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16年第5期
编号:13073203
3D打印技术在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2)

     1.2手术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X线检查,并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骨盆及股骨上段,扫描螺距0.5 mm,扫描电流100 mAs,扫描电压100 kV。

    1.2.1手术入路所有病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由同一手术组、同一主刀医师完成。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1)KL入路用于后壁、后柱骨折及简单横行骨折、横行骨折合并后壁、后柱骨折;(2)髂腹股沟入路用于髋臼前壁、前柱骨折、横行骨折、“T”形骨折及前壁、前柱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型脱位、耻骨联合分离或同侧骨盆环骨折;(3)KL及髂腹股沟联合入路用于复杂横行、“T”形骨折、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双柱骨折。髂腹股沟入路、KL入路及联合入路精准修改及相互配合。

    1.2.23D打印組将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到医学3D图像编辑处理Mimics14.0软件中,对髋臼骨折进行三维重建(Calculate 3D from Mask),根据三维重建图像观察骨折块的相对空间位置确认分型,并虚拟手术复位(见图1)。利用复位骨折模型,以骨折的AO治疗原则为准,选择合适手术入路,在复位骨折模型上画线确定预设钢板位置及每个钉孔位置。利用创建圆柱体功能创建直径为2.5 mm圆柱体进行虚拟钉道模拟,按照实际术中情况调整每颗虚拟螺钉方向及长度,并测量每颗螺钉长度。同时,运用“创建曲线”(Create Spline)在模型上布置一条红色曲线即最佳钢板植入位置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30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右江医学》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