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10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01909
应用小儿头皮针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李爱文 唐柳平 李敏
第1页

    参见附件(137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的可行性。方法 将需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骨髓穿刺术,对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取材满意率、操作时间、患儿疼痛时间、家人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人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取材满意率对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操作时间、患儿疼痛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操作快、易掌握、一次性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头皮针;胸骨;骨髓穿刺;小儿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6-0682-02 中图分类号:R 473.7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6.013

    骨髓检查在儿科疾病、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的骨髓穿刺针为12~16号骨穿针,创口及疼痛相对较大,易出血形成血肿和发生感染,患儿及家人均有极大的恐惧感,特别是需多次行骨髓检查的患儿。为提高小儿骨髓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我科从2008年8月开始对需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的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7号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以探讨采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08年8月到2010年6月在我科门诊及住院收治需作骨髓检查的患儿68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12天~14岁;所患疾病:白血病1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8例,过敏性紫癜6例,急慢性溶血性贫血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缺铁性贫血3例,嗜血细胞综合征2例,铁幼粒细胞性贫血2例,营养不良性贫血7例,不明原因发热12例。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比较无明显差异。

    2.方法 观察组采用7号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骨髓穿刺,对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取材满意率、操作时间、患儿疼痛时间(不能表达患儿记哭闹时间)、家人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①小儿头皮针胸骨穿刺术:患儿取仰卧位,两臂放于身旁,暴露胸骨,术者位于患儿右侧,选胸骨角上0.5~1 cm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洞巾,用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7号小儿头皮针针柄,针尖斜面向下,与骨面成30~45度角刺入0.2~0.5 cm,以阻力消失为止,针体固定,然后连接5 ml或10 ml注射器抽吸,抽吸所需的骨髓量后用左手夹住头皮针针柄处塑料管,拔出针头,同时握注射器的右手不再抽吸,轻推针芯,左手放开,将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即可涂片、送检。

    ②传统的骨髓穿刺术:患儿取左侧卧位,取髂后上棘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取5 ml注射器抽吸利多卡因进行皮下骨膜麻醉,取SY12号骨穿针从右侧髂后上棘旋转进针1.5 cm,有突破感,骨穿针固定。抽取所需骨髓涂片、送检。

    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取材满意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操作时间、疼痛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家人满意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穿刺一次成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操作时间和疼痛时间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短;家人满意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具体见表1。

    讨论

    骨髓穿刺是内儿科常用的诊疗操作之一,常用的穿刺部位是髂后或髂前上棘、胸骨、胫骨、脊突。胸骨在2个月患儿厚0.8 cm,10岁厚1.2 cm,骨髓液成份好、含量丰富,对诊断各种血液疾病均优于其他的骨髓液[1]。传统的BD骨髓穿刺针原是为成人设计的,此针粗笨、沉重,不易在胸骨上固定,不易掌控深度,易误穿入纵隔,偶有误穿心脏,故多不用于胸骨穿刺。既往我科常用的穿刺部位是胫骨上端(婴幼儿)和髂后或髂前上棘(学龄前及学龄儿童),采用BD骨髓穿刺针,小儿棘突小而圆滑,往往需反复几次才能刺入固定,且患儿胖瘦不一,穿刺的深浅不易掌握,影响操作的成功,针孔粗,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大,术后易有出血、感染的并发症。故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不能被家人和患儿接受,特别是需多次行骨髓穿刺检查的患儿,影响临床诊断、治疗。因此,寻求损伤小,痛苦少,简便快捷,患儿和家人能接受的穿刺方法是有必要的。

    用头皮静脉针行胸骨骨髓穿刺术已有文献报道[2,3]。我们的观察结果提示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人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操作时间及患儿疼痛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提示采用7号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较传统的骨髓穿刺有明显的优越性。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体会此技术有以下优点:①一次性小儿头皮针尖细锐,对组织损伤小,无需局部麻醉,部分患儿仅需适当镇静,减少了患儿及家人的痛苦及恐惧感,对需反复检查的患儿可以反复操作,易得到患儿及家人的配合,同时降低了医疗成本。②手持针柄进针,操作准确,能较好的控制进针的深度,保证穿刺过程的安全。③胸骨皮下脂肪少,出血少,压迫容易止血。④透明塑料管可了解抽取骨髓液的性状和掌握抽取量,即使抽取过多,也不会在塑料管中造成混血,依次注在玻片不同部位,仍可得到理想的骨髓液。⑤使用一次性头皮针及注射器,避免了交叉感染。⑥操作技术简单,易于掌握,快捷,熟练者完成全部操作仅需2~3分钟,与头皮静脉穿刺相差无几。

    观察组有3例未能一次性操作成功,均是针孔被骨屑堵塞。进针时针头斜面朝下可防止堵塞,即使堵塞更换另一个小儿头皮针即可。小儿骨质相对软,而头皮针较尖锐,故在操作过程中要警惕穿透胸骨。操作时进针角度与骨面成30~45度角,刺入0.2~0.5 cm,阻力消失、针体固定即停止进针,可减少穿透胸骨的可能。

    总之,采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优于传统方法,简便,易于掌握,损伤小,痛苦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7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