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 2023年第1期
编号:70272
宗春山: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首先要长大
http://www.100md.com 2023年5月30日 2023年第1期
     田祥玉

    采访对象

    宗春山,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自护教育发起人、“网络妈妈”评审团发起人、儿童观教育第一人。首批“中国保护未成年人优秀公民”,2010年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著有《断乳》《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告诉儿子从青春期开始做个真男人》。

    心理标签

    为什么在孩子青春期,亲子间冲突会变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父母没有长大,没有和孩子建立边界。青春期是孩子跟父母建立边界感的重要时刻。

    不是孩子变了,是父母还没有长大

    说到青春期,大多数父母疑惑又烦躁。你说东,他说西;你说好好学习,他躲起来玩儿游戏;吃饭时在房间不出来,你喊多少遍,他要么置若罔闻,要么反过来发脾气;父母问话,他不是回一句“随便,你看着办”就是说“烦死了”……
, 百拇医药
    其实,自我意识越来越强,通过跟父母说“不”来证明自己长大,开始独立思考和做决定,这就是青春期本来的样子。父母用自己的筷子给青春期的孩子夹菜,他都会嫌弃甚至反抗。因为这个动作意味着“你必须按照我给你分配的去吃,这样才健康”,是喂奶的变形,孩子当然会说“不”。但父母却认为是孩子变了,突然就逆反了。

    我觉得“逆反”这个词有点儿道德绑架,按照生物学意义,孩子逆反相当于动物离巢。青春期的孩子没办法在物理上离巢,只能在心理上离巢。这个时候,孩子对抗甚至“贬低”“看不起”父母都是正常的。但父母会失落,仿佛一夜之間,自己对孩子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了。

    这其实是父母没有随着孩子长大而成长的表现。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长大了,自己也需要转变身份和角色。很多人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但内心依然有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古人16岁就结婚生子,但现在很多人到了而立之年还没在经济上和父母切断,心理上更谈不上独立。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恰好碰上父母青春期滞后,那么双方都是没长大的“孩子”,冲突更是在所难免。
, 百拇医药
    父母不成长与其家庭教育有关。上一代用“多大了你也是我的孩子”管束父母,当青春期的孩子出现逆反行为,父母就觉得我对你爷爷奶奶还言听计从,你个小屁孩儿怎么这么大逆不道?

    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没有为孩子的变化尤其是青春期的到来做好准备,父母依然把孩子当成“婴儿”来喂养,以此来反衬自己的重要感、被需要感。问题也就出现了。心理学常说“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比如很多来访者就经常问我这样的问题:“老师,我家孩子怎么跟以前不一样了呢?”“他怎么突然让我觉得不认识了?”这是明知故问,因为青春期的变化就是会很大啊。

    不成熟的父母不愿意接受变化。因为变化意味着失控,这个生命要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要与自己划清界限。这对于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父母来说根本无法接受,孩子变得不认识了就等于叛变。

    建立边界意识,从青春期开始断乳
, http://www.100md.com
    没有父母不希望孩子成长,但许多父母会有一个附加条件:孩子的求学、就业甚至婚姻都必须被自己控制,由自己代为选择。这种干预和操控会让青春期的孩子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进而产生生活无意义感、无成就感。

    不管是从社会学还是心理学来看,青春期都是最后的分化期—孩子开始为成人做预备了,这也意味着孩子的心智、边界、责任、认知和自我意识都要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我用“翻天覆地”,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因为他们依然把青春期当成从婴儿期自然而然到这个年龄段的一个人,没有以此为分界线把他割裂开来。但是我们真的要彻底重新看待青春期的孩子,告诉自己:他是另外一个人了,不是从前那个小孩儿了!

    从生物学上来说,所有动物长到青春期时,就是远离血亲的时刻,否则就会有近亲繁殖。很多人把青春期的成长、远离说得悲壮又惨烈。其实,作为父母首先应该和孩子一起祝贺孩子青春期的到来,这才是对生命真正的尊重。祝贺之后,要与过去的那个“小孩儿”和父母心理的“小孩儿”道别。
, 百拇医药
    日本有部电影叫《狐狸的故事》,狐狸妈妈生下了5只可爱的小狐狸,小家伙们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渐渐长大。初秋的一个早晨,狐狸爸爸和妈妈像往常一样,领着小狐狸走向草原深处。趁它们好奇又兴奋地打量着周围时,狐狸爸爸和妈妈迅速向回家的路折返,速度快到小家伙们根本撵不上。

    夜幕降临,小狐狸们终于找回了家,却被妈妈堵在门外,还一个个给咬跑。从此之后,爸爸妈妈不允许它们再回来了,要让它们独自去经历风雨。小狐狸出去后,有的被猎杀,有的被吃掉,有的坚强生存下来,这就是“森林法则”,是它们不得不经历的生活。

    有时候人类真的需要向动物学习,把关系变得简单一点。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心狠一点。哪怕转过身抹眼泪,你也要把他推出去。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独亲子之爱是为了分离。其实仔细想想,哪种生命不是这样呢?一个生命的独立就意味着他一定要走出这一步。

    很多父母说,自己也懂这个道理,但真到要推的时候就很难,担心、不舍、难过。但不狠可能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所以父母必须像狐狸一样狠起来。
, 百拇医药
    这里所说的“狠”更多是认知层面。停留在情绪层面上,面对任何一种分离,我们内心都会痛,做父母的尤其如此。但从认知层面一定要明白:这个生命来到世界上干什么来了?答案很明显:要成为他自己。而成为自己,注定要经历痛苦和磨难。

    很多父母会说:“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受苦,不想让他犯我犯过的错。”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因为人类不经历痛苦和错误是没有办法长大的。如果不经受青春期冲突和分离的痛苦,他也一定会经历其他痛苦。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与父母建立生理、心理边界的过程。只有安全地分离,才能找到独立的自己,边界建立得越早,青春期就越能更顺利度过。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一样会长大。

    不要害怕孩子痛,这是成长的必然

    那么,父母该如何长大,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呢?

    第一,要从认知上弄清楚:孩子出生在这个世界是来完成他的使命的,其间必然要经历痛苦、磨难,不然没有办法成为他自己。孩子从产道里出来的时候,那种挤压、痛苦、窒息,每一位妈妈都会记忆终生。其实痛的不光是妈妈,孩子也痛。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同阶段的成长痛。不要害怕孩子痛,不要害怕孩子吃苦,这是他的使命,没有经历痛苦的生命,是不完整的生命。
, http://www.100md.com
    第二,要尊重。把孩子当成朋友一样尊重,换言之要把他当成“外人”。孩子小时候,父母需要照顾他、给予他关怀关心,到了青春期,你就要跟他协商了:“这事儿你怎么看?”而不是像往常一样:“我告诉你啊,你必须这样!”在这里,“尊”是相信,“重”是重要。

    第三,要给空间,包括物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孩子有自己的隐私和生活空间,不要去打探。人家不想告诉你,就是不想告诉你,因为有秘密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比如妈妈问儿子,班上有没有喜欢他的女孩儿或他有没有喜欢谁?哪怕只是开玩笑,人家要是不跟你说,你也别难过。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允许他说出和你不一样的想法,做出和你不一致的事情,这是家有青春期孩子父母该有的模样。

    第四,敢于承认孩子比自己优秀。现在很多学校、家庭都给孩子搞成人仪式,非常有必要。但成人儀式不只是宣告孩子已经长大成人那么简单,从心理学上来说,18岁意味着要战胜自己的父母,只有“打败”自己的父母,一个人才算真的成人。因为父母是孩子心中第一座“高山”;是曾经的神一样的存在,“战胜或超越”父母具有心理学意义上的成功。他要从生理、心理和知识等方面都感受到,自己不落后于父母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比父母优秀。作为父母,必须承认这一点。
, http://www.100md.com
    其实,父母配合并帮助孩子让他获得具有成人意义的成就感和成长感,可以从他进入青春期就开始。青春期孩子为什么喜欢跟父母顶嘴、辩论?其实他是在跟你练手,训练思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攻击力。不成熟的父母在这个时候会非常愤怒,觉得孩子怎么可以跟我这样,其实是你想多了,孩子就是跟你练练手而已,你就陪他练呗。

    你的目的不是让他长大吗?何谓长大?不是长得比你高,而是他的内心真正独立和强大起来。强大怎么来呢?一定是要战胜一个东西(强者)。所以父母不要玻璃心,要敢于示弱,敢于对孩子说“我可能还真不如你”,甚至敢于对他有所依赖。

    给孩子打开一扇门,直到他找到自己的梦想

    真正成熟的父母在面对青春期孩子时,会帮他打开一扇门,放开他生活的半径,让他走出去,直到他找到自己的梦想。

    这里的走出去就是物理上的走出去。真正的学校不是那个有围墙的学校而是大千世界,真正的书本也不是书包里装的那些书,而是生活和世界。不要把孩子关在屋子里面,让他出去看看,带着他去劳动,去体验,跟各种人打交道。带着疑问、疑惑去探索世界后,孩子自然会带着疑问、动机来学习。
, http://www.100md.com
    前不久,我接待了一位从江苏来北京的家长,她的儿子刚上初一。孩子快过生日了,说想要一把哈利·波特的格兰芬多之剑。剑要好几千元,而且只有在北京的环球影城才能买到,这也意味着必须带孩子去北京。这位妈妈马上给孩子请了两个星期假,她自己也放下工作,带着孩子来到了北京。

    这位妈妈坦言,孩子人在学校心却不在,对读书完全没有兴趣。问他的梦想是什么?他说是当演员,但怎么才能成为演员,孩子又模棱两可。“既然这样,那我还不如带他出来走走。”

    结果环球影城关门了,宝剑买不成,孩子提出想要某个手伴,但卖手伴的商店也关门了。这位妈妈马上拜托我帮忙想办法,我找到一位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这位老师很懂手办,孩子很喜欢跟他聊天,得知中央美术学院有个手办设计专业时,孩子的眼睛顿时亮了。

    这个孩子原来一直不爱学习,梦想着当演员但又不知道怎么做。听到央美有手办设计专业时,他当下就决定要考央美。见完老师后,孩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妈妈回去了。他妈妈告诉我,孩子回去当晚就开始制定学习计划,每个科目都定得非常详细,先考央美附属高中再考央美。
, http://www.100md.com
    这一趟北京之行后,曾经厌学的孩子有了一定要达成的目标,并马上开始努力了,因为那个目标,不是父母帮忙设定的,而是他自己的心之所想。

    如果这位妈妈没有带孩子走出来,他也许永远不知道大学里竟然有手办设计专业。孩子的脑洞大开,人生大门也就此打开了。有多少家长敢给孩子请假不上学,从江苏来到北京,然后想方设法找来这么多专业的人为孩子圆梦?

    我不觉得这是能力问题,因为这位妈妈也就是一个做小买卖的,经济条件跟大多数家庭差不多,她的可贵之处在于带着孩子走出去的胆识和格局。

    青春期孩子闹自由、搞反抗是要打破所有枷锁,但他们也渴望父母管。智慧的父母会很好地掌握分寸,不再像孩子小时候那样事无巨细地照顾、约束,而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陪伴,成为他的支持者和见证者,在他迈开步子走出去时,温柔又坚定地目送。

    显然,当孩子安稳地度过青春期,父母也会成长为真正成熟的大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