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温措施在预防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应用
第1页 |
参见附件(1367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腹部手术患儿体温变化并探讨其保温措施。方法 将60例经腹部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不采用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术中补液、冲洗液均加温至37℃,使用充气式保温毯等综合性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时段体温变化。结果 两组在手术开始前及术中、术后体温均较入室时明显下降(P<0.01),但对照组下降得更明显(P<0.01),且观察组术中体温相对恒定(P>0.05),而对照组仍持续下降(P<0.01)。结论 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体温会显著降低,采用相应的保温措施有利于保持体温正常水平,减少术中低体温状态对患儿的影响。
【关键词】 综合保温措施;手术患儿;低体温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5-0588-02 中图分类号:R 473.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20
体温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患儿在围手术期易发生低体温(体温<36℃),年龄越小,体温越容易下降。围手术期低体温还可导致很多并发症[1]。研究显示,低体温可对多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如使患儿术后苏醒延迟、降低机体免疫力、减弱凝血功能、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增加感染机会等,进而影响患者舒适度,延长住院时间[2]。因此,对体温的有效监测和及时采取综合性保温措施是预防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保证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儿60例,男35例,女 25例,年龄1个月~3 岁。无心、肺、肝、肾功能异常,无凝血功能障碍,术前体温正常。其中肠扭转复位术5例,肠套叠整复术28例,肠切除吻合术10例,肾切除术2例,巨结肠根治术15例,手术时间1.5~3 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麻醉、手术方式,术中冲洗量、输液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保温措施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前 30 min将手术室温度设定在 22~24℃,湿度40%~60%。温度探头置入鼻咽部,连接HP监护仪,持续监测鼻咽部温度,作为机体中心体温。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四肢覆盖毛毯,手术区域铺无菌巾,仅暴露手术部位,输入液体和冲洗液均为室温下液体。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保温措施:输液、消毒液及冲洗液均加温至37℃,下肢用充气式保温毯覆盖,温度38~40℃。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在手术开始前及术中、术后体温均较入室时明显下降(P<0.01),但对照组下降得更明显(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中体温相对恒定(P>0.05),而对照组仍持续下降(P<0.01)。术前、术中、手术结束温度变化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表明使用综合性保温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体温恒定。见表1。
讨论
低温环境、血液及液体的输注,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体腔开放、全身麻醉、手术时间延长、手术创伤大及出血量大、补液量大均是低体温发生的高危因素[3]。小儿术中低体温对机体有诸多不利影响,当体温下降至一定程度时,心率、心排血量及平均动脉压均下降,外周血管收缩,易掩盖机体血容量不足状况[4]。低体温还可导致呼吸抑制、缺氧,减少肾血流量,并影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使凝血机制紊乱,造成术中失血量增加和术后渗血增多;延缓肌松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而使患儿麻醉苏醒延缓,从而增加全麻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切口组织氧供减少,白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
本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患儿麻醉后同一时间点温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任何单一的保温措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5]。因此,对全麻腹部手术患儿采取全方位的保暖措施, 对于临床上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室护士应加强对患者术中体温的监测,及早发现体温过低,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利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Hasegawa K,Negishi C,Nakagawa F,et al.The efficacy of carbon-fiber resistive-heating in prevention of core hypothermia during major abdominal surgery[J].Masui,2003,52(6):636-64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6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