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82年第3期
编号:11861623
正是河豚欲上时
http://www.100md.com 1982年3月1日 《祝您健康》 1982年第3期
     在我国长江下游,河豚作为一种独具风味的美肴,真所谓由来久矣。然而,每年从春初到夏秋,食河豚中毒者,历代亦累见不鲜。“拼死吃河豚”,世上恐怕没有那种美味能令人馋涎欲滴到了这种地步!

    为什么会年年发生河豚中毒呢?一是认不得它,误食了;二是不知其毒性所在,食不得法。

    我国从鸭绿江到珠江,从东海至南海,都有河豚生长,它们每每混杂在黄鱼、杂鱼中被捕获。其形状视品种而异,但都有开阔的鱼口和刺齿,鱼皮花纹色泽不一,无鳞而有刺,并配以特大的肚兜,这是搞水产的人不可不晓的。

    河豚身上各部分组织、器官中几乎都含有不同量伪“河豚毒索”。它是一种氨基过氢喹唑啉化合物,是强烈的神经毒物,能引起神经传导障碍而致机体麻痹,以至使血压下降,心跳减缓;严重者因脑干麻痹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毒索还能刺激胃肠粘膜,因此,食河豚中毒者往往初起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或有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有的人,开始并无衲驱症状,突然倾跌,即进入严重阶段,最后可发生昏迷并呼吸衰竭而死。

    河豚毒索在体内以卵巢、卵、肝,皮、肠、肾、血液、眼、鳃、脊髓、脾、精囊中的含量为高。有些河豚的肌肉中也含有微量的毒素,不过,要比卵及卵巢或其他组织器官低得多。河豚所含的毒素量随季节而异。一般说,在10~11月卵巢未成熟时,含量最低,1~4月卵巢成熟期最盛,6月产卵后又减低。但河豚毒索的毒性是相当稳定的,盐渍、曝晒、高温均不易破坏。如河豚的卵,即使煮沸八小时之幺,其毒力还很强,就是在十五磅压力的高温蒸汽下经过两小时,仍不能完全解毒。

    预防河豚中毒的关键是在于认识河豚及其毒性。水产供销部门应严格把关拣剔,切莫将河豚混入一般鲜鱼流入市场,使群众误购误食;有习惯食用河豚的地区的群众,也要认清河豚的毒素所在,食前应将含毒的脏器、组织、血液等除净,即使对含毒量甚微的肌肉,也应充分漂洗;食时要限量,方可避免中毒。

    目前,对河豚中毒尚无肯定的解毒剂。不过,近年来在抢救河豚中毒时采用胆碱能神经阻滞剂如阿托品、莨菪碱,对中毒而发生的呼吸衰竭,可收到较好的效果,降低了中毒的死亡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