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15年第2期
编号:12613439
磷酸肌酸钠和能量合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伤的疗效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日 右江医学 2015年第2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期疾病。普遍认为大多数高胆红素血症为良性过程,少数严重病例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留有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听力异常、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异常等后遗症[1]。随着研究的广泛深入,发现高胆红素血症除了对脑有损伤,还可造成心脏、肾脏等多脏器损伤[2]。近年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心肌损伤日益重视,新近研究发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酶可升高达正常值15倍以上[3]。新生儿心肌细胞有很强的再生修复能力,早期发现心肌损伤及时治疗可使受损心肌完全恢复正常。我院新生儿监护室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10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伤患儿,其中52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与传统采用能量合剂治疗进行比较,取得了更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10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资料完整,均符合高胆红素血症[1]和心肌损伤诊断标准[4]。按抓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 例,男32例,女22例;观察组52 例,男29例,女23例。胎龄均为37~41+4周,日龄均超过3 d。血清总胆红素(TBIL)205~410 μmol/L,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排除围产期窒息、感染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母亲患有子痫前期的患儿和糖尿病母亲婴儿。两组出生体重、胎龄、日龄、性别构成、入院时TBIL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相同综合治疗[5]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