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馥:孩子是家庭的镜子
贾方方
采访对象:
孟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学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培训中心顾问、临床督导。
专家观点:
孩子就像家庭的一面镜子,能够照出整个家庭的关系、结构以及功能;孩子也是家庭的维护者,以各种方式来帮助家庭解决问题;孩子更是推动家庭改变的治疗者,为家庭变好提供资源和支持。
孩子出问题其实是家庭病了
我从1996年开始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越来越感受到,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会看见父母遇到麻烦不管的。有个孩子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无法去学校,她告诉我:“我是我们家里的那个理由。”妻子叫丈夫回来大都会说:“我想你了,回家吧。”可他们家的理由却是:“女儿在找你,你不回来,她很担心。”妈妈一直用女儿这个理由来呼唤爸爸回家,而且用其他理由的时候,爸爸都不听。女孩说:“为了父母,我愿意。”
, 百拇医药
香港大学家庭研究院原总监李维榕博士曾设计了“孩子心身健康的家庭评估” 项目,测量当父母没有解决冲突的时候,孩子的心跳、皮温和手汗的状况。从2014年开始,我们也进行了此项临床评估。先给孩子做一个10分钟安静状态下的基线,再让父母谈30分钟,讲他们之间没有解决的那些冲突,同时测量孩子在旁观摩时的三个生理指标变化,最后90分钟,家庭治疗师带着测得的这些数据跟家庭进行后续的访谈。
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夫妻关系是孩子最关注的焦点。父母在谈孩子的事情时,孩子的指标变化不大;父母在谈他们的事情时,孩子的指标变化;父母在谈那些没有解决的冲突时,孩子的指标变化很大;父母在相互指责对方时,孩子的指标变化很明显。有个13岁的男孩,情绪非常不稳定,一提到上学就呕吐、拉肚子。在评估过程中,表面上,他表现得若无其事,但身体指标却不会说谎,尤其是在妈妈讲话的时候,他的心跳加速,皮肤温度降低,手汗明显增多,可见他有多紧张父母。
正因为孩子如此珍视父母,他们才会试图以各种方式甚至制造麻烦来帮助父母转移他们的冲突和问题。
, 百拇医药
在中国,很多家庭都把孩子摆在第一位,当孩子出了问题,父母肯定就会放下自己的冲突转向孩子。而孩子的教育又往往是家庭的重中之重,孩子的问题也以学习问题最为常见。
有的孩子很努力地学习,试图用自己的优秀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有的孩子则以无法上学、成绩下滑来缓解父母的冲突。有个20岁的女孩已经7年没有去上学了。那时,父母闹离婚,她的情绪出了问题,就说:“不行你们就离婚吧。”爸爸倒是想离,可妈妈不想。僵持不下时,爸爸对她说:“你帮我一下吧。”最后,她跟法院说支持父母离婚,她跟爸爸。结果,妈妈很生气:“就是因为你的决定把我的婚姻葬送了!”对此,她很内疚。之后,她不停地出状况,今天焦虑、明天生病,完全无法上学。没办法,妈妈只能留下来照顾她。最后,父母虽然离了婚,但一家3口还生活在一起。
也有的孩子一直静静地待着,好像父母的冲突丝毫影响不到自己。但等到18岁成年离家时,问题就爆发了。有个妈妈找到我说,她儿子刚上大学没几个月,就以对学校和专业不满为由要求辍学复读。可他去年已经参加过高考,考的也是这个学校。其实,这个孩子学习挺好的,复读不是他的目的,他是离不开这个家,他要留在家看护父母、缓解冲突。妈妈爸爸有很多观念都不一样,而不一致的焦点就是儿子的学习,争吵不断。为了避免冲突升级,爸爸退居二线,由妈妈全权负责。一方面,她很怕儿子学不好,自己就彻底输给丈夫了。另一方面,她又非常情绪化,高兴了,态度就好一些;不高兴了,就给儿子布置很多作业。表面上是孩子的问题,背后却是夫妻的矛盾。除了离不开家的,还有已经离开家又回来的,个人发展严重受限。
, 百拇医药
孩子是家庭的维护者
关于孩子对父母冲突的介入,心理学家Murray Bowen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三角理论。在正常情况下,家庭是一个三角(爸爸、妈妈和孩子),当夫妻有矛盾时,孩子作为第三方会来稀释他们的矛盾。三角关系是处理矛盾冲突的最基本的方式,就像两辆车相撞,警察会帮忙协调一样。但是,如果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变成了一种模式,叫作“三角化”,常见的有以下3种类型。
第一种叫作敌对竞争。父母发生冲突时,敌对的两个人都想通过孩子来对抗对方。这样一来,夹在父母冲突当中的孩子就成了最困难的那个人,一边是爸爸,一边是妈妈,他站在哪一边都不合適,左右为难。
有个12岁的小女孩连续几个月怎么都睡不醒,我把她叫作“睡美人”。原来,女孩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还总让女儿来帮忙去说服对方。可是,女儿只有一个,也只能帮一个。为了把女儿拉入自己的阵营,妈妈就不上班了,天天盯着女儿,今天干什么了,学习怎么样了,等等。爸爸有事没事也总找女儿,诉说各种事情。两个人就这样死命拉着女儿,暗暗较劲。一边是亲爸,一边是亲妈,无论帮谁,对女孩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和爸爸好,就觉得背叛了妈妈;和妈妈好,就觉得背叛了爸爸。而且,父母还会责怪她不帮自己。到最后,她实在受不了了,便开始嗜睡,“只要不睁眼睛,我就什么都看不到,也就不用做选择了。”事实上,爸爸妈妈冲突越严重,她睡的时间就越长,能从晚上睡到第二天中午12点甚至下午。这个女孩找到了逃避的方式,而有的孩子则无处可逃,最终患上了精神分裂。
, http://www.100md.com
第二种叫作迂回转移。夫妻双方的冲突没有那么激烈,但是,婚姻的压力和张力是通过孩子来完成的。
一方面,父母会有意无意地夸大孩子的问题。孩子可能只是偶尔的成绩下降,夫妻俩就如临大敌,觉得出了大问题,忙得不可开交。表面上,他们是在关心孩子,帮孩子解决问题,实际上却是在逃避两个人之间的问题。
另一方面,孩子也会主动制造出一些麻烦来。有的会出现生理疾病,比如胃疼、头痛,但到医院一查,什么也查不出来;有的则会表现出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有的则会出现厌食、厌学等症状。只要孩子出了问题,爸爸妈妈就会停下来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以那个辍学复读的家庭为例,夫妻俩平日里根本不怎么交流,儿子出状况后,他们就暂弃前嫌,站在了为儿子看病的统一战线上。
第三种叫作跨代结盟。孩子很坚定地站在了父母其中一方,与其形成了非常紧密的联盟来对抗另一方。一般情况下,孩子会站到比较弱的那一方,就像天平一样,一边是妈妈,一边是爸爸,而孩子就是一个砝码。如果爸爸很强,妈妈很弱,他就会站在妈妈那儿,希望关系平衡。也有孩子会站在特别强势的那一方,觉得这样比较安全一些。也有的孩子一会儿站这边,一会儿站那边。
, 百拇医药
这种结盟带有很强的对抗性。有个女孩已经上高中了,还一直跟妈妈睡。她对爸爸有很多不满,不允许爸爸靠近她们的床。当父母发生冲突时,我问她:“你帮谁呢?”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帮我妈啊!”有个家庭要来上海找我做家庭治疗,结果,儿子和爸爸冲突很大,不肯和爸爸坐在同一个车厢,甚至不能坐同一列火车。还有个孩子把爸爸画在纸上,用笔去戳。当孩子恨父母其中一方的时候,通常不是孩子的恨,而是从另一方父母那里来的。
不管是哪种类型,三角化导致了家庭代际之间的边界被破坏,卷入的第三方也会失去自己的位置。有个被卷入的孩子如此表达自己在父母冲突中的作用,她说:“我是拳击手套,这个手套有缓冲作用,不会伤对方太多,但也会伤到对方。”结果,真正的冲突因为被转移或掩盖,不但没有被解决,反而更严重了。
大量的家庭治疗临床实践表明,作为家庭的一员,当孩子出现症状的时候,其实是家庭生病了。因而,改善问题不是单从个体入手,而是从改变整个家庭的关系来入手。所以,在临床上,当看到一个有问题或者有症状的孩子时,我们通常会从症状的所有者出发,推回到他的家庭里面,去看看他的家庭关系出现了什么情况。
, 百拇医药
孩子是推动家庭改变的治疗者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觉得孩子是家庭的受害者,是夫妻关系的替罪羊,而现在,我们转变了思路,开始尝试从资源的角度看问题。孩子的确是父母冲突的焦点,同时也是父母共同处理问题的资源。让孩子发展好是父母的心愿和目标,这是夫妻的共同利益。那么,从为孩子好这一点出发,各自做一些改变、调整和成长,帮到孩子,最后也是帮了自己。
那个7年没有上学的孩子提出:“要不然你们复婚吧。”因为夫妻关系导致女儿出现了很多问题,父母很愧疚,也想再努力一把,就复婚了。我问他们:“复婚真的就是为了女儿吗?”妈妈说:“一开始是的。后来想想,我们都年纪不小了,再找也不易,不谈感情还谈责任呢。”孩子虽然没有解决父母的问题,却促使他们做出了改变,而这无疑增加了这个家庭好起来的可能。
在临床上,我们也在尝试将孩子作为家庭的治疗师,进一步提升孩子的能量,帮助父母和整个家庭发生改变。有一个来访的家庭,妈妈很想让爸爸回家,可一回来又骂他,说他没责任、不关心自己等。后来,孩子分别提出了建议,对爸爸说:“妈妈骂你,是觉得你是她很重要的人。她骂你,你不要逃掉,不要因为怕妈妈骂你就跑到外面喝酒,以后争取早点儿回来。”又对妈妈说:“爸爸也不容易,他回来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态度了,不要一回来就把他骂走了。”夫妻俩想想也是,现在搞得两个人都那么痛苦,还影响了儿子,就决定调整看看。爸爸回来后,妈妈骂他,他就听着。等她把气撒完了,他对她好一点,她就不骂了。妈妈看爸爸回来后也在帮忙,怨气也少了很多。
, 百拇医药
孩子为什么可以作为父母的治疗师?因为没有谁比孩子更了解父母、更忠诚于父母的了。孩子是父母最直接的观察者,每天看着父母,他的观察要比我们丰富、全面得多。而且,很多家庭来到咨询室的时候,多少丢失了在家时的原本模样。而这一点,孩子却是最了解的,也知道父母的症结所在。我见过很多七八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把父母的关系讲得很清楚了,给出的建议也很到位。有一个10岁的孩子说:“你们两个不要都逃跑,也不要针锋相对,只是两个人都尝试着进一步。如果可以的话,就再往前走一小步;如果不行的话,就往后退一点。”还有个孩子说:“他们的婚姻是危房,需要重新建设,把地基打得牢一点儿。”
在来咨询室之前,父母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也不知道把孩子拉进来对孩子的影響,更不会听孩子的话,会觉得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对我们的婚姻指手画脚呢?当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环境和平台,让孩子把心里话清楚地说出来,父母都很惊讶:原来,我们在孩子心目中是这样子的,我们如何才能更好一点儿,孩子提的建议往往更切合这个家庭的实际。
, 百拇医药 让孩子成为家庭的治疗师不是一开始就让他成为,而是在对家庭卡住的地方进行调节的基础上提升他的能量,不然,孩子就会永远只是一个受害者。而且,孩子可以成为家庭的治疗师,并不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要去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所处的阶段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讲,小的时候要保护他,让他找到更安全的领地去发展;大一点的话,就要支持他个体的独立性,让他走出去;青春期会比较难,又有冲突又要独立,治疗师要在父母和孩子间多做功课。
治疗师要相信每个家庭都有想要变好的愿望,也都有能量和资源解决他们的问题。治疗师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去除限制,挖掘出这些能力和资源,包括孩子的,也包括父母的。那个妈妈告诉我,如果儿子要放弃现在的大学退回来复读,她的日子就没法过了。我带领她拓展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她渐渐意识到,只要自己退一步,不那么较真,这件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把限制性的思维解决了,事情就在解决的路上了。
家庭出了问题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就像人人都会感冒发烧一样平常。遇到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如何去理解和应对,转变观念,学会求助,不放弃成长,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http://www.100md.com
采访对象:
孟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学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培训中心顾问、临床督导。
专家观点:
孩子就像家庭的一面镜子,能够照出整个家庭的关系、结构以及功能;孩子也是家庭的维护者,以各种方式来帮助家庭解决问题;孩子更是推动家庭改变的治疗者,为家庭变好提供资源和支持。
孩子出问题其实是家庭病了
我从1996年开始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越来越感受到,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会看见父母遇到麻烦不管的。有个孩子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无法去学校,她告诉我:“我是我们家里的那个理由。”妻子叫丈夫回来大都会说:“我想你了,回家吧。”可他们家的理由却是:“女儿在找你,你不回来,她很担心。”妈妈一直用女儿这个理由来呼唤爸爸回家,而且用其他理由的时候,爸爸都不听。女孩说:“为了父母,我愿意。”
, 百拇医药
香港大学家庭研究院原总监李维榕博士曾设计了“孩子心身健康的家庭评估” 项目,测量当父母没有解决冲突的时候,孩子的心跳、皮温和手汗的状况。从2014年开始,我们也进行了此项临床评估。先给孩子做一个10分钟安静状态下的基线,再让父母谈30分钟,讲他们之间没有解决的那些冲突,同时测量孩子在旁观摩时的三个生理指标变化,最后90分钟,家庭治疗师带着测得的这些数据跟家庭进行后续的访谈。
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夫妻关系是孩子最关注的焦点。父母在谈孩子的事情时,孩子的指标变化不大;父母在谈他们的事情时,孩子的指标变化;父母在谈那些没有解决的冲突时,孩子的指标变化很大;父母在相互指责对方时,孩子的指标变化很明显。有个13岁的男孩,情绪非常不稳定,一提到上学就呕吐、拉肚子。在评估过程中,表面上,他表现得若无其事,但身体指标却不会说谎,尤其是在妈妈讲话的时候,他的心跳加速,皮肤温度降低,手汗明显增多,可见他有多紧张父母。
正因为孩子如此珍视父母,他们才会试图以各种方式甚至制造麻烦来帮助父母转移他们的冲突和问题。
, 百拇医药
在中国,很多家庭都把孩子摆在第一位,当孩子出了问题,父母肯定就会放下自己的冲突转向孩子。而孩子的教育又往往是家庭的重中之重,孩子的问题也以学习问题最为常见。
有的孩子很努力地学习,试图用自己的优秀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有的孩子则以无法上学、成绩下滑来缓解父母的冲突。有个20岁的女孩已经7年没有去上学了。那时,父母闹离婚,她的情绪出了问题,就说:“不行你们就离婚吧。”爸爸倒是想离,可妈妈不想。僵持不下时,爸爸对她说:“你帮我一下吧。”最后,她跟法院说支持父母离婚,她跟爸爸。结果,妈妈很生气:“就是因为你的决定把我的婚姻葬送了!”对此,她很内疚。之后,她不停地出状况,今天焦虑、明天生病,完全无法上学。没办法,妈妈只能留下来照顾她。最后,父母虽然离了婚,但一家3口还生活在一起。
也有的孩子一直静静地待着,好像父母的冲突丝毫影响不到自己。但等到18岁成年离家时,问题就爆发了。有个妈妈找到我说,她儿子刚上大学没几个月,就以对学校和专业不满为由要求辍学复读。可他去年已经参加过高考,考的也是这个学校。其实,这个孩子学习挺好的,复读不是他的目的,他是离不开这个家,他要留在家看护父母、缓解冲突。妈妈爸爸有很多观念都不一样,而不一致的焦点就是儿子的学习,争吵不断。为了避免冲突升级,爸爸退居二线,由妈妈全权负责。一方面,她很怕儿子学不好,自己就彻底输给丈夫了。另一方面,她又非常情绪化,高兴了,态度就好一些;不高兴了,就给儿子布置很多作业。表面上是孩子的问题,背后却是夫妻的矛盾。除了离不开家的,还有已经离开家又回来的,个人发展严重受限。
, 百拇医药
孩子是家庭的维护者
关于孩子对父母冲突的介入,心理学家Murray Bowen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三角理论。在正常情况下,家庭是一个三角(爸爸、妈妈和孩子),当夫妻有矛盾时,孩子作为第三方会来稀释他们的矛盾。三角关系是处理矛盾冲突的最基本的方式,就像两辆车相撞,警察会帮忙协调一样。但是,如果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变成了一种模式,叫作“三角化”,常见的有以下3种类型。
第一种叫作敌对竞争。父母发生冲突时,敌对的两个人都想通过孩子来对抗对方。这样一来,夹在父母冲突当中的孩子就成了最困难的那个人,一边是爸爸,一边是妈妈,他站在哪一边都不合適,左右为难。
有个12岁的小女孩连续几个月怎么都睡不醒,我把她叫作“睡美人”。原来,女孩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还总让女儿来帮忙去说服对方。可是,女儿只有一个,也只能帮一个。为了把女儿拉入自己的阵营,妈妈就不上班了,天天盯着女儿,今天干什么了,学习怎么样了,等等。爸爸有事没事也总找女儿,诉说各种事情。两个人就这样死命拉着女儿,暗暗较劲。一边是亲爸,一边是亲妈,无论帮谁,对女孩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和爸爸好,就觉得背叛了妈妈;和妈妈好,就觉得背叛了爸爸。而且,父母还会责怪她不帮自己。到最后,她实在受不了了,便开始嗜睡,“只要不睁眼睛,我就什么都看不到,也就不用做选择了。”事实上,爸爸妈妈冲突越严重,她睡的时间就越长,能从晚上睡到第二天中午12点甚至下午。这个女孩找到了逃避的方式,而有的孩子则无处可逃,最终患上了精神分裂。
, http://www.100md.com
第二种叫作迂回转移。夫妻双方的冲突没有那么激烈,但是,婚姻的压力和张力是通过孩子来完成的。
一方面,父母会有意无意地夸大孩子的问题。孩子可能只是偶尔的成绩下降,夫妻俩就如临大敌,觉得出了大问题,忙得不可开交。表面上,他们是在关心孩子,帮孩子解决问题,实际上却是在逃避两个人之间的问题。
另一方面,孩子也会主动制造出一些麻烦来。有的会出现生理疾病,比如胃疼、头痛,但到医院一查,什么也查不出来;有的则会表现出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有的则会出现厌食、厌学等症状。只要孩子出了问题,爸爸妈妈就会停下来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以那个辍学复读的家庭为例,夫妻俩平日里根本不怎么交流,儿子出状况后,他们就暂弃前嫌,站在了为儿子看病的统一战线上。
第三种叫作跨代结盟。孩子很坚定地站在了父母其中一方,与其形成了非常紧密的联盟来对抗另一方。一般情况下,孩子会站到比较弱的那一方,就像天平一样,一边是妈妈,一边是爸爸,而孩子就是一个砝码。如果爸爸很强,妈妈很弱,他就会站在妈妈那儿,希望关系平衡。也有孩子会站在特别强势的那一方,觉得这样比较安全一些。也有的孩子一会儿站这边,一会儿站那边。
, 百拇医药
这种结盟带有很强的对抗性。有个女孩已经上高中了,还一直跟妈妈睡。她对爸爸有很多不满,不允许爸爸靠近她们的床。当父母发生冲突时,我问她:“你帮谁呢?”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帮我妈啊!”有个家庭要来上海找我做家庭治疗,结果,儿子和爸爸冲突很大,不肯和爸爸坐在同一个车厢,甚至不能坐同一列火车。还有个孩子把爸爸画在纸上,用笔去戳。当孩子恨父母其中一方的时候,通常不是孩子的恨,而是从另一方父母那里来的。
不管是哪种类型,三角化导致了家庭代际之间的边界被破坏,卷入的第三方也会失去自己的位置。有个被卷入的孩子如此表达自己在父母冲突中的作用,她说:“我是拳击手套,这个手套有缓冲作用,不会伤对方太多,但也会伤到对方。”结果,真正的冲突因为被转移或掩盖,不但没有被解决,反而更严重了。
大量的家庭治疗临床实践表明,作为家庭的一员,当孩子出现症状的时候,其实是家庭生病了。因而,改善问题不是单从个体入手,而是从改变整个家庭的关系来入手。所以,在临床上,当看到一个有问题或者有症状的孩子时,我们通常会从症状的所有者出发,推回到他的家庭里面,去看看他的家庭关系出现了什么情况。
, 百拇医药
孩子是推动家庭改变的治疗者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觉得孩子是家庭的受害者,是夫妻关系的替罪羊,而现在,我们转变了思路,开始尝试从资源的角度看问题。孩子的确是父母冲突的焦点,同时也是父母共同处理问题的资源。让孩子发展好是父母的心愿和目标,这是夫妻的共同利益。那么,从为孩子好这一点出发,各自做一些改变、调整和成长,帮到孩子,最后也是帮了自己。
那个7年没有上学的孩子提出:“要不然你们复婚吧。”因为夫妻关系导致女儿出现了很多问题,父母很愧疚,也想再努力一把,就复婚了。我问他们:“复婚真的就是为了女儿吗?”妈妈说:“一开始是的。后来想想,我们都年纪不小了,再找也不易,不谈感情还谈责任呢。”孩子虽然没有解决父母的问题,却促使他们做出了改变,而这无疑增加了这个家庭好起来的可能。
在临床上,我们也在尝试将孩子作为家庭的治疗师,进一步提升孩子的能量,帮助父母和整个家庭发生改变。有一个来访的家庭,妈妈很想让爸爸回家,可一回来又骂他,说他没责任、不关心自己等。后来,孩子分别提出了建议,对爸爸说:“妈妈骂你,是觉得你是她很重要的人。她骂你,你不要逃掉,不要因为怕妈妈骂你就跑到外面喝酒,以后争取早点儿回来。”又对妈妈说:“爸爸也不容易,他回来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态度了,不要一回来就把他骂走了。”夫妻俩想想也是,现在搞得两个人都那么痛苦,还影响了儿子,就决定调整看看。爸爸回来后,妈妈骂他,他就听着。等她把气撒完了,他对她好一点,她就不骂了。妈妈看爸爸回来后也在帮忙,怨气也少了很多。
, 百拇医药
孩子为什么可以作为父母的治疗师?因为没有谁比孩子更了解父母、更忠诚于父母的了。孩子是父母最直接的观察者,每天看着父母,他的观察要比我们丰富、全面得多。而且,很多家庭来到咨询室的时候,多少丢失了在家时的原本模样。而这一点,孩子却是最了解的,也知道父母的症结所在。我见过很多七八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把父母的关系讲得很清楚了,给出的建议也很到位。有一个10岁的孩子说:“你们两个不要都逃跑,也不要针锋相对,只是两个人都尝试着进一步。如果可以的话,就再往前走一小步;如果不行的话,就往后退一点。”还有个孩子说:“他们的婚姻是危房,需要重新建设,把地基打得牢一点儿。”
在来咨询室之前,父母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也不知道把孩子拉进来对孩子的影響,更不会听孩子的话,会觉得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对我们的婚姻指手画脚呢?当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环境和平台,让孩子把心里话清楚地说出来,父母都很惊讶:原来,我们在孩子心目中是这样子的,我们如何才能更好一点儿,孩子提的建议往往更切合这个家庭的实际。
, 百拇医药 让孩子成为家庭的治疗师不是一开始就让他成为,而是在对家庭卡住的地方进行调节的基础上提升他的能量,不然,孩子就会永远只是一个受害者。而且,孩子可以成为家庭的治疗师,并不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要去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所处的阶段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讲,小的时候要保护他,让他找到更安全的领地去发展;大一点的话,就要支持他个体的独立性,让他走出去;青春期会比较难,又有冲突又要独立,治疗师要在父母和孩子间多做功课。
治疗师要相信每个家庭都有想要变好的愿望,也都有能量和资源解决他们的问题。治疗师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去除限制,挖掘出这些能力和资源,包括孩子的,也包括父母的。那个妈妈告诉我,如果儿子要放弃现在的大学退回来复读,她的日子就没法过了。我带领她拓展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她渐渐意识到,只要自己退一步,不那么较真,这件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把限制性的思维解决了,事情就在解决的路上了。
家庭出了问题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就像人人都会感冒发烧一样平常。遇到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如何去理解和应对,转变观念,学会求助,不放弃成长,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