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12年第2期
编号:12222357
《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课教学改革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右江医学》 2012年第2期
     【关键词】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课;教学改革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2-0274-02中图分类号:R 472.2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2.061

    急危重症护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救护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医院乃至一个地区急诊医疗救护水平的重要标志。2007年国家卫生部下发了《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针对重症监护室护士,从基本理论到专业技术的培训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国内已有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将《急危重症护理学》或《急救护理学》列为主干课程或必修课程。由于《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与临床实际联系紧密,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课程,护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必须掌握多种急危重症救护技术,因此,实训课在本课程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教学角色。现将我校《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课的教学现状和改革方法作一探讨。 实训课教学的现状1.实训课与理论课比例不合理我校《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课为32学时,实训课为4学时,实训课与理论课比例仅为1∶8,实训课所占比例显然偏低。护生需在4个学时内掌握数项常用临床操作技能,学习任务繁重,然而,实训学时不足,护生往往尚未熟练掌握相关的临床操作技能,课程就已结束。上海、大连等城市的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已将急救护理学的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由1∶3增加到2∶3[1,2]。

    2.教学内容偏少受学时数过少的限制,目前实训课仅开设了徒手心肺复苏、简易球囊辅助呼吸、除颤术、气管插管术、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使用等临床操作技能项目,其他常用的急救技能如吸痰、吸氧、洗胃术、紧急静脉输液、微量泵及注射泵的使用、气道开放及管理等项目均未能开展实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