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15年第5期
编号:12582153
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日 右江医学 2015年第5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检查,确诊为结核性毁损肺,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26~72(49.34±3.68)岁,病程2~34(16.50±2.68)年。病变位于左侧57例,右侧33例。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咳嗽、咳脓痰病史,伴咯血者66例;痰培养找到抗酸杆菌者62例,合并脓胸4例;21例有高血压病史,14例有冠心病或心绞痛病史,11例有糖尿病病史,7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术前心电图异常者37例;术前肺功能评估:肺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MVV)为31%~50%者59例,51%~60%者31例,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10~1.40 L者51例,1.40 L以上者39例。术前经抗结核、抗炎及营养支持等治疗2周~1个月,待无发热、大咯血,痰量<50 ml/d行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均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进行,采用后外侧切口,行左全肺切除57例,右全肺切除33例,其中心包内处理肺血管6例。手术均选择第五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困难者可考虑切断或切除第五或六肋,遵守先易后难原则,利用心包、主动脉、上腔静脉及纵隔面粘连较轻的特点,先从肺的前内侧粘连较轻的部位开始处理肺门,对于粘连的病例可以不必拘泥于常规顺序地依次处理动静脉、支气管,若肺门严重粘连者,采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此术可减少大血管损伤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