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21年第10期
编号:377690
影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现状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2月8日 右江医学 2021年第10期
     韦金华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预后;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558?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1.10.01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血液病[1],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结合,介导网状内皮系统血小板数量减少。全球范围内ITP发病率约为1∶100 000,成人发病率约为9.5∶100 000;占所有出血性疾病的30%[2~4]。目前ITP治疗方案以药物治疗和脾切除手术治疗为主[5],但效果均不理想,ITP药物治疗的治愈率仅为30%左右,手术治疗花费贵预后效果较差[6]。了解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期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仍缺乏对影响ITP预后因素归纳总结的文献报道。因此,笔者对ITP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展开综述,旨在为ITP个性化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1 患者自身基础因素

    1.1 年龄

    研究表明,年龄与ITP的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7]。年龄因素对ITP预后影响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加大出血的风险及其他并发症发生[8]。根据患者发病年龄,可将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粗略分为儿童型、成人型及老年型三种类型。儿童型ITP发病年龄多为2~5岁,具有起病快、恢复快、有自愈性的特点,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好[9]。年龄小于3岁的患儿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发病年龄大于3岁的患儿[10]。研究发现,对新诊断 ITP儿童发病年龄12个月)[15~16]。在一项针对ITP死亡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所有ITP死亡患者的死因主要为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这些死亡ITP患者的病程大多数都有超过5年的ITP病史[17]。在长期的疾病发展中,慢性ITP的发病机制开始慢慢复杂化,不仅体液免疫系统出现异常,细胞免疫系统也会出现异常,进一步加重了血小板的损害程度。因此,临床上对于新发ITP,应及早进行规范合理的治疗,避免进展为慢性ITP,造成不可逆性损害。

    2 相关实验室指标因素

    2.1 血小板参数

    临床研究发现,血小板参数与 ITP 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有关[18]。ITP发病机制目前主要认为由于血液中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结合,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水平下降;且在免疫复合物存在的情况下,血小板会出现聚集,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进一步下降。因此,在 ITP诊治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血小板参数,了解其对患者病情、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的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4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