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13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367310
解黑便误诊胃十二指肠溃疡14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汤毅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解黑便;误诊分析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1-0099-02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B

    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解黑便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但有一部分下消化道疾病也可以有解黑便现象,主要跟出血量的多少和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的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我们在工作中常常忽视这一现象,以致容易漏诊、误诊。本文收集并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单纯解黑便96例患者中,14例误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5例,女9例;年龄38~78岁,平均59岁。临床表现为单纯解黑便;病史最短的3天,一周内的为8例,超过一周且在一个月内的5例,超过一个月1例;其中2例按溃疡病治疗一周后出现上腹部疼痛症状。而2例胰腺癌及3例大肠癌患者年龄均大于60岁。

    2.误诊情况 2例胰腺癌患者误诊为复合性溃疡或胃窦溃疡,治疗过程中出现上腹部疼痛,伴出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后经上腹部B超和CT检查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最后经手术确诊为胰腺癌。10例误诊为球部溃疡,经按溃疡治疗后仍反复解黑便,其中5例经胶囊内镜检查发现空肠有较多活钩虫,并见活动性出血;1例回肠毛细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经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肝曲息肉2例,结肠肝曲癌1例,回盲部癌1例;另1例回盲部癌误诊为胃窦溃疡。1例胃窦溃疡经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回肠间质瘤出血。

    3.治疗方法及结果 胰腺癌、回盲部癌、结肠肝曲癌、回肠间质瘤及毛细血管畸形患者均转外科行手术治疗;空肠钩虫感染者给予左旋咪唑治疗;结肠息肉行镜下切除术;贫血严重的给予输血等治疗,经上述治疗后其解黑便现象均消失。

    讨 论 消化道出血病例中,通常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多见,而溃疡性疾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最常见的病因[1]。对黑便缺乏全面地了解,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由于胰腺与十二指肠邻近,尤其是胰头占位性疾病时,压迫或侵犯乳头时也有解黑便现象,故胃镜检查时尽可能进入降部观察乳头;如果等到癌肿增大堵塞胆道后出现梗阻性黄疸,甚至出现腹部包块后才进一步检查,病程基本属于中晚期;本文2例患者均未行B超或CT检查情况下盲目治疗,从而导致误诊。

    部分小肠疾病患者,出血量较少时也可以解黑便,本文5例钩虫感染者均来自农村,尤其是钩虫的流行病区,对可疑钩虫感染者在检查胃镜时,进入降部后尽可能吹气,注意观察皱襞间是否有钩虫。常规粪便检查虫卵阳性率低,需反复多次或漂浮法检

    查、钩蚴培养法可提高检出率[2]。胶囊内镜检查诊断小肠钩虫病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3]。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容易误诊或漏诊[4],对反复解黑便,而普通胃镜及结肠镜检查又未见阳性病变,尤其是老年患者,应当考虑可能存在小肠肿瘤,无条件的医院可以行小肠造影、CT、DSA等检查;有条件者尽可能行胶囊内镜或小肠镜检查,必要时也可以剖腹探查,尽可能减少误诊、漏诊。但由于胶囊内镜及小肠镜检查费用比较昂贵,只能在经济发达地区或患者经济条件允许时才考虑使用。

    右半结肠的病变也可以有解黑便现象,尤其对老年患者更应提高警惕。下消化道出血中,老年患者中以肠癌最为多见,其次是息肉、血管性病变[1]。本文3例右半结肠癌及2例结肠息肉均为老年患者,如无肠镜检查禁忌者,应当尽早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相关性疾病。

    总之,对黑便要全面的了解,完善相关检查是关键。虽然解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中最常见的症状,但是下消化道出血也可以有解黑便,不要盲目自信,以免漏诊、误诊。粪便“序贯隐血”试验进行大肠癌普查对于大肠癌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且方法简便、易行、所需费用少[5]。在行胃镜检查时尽可能仔细,尤其进入降部后应该反复多次观察;部分胃镜检查可明确钩虫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6]。另外,对病史要全面了解,系统检查,对反复黑便的患者要注意下消化道情况。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行血管介入造影、胶囊内镜或小肠镜检查,以便尽早找到原发病灶,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1]徐少华,汪祖春,李 燕.消化道出血病因及误诊原因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4):4748.

    [2]丁华君.钩虫病22例误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300.

    [3]陈荣伟.胶囊内镜对小肠钩虫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2,10(19):32.

    [4]牛桂军,陈卓琳,李运泽,等.73例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病理和临床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9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