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 2022年第7期
编号:70490
钱老师的故事会,以文化人宣讲好人好事
http://www.100md.com 2022年7月17日 2022年第7期
     合理

    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家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就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

    78岁的钱树德是宁波市北仑区家喻户晓的地方名人,大家叫他“钱老师”“文化礼堂使者”“讲好人故事的好人”。这位生于1944年的老人,在上海长大,在宁波插队落户,在三尺讲台上收获桃李天下,在文化礼堂中见证乡村兴荣。他在文化建设上耕耘了大半辈子,他和他的家庭是当地象征着文化、文明、友善、向上的一面旗帜。

    让文化如蒲公英般落地生根

    早7点整,吃过早饭的钱树德坐在木沙发上,开始读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在浏览八九份报纸加三四份杂志中,开启了他一天的时光。

    每日读报,不是为了打发时间,钱树德说,其实是为了喂饱自己:“我要先听听来自中央的声音,再看看宁波地方的讯息,最后读读心爱的文学和哲学作品。一日不读,便觉得心中饥饿,没有力气去做其他事情。”

    老伴潘惠英从不打扰,她将丈夫的“文化食粮”整理好后,就拎包出门去了,她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队的日常活动。自2003年退休后,老两口一直居住在北仑区小港街道,早饭之后,他忙文化礼堂,她忙志愿服务,朝九晚五辛劳奔波,好像未曾退休一样。这样的日子,一过又是20年。

    上个世纪60年代,家住上海的钱树德插队来到北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北仑刚刚脱离衣不裹身、食不果腹贫困线,大规模筑塘围海造田,四处是水田,遍地皆泥泞。“乡间的路,窄到3个人不能并排走。”钱树德印象深刻。

    比物质更贫瘠的,是文化和教育。那时北仑的学校大多设置在庵堂和仓库中,而跟村干部打交道则更是一件愁人事。当时的村支书三代不识字,所有的文书工作都处于停滞状态。当干部们听说钱树德是来自书香世家的知识青年,连忙把生产队里最好的凳子张罗出来,擦得干干净净请他坐。

    “人人都知文化好,但那个年代,文化就像天边的星星,大家都觉得可望而不可即。我从那时候便立志,要把那颗星摘下来,变成蒲公英,在这里落地生根。”

    40年间,钱树德一直在北仑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先后任教于北仑下邵中学、原石化公司子弟学校、宁波效实中学。在北仑很多家庭里,钱树德当过爷爷的老师、爸爸的老师、孩子的老师。他也见证了北仑的教育从20世纪 60年代重新起步,到70年代基本实现初等教育普及,再到80年代发展幼儿教育和90年代的大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1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