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5742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冯月儿 陈高燕 叶辉 刘益金 林美娜
第1页

    参见附件(144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8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00%,对照组复发率为1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腹痛及腰骶酸痛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治疗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盆腔炎;下腹痛;腰骶酸痛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5-0572-02 中图分类号:R 711.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11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具有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我们自拟活血化瘀舒肝利气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9月~2009年8月间在我院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诊断均依据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1],其中纳入标准为:①症状: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常在性交后、月经前后或排便时加重;②体征:白带增多,子宫活动受限、压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可触及片状增厚或包块。排除标准为:血液检测HCG阳性或弱阳性、子宫内膜抗体阳性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年龄37~55岁,平均(40.24±2.43)岁;平均病程(5.35±1.41)年;有下腹痛45例,腰骶酸痛25例。对照组50例,年龄38~54岁,平均(40.25±2.42)岁;平均病程(5.49±1.44)年;有下腹痛44例,腰骶酸痛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青霉素800万U及甲硝唑250 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应用7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内服活血化瘀舒肝利气汤,方剂组成如下:黄芪25 g,党参15 g,茯苓20 g,桃仁10 g,生水蛭5 g,三棱10 g,丹参20 g,白花蛇舌草25 g,白术15 g,薏苡仁30 g,虎杖15 g,甘草10 g,蟾酥1.5 g (打粉冲服);气虚者加人参10 g,寒湿凝滞者加乌药10 g,小茴香10 g,肉桂10 g;湿毒盛者加二妙散、蒲公英各20 g,两面针10 g;肝经湿热加夏枯草10 g,土茯苓15 g;肝肾两亏加旱莲草15 g,肉苁蓉10 g,穿山甲10 g;瘀热重者加赤芍12 g,丹皮20 g,连翘20 g,鱼腥草30 g;附件有包块者加猫爪草10 g,冬瓜仁20 g;腰痛明显者加川断、狗脊各15 g;每日1剂,水煎内服,经期停服,7天为一疗程。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3.疗效判定标准 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标准[2]。痊愈: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均恢复正常,B超检查提示子宫附件正常、盆腔无包块及积液;有效:症状消失或好转,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B超检查提示子宫正常或肥大、盆腔包块及积液减少或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妇科检查局部病变如故,B超检查盆腔情况无改变。

    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45,P<0.05)。见表1。

    2.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下腹痛及腰骶酸痛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不良药物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有1例服药后出现轻度恶心,其他均无明显不良治疗副反应。

    4.随访情况 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4.00%),对照组复发8例 (1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P<0.05)。

    讨论

    盆腔炎在妇科较为常见,其发病率占成年女性的1%~2%。发病原因主要是由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受到细菌侵袭后所致,急性期若未能彻底治愈往往转为慢性。而慢性盆腔炎患者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形成周围组织粘连,病情较为顽固,常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健康,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目前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主要使用抗生素,但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及多重感染,而且静脉滴注不易使抗生素达到病变部位,无法有效消除盆腔的粘连和炎性包块,以致西医治疗效果欠佳。随着近代中医辨证理论的逐步发展,中医在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以及病因病机的认识皆有很大进展,目前在临床中受到普遍关注。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并与单纯西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下腹痛及腰骶酸痛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属于传统医学中的“带下”、“崩漏”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多因房事不节,不注意经期、产期调摄以及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导致湿热、湿毒之邪内侵,与气血互结,蕴结胞脉胞络;气滞血瘀,火毒湿热,郁滞下焦,气血渐耗,阴阳失调,迁延不愈[3]。根据中医辨证理论、有关文献及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的组方活血化瘀舒肝利气汤辨证施治,方剂中党参、白术、淮山药、薏苡仁具有健脾、益肾、祛痰湿的功效,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如党参、白术可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及免疫球蛋白,从而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方中白花蛇舌草可清热解毒,蒲公英、柴胡能杀灭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桃仁、三棱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散结止痛的作用,桃仁还有抗纤维化作用,三棱则可降低血浆黏稠度,茯苓健脾化湿,虎杖可行气散瘀,水蛭能破瘀,蟾酥能解毒活血散结,以上诸药合用能明显提高患者抗病能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