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联合雷替曲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16例疗效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473KB,2页)。
【关键词】 奥沙利铂;雷替曲塞;晚期结直肠癌;化学治疗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5-0614-02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34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全球恶性肿瘤第四位[1],国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3.1/10万~10.7/10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并有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仅上海在20年间发病率就增加了2~3倍[2],全球年累及人数超过100万,死亡数超过50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奥沙利铂联合雷替曲塞已成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方案。现将我科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16 例应用奥沙利铂联合雷替曲塞方案治疗的疗效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肿瘤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16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腺癌、未分化癌、印戒细胞癌,其中男11 例,女5例,年龄26~67岁(中位51岁)。治疗前行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彩超、CT等检查,排除有严重基础疾病及明显心、肺、肝、肾功能异常患者。16例患者卡氏评分均≥60分,无明显化疗禁忌;均有客观可测量病灶,1个月内未接受过化疗,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同意化疗。1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直肠癌6例,结肠癌10例;初治10例,复治6例;低、中、高分化腺癌分别为8例、3例、3 例, 未分化癌1例,印戒细胞癌1 例;6例未行手术治疗,10例为术后复发;伴有肝、肺、骨、淋巴结转移分别为6 例、3例、2例、10 例,腹腔及腹膜后、盆腔转移8例;既往化疗药物为氟尿嘧啶、顺铂、羟基喜树碱等。
2.治疗方法 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 h, 第1 天;雷替曲塞3 mg/m2,静注15分钟,第1天;3周重复。常规止吐、护肝解毒、保护胃肠黏膜、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对症处理, 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3.疗效及不良反应判断标准 按照WHO疗效判断标准[3],分为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50%;稳定(SD):肿瘤缩小<50%或增大<25%,且无新病灶出现;进展(PD):肿瘤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CR+PR合计为总有效。定期复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评价,分为0~Ⅳ度:0度(无反应),Ⅰ度(轻度反应),Ⅱ度(中度可耐受),Ⅲ度(中度不可耐受),Ⅳ度(有严重并发症)。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合计为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1.近期疗效 16 例患者均完成3个周期化疗,CR 1例,PR 5例,SD 7例,PD 3例,总有效率为37.5%(6/16)。其中初治10 例,CR 1例,PR 3例,总有效率为40.0%(4/10);复治6例,CR 0例,PR 2例,总有效率为33.3%(2/6)。
2.不良反应 本方案急性、亚急性不良反应主要为: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神经系统毒性主要表现为以末梢神经炎为特征的周围性感觉神经病变。见表1。
讨论
大肠癌是指大肠黏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发现时25%属于不能切除的晚期病例,根治术后也有50%的病例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化疗是晚期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证据表明:与最佳支持对症治疗相比化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4]。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卡铂之后的第三代铂类化合物,未出现顺铂的肾脏毒性,亦无卡铂的骨髓毒性,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抗瘤活性比顺铂明显增强,对大肠癌等多种肿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5]。雷替曲塞属于抗代谢类叶酸类似物,特异性地抑制胸腺嘧啶合成酶(Ts)发挥作用。它还能通过还原叶酸载体被细胞主动摄取,进入细胞后能快速完全地被叶酰聚谷氨酸合成酶转化成聚谷氨酸盐形式贮存于细胞中,发挥更强的Ts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并且能在细胞内潴留,长时间地发挥细胞毒作用。与5-Fu相比,雷替曲塞具有更强的抗人结肠癌肿瘤细胞的活性。奥沙利铂与雷替曲塞联合具有协同作用。国外多个多中心Ⅱ、Ⅲ期临床研究表明,奥沙利铂联合雷替曲塞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总有效率在16%~54%,中位生存期9~14.8个月,雷替曲塞对比5-Fu+CF方案,疗效相当,毒性可以预测并处理,用药方便,花费较少。国内王佳蕾等[6]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总有效率为29.1%,主要不良反应为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我们采用奥沙利铂联合雷替曲塞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总有效率为37.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50%,停药或护肝降酶处理后可恢复正常;其次是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3.8%;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7.5%;神经毒性表现为以末梢神经炎为特征的周围性感觉神经病变,如口腔周围及指(趾)端感觉障碍或迟钝,遇冷激发或加重,发生率为31.3%,均为轻度和中度可耐受的反应,对症处理或停药后能迅速恢复正常。因此我们认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可预测并处理,且用药方便,不用CF增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Weitz J,Koch M,Debus J,et al.Colorectal cancer[J].Lancet,2005,365(9454):153-165.
[2]周晓东,吕农华.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2006,11(3):149-15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7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