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感染致胃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甲基化,氧化应激
廖阳,鲁礼静,刘巧庆,岑朝【关键词】 胃癌;Hp;氧化应激;甲基化;上皮间质转化;胃癌干细胞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2.02.012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受到经济发展及胃镜检查普及的影响,在包括中国的全球范围内均呈现下降趋势,但目前仍处于全球肿瘤发病的前列。亚洲地区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又较亚洲平均水平高,故胃癌仍是我国癌症研究和防治的重点[1~3]。与Hp感染相关的肠型胃癌,占胃癌的60%以上,是胃癌高发地区最常见的类型。随着对Hp感染诱发胃癌机制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了众多与Hp感染密切相关的致癌因素,为临床胃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有效的靶点。现就Hp致胃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胃癌防治提供更精准的靶点和更优良的疗效。
1 Hp感染对胃癌的影响
Hp是胃黏膜上皮表面和胃黏液底层的定植菌,对生活环境要求十分严苛,是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Hp通过黏附素与上皮细胞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可以避免随食物进入肠道,从而留在胃内,其分泌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破坏中性粒细胞中具杀伤力的活性氧代谢产物,进而规避来自中性粒细胞的伤害,同时为了在胃内酸性环境下生存,Hp产生尿素酶水解尿素来中和胃酸[4]。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也是导致胃癌和胃淋巴瘤的危险因素,1994年,Hp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为胃癌的I类致癌原[5]。Hp致胃癌主要是通过其分泌的毒力因子如CagA蛋白实现的[6~7]。
目前普遍认为,65%的胃癌与Hp感染相关。胃癌可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分为贲门癌与非贲门癌。89%的非贲门区胃癌(GNCA)病例可归因于Hp感染,而贲门腺癌(GCA)的发生与Hp感染关系不大[8~9]。也有学者[10]指出,Hp在贲门腺癌中的作用仍然具有争议性,但是,通过采用定量PCR(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贲门腺癌中TFF1和GK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与Hp感染的情况,可以观察到Hp感染,尤其是VacA阳性菌株感染,表明Hp感染在中国高危地区的贲门腺癌发病中起着诱导贲门腺癌细胞增殖的重要作用。同时,一项在中国河南省林州市进行的基于人口的横断面研究通过检测碳13尿素呼气测试及对胃贲门黏膜测序,也发现了Hp的感染率随组织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从正常胃贲门黏膜的34.12%增加到胃贲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HIN)/胃贲门腺癌的52.1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3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