患者占56%,担心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的患者占78%,怕别人嘲笑的患者占35%,希望疗程尽可能短的患者占100%,担心复发的患者占100%。其还对成人和青少年正畸治疗前的心理特点作了比较,认为成人对矫正后复发的担心高于青少年(青少年担心复发比例为84%),青少年担忧安装固定矫形器对进食及口腔卫生的影响比例(92%)较成人高。
因此,治疗前针对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指导,对正畸治疗的依从性很有帮助。矫治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4]。相关研究表明,矫治是口腔正畸患者最主要的矫治动机,目的在于改善容貌和外观。Laskin[5]通过临床调查发现患者矫治动机有改善口腔功能、改善外观和社会原因等三个方面。改善口腔的功能在于提高其咀嚼功效、改善上下牙齿的咬(牙合)和防治颏下颌关节疾病。在改善外观上主要是改善牙外观、改善容貌。社会原因方面主要是改善患者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表现;改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改善患者的自我感觉。Riedmann等[6]在Laskin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其调查了59名患者对正畸治疗的看法,发现75%的患者是出于牙齿不美观而求治的。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黄晓峰[7]选择了北京地区正畸治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正畸治疗调查组患者以“牙齿不齐和面部形态改变”为治疗目的合计占97.63%。有正畸治疗史的患者在初次就诊和再次就诊中以“牙齿不齐和面部形态改变”为治疗目的合计分别达80.46%和83.58%。其对正畸治疗的社会性目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成人以“工作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的分别占32.24%和41.12%。可见,正畸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牙齿外观和面部形态,以利于正常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需要。
, http://www.100md.com
不同患者正畸治疗的期望
期望值是指一个人对某目标能够实现概率的估计[8]。性别、年龄和经济文化地位都会对患者的正畸治疗期望值产生影响。赵琳洁[9]随机抽取正畸治疗患者162例和患者家长38人,根据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分组,采用正畸期望值量表调查,经t检验结果分析,不同性别正畸患者总体期望值女性期望值高于男性;不同年龄正畸患者总体期望值成年人期望值高于未成年人;不同婚姻状况正畸患者总体期望值已婚者期望值高于未婚者。经方差分析,不同文化程度的正畸患者总体期望值也不同,经SNKq法进行两两比较,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治疗者期望值明显高于其它组,高中或中专、大专及本科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研究也表明,性别、年龄的不同,对社会交往、口腔功能、总体健康和自我形象的期望也有所不同,男女对上述4个方面的期望值由高到低排序为:“自我形象”、“口腔功能”、“总体健康”、“社会交往”。“社会交往”和“总体健康”有显著性差异,“社会交往”男性高于女性(P=0.012);“总体健康”女性高于男性(P=0. 002 ) ,而对于“口腔功能”、“自我形象”的期望值,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未成年人与父母总期望值采用各主成分平均得分比较,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t=1.146,P=0.254)。可见未成年人正畸的期望值受父母期望值的影响。
, 百拇医药
正畸医生和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之间的期望值有的时候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林珊等[9]统计了106例成年正畸患者和正畸医生对正畸患者牙齿美观,按不需要、轻度需要、需要和极度需要评分,结果表明医生和患者的评分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差异主要在“不需要”与“轻度需要”之间,以及“需要治疗”与“极度需要”之间。作者进一步分析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在评价给分时正畸医生是通过临床检查、模型分析得出结论,更偏重于功能因素及正畸治疗的困难程度,而患者在评价给分时主要考虑的是牙齿、容貌的美观及与错(牙合)畸形相关的功能性问题。
影响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患者依从性的高低关系到患者是否真正接受医生的治疗,关系到医生的治疗措施是否真正落到实处。正畸治疗中医生采取的各种治疗措施又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刘学[10]采用精神心理量表SCI90对成人正畸治疗6个月以上的51例患者和50例非正畸治疗患者的心理精神疾患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畸实验组在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因子、偏执和抑郁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本肯定了正畸治疗同样会对患者心理产生影响的结论。同时矫治措施对患者心理和依从性的影响也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有关系。郑衍亮[11]研究表明在各项日常行为中,正畸治疗对患者的进食、口腔清洁与社会交往影响较大,且对进食与口腔清洁的影响在矫治初期更为明显。成年患者较青少年患者更容易感受正畸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成人患者的耐受性低于青少年。其次,成人患者的牙齿移动和组织改建较青少年患者缓慢,故疗程也较长。此外,成人患者社会活动较多,正畸治疗对其日常行为带来的不便也更明显。李燕[12]选择78 例年龄18~53岁的已结束正畸治疗或接近完成治疗的患者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对戴用矫正器影响生活和社交的看法也有差别(P<0.05),男性认为其对生活的影响高于女性。作者进一步分析认为这与不同性别担当社会角色不同有关,男性参与社会活动多于女性。
, 百拇医药
正畸治疗效果满意度的评价
对正畸治疗效果的评价,有学者认为不同个性的人接受相同强度的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也会不同[13]。一些研究观点也认为,正畸治疗的满意度与患者的个性明显相关,指出治疗前了解患者个性,有助于预测治疗效果。Mckiernan[14]最早根据成人正畸患者的行为特点评价,认为能正确面对错(牙合) 畸形的现实,能积极配合医生的理智型,其矫治效果良好;对牙(牙合) 外观和功能恢复要求过高的精确型,其矫治效果一般;癔病型存在牙科恐惧症,情绪不稳定,其矫治效果不佳;冷漠型对治疗和结果漠不关心,其矫治效果最差。张怡[15]选择在医院就诊的成人正畸患者42例,采用调查表问卷的方式对人格特征和治疗后满意度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正畸患者的16PFA(乐群性),16PFC因素(稳定性)、16PFXz(内向与外向)次级因素与其术后满意度呈正相关(P<0.05);正畸患者的16PFL因素(怀疑性)16PFX1(适应与焦虑)次级因素与其术后满意度呈负相关(P<0.05 )。, 百拇医药(黄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