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90年第3期
编号:11859056
不必怀疑“胎教”的有益作用(1)
http://www.100md.com 1990年3月1日 《祝您健康》 1990年第3期
     对腹中的胎儿进行某种教育,期望通过“胎教”让即将出世的孩子发育得更完善、身体更健壮、精神发育水平更高、更快乐,这是古今有识之士所长期追求的目标。

    然而近两年来,由于有人在音乐胎教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看法,不少人进而对胎教的必要性和可靠性也产生了疑问:一些原先热情地宣传过胎教的地区和单位陆续放弃了这项工作;报刊上也极少看到提倡胎教的文章了。

    本刊的读者关心这个问题,我们已不止一次地收到他们要求探究所以的信件。就我们而论,考虑则更深一层:假如胎教真有某种有益功能,那么,坐视这种简便易行而又利国利民的事逐渐衰败下去,显然是极不合适的。于是,记者努力查阅资料,走访有关人员,务求作出尽可能合乎实际、合乎科学的判断来。

    音乐胎教的兴起

    在美国,许多怀孕5个月的母亲已急着要给腹中的胎儿上课:有的来到正规的“胎教学校”,有的就在家里对未来的宝宝进行教育。
, http://www.100md.com
    美国妇产科专家凡德卡研究后认为,怀孕四、五个月的胎儿就可以接受教育。正是他,于1979年创办了最早的胎教学校。

    据凡德卡说,经过胎教的孩子大多与众不同。他自己的一个男孩,4个月大已能讲简单的语句。另有一位出生才9周的婴儿,能对录音机播放的节目说“哈啰!”

    胎教确有作用的消息引起了其他国家科学家的研究热情,“胎教热”迅速兴起,我国也曾广为宣传,并且出版了“我将来到人间”的音乐磁带及“胎儿教育腰带”等等胎教器具。

    胎教受到质疑

    然而,从1987年底开始,我国不少大报、小报在两年中相继刊出《“音乐胎教”无根据》、《“音乐胎教”不可靠》、《胎儿不可能接受“音乐教育”》等等文章,这些文章再经其他传播媒介的辗转宣传,使不少人感到无所适从,有的大概出于逆反心理,干脆对胎教不屑一顾了。
, http://www.100md.com
    现在知道,最早对“音乐胎教”提出质疑的是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的应。雄同志。他在1987年写了篇1000多字的论文,声称:“根据理论分析,得出结论:胎儿无法听到母腹外的声音。”他说:“当声波从空气中向腹壁传播时,几乎全部入射声能量都被空气——腹壁这一界面反射掉,只有0.00003%的入射声能量能进入腹腔。”他还说,即使这点微不足道的声能,还会遇到母体皮肤、脂肪、子宫肌层和羊水的阻隔,还会被母体心跳等声音干扰,“因此,即使胎儿具有成人一样的听力,也无法听到母体外的声音。”

    两年来各报刊刊出的否定音乐胎教的材料都源自这篇论文。只不过,论文作者应雄变成了“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或“上海专家”。

    记者访问了上海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处及其下属单位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科研部,我向先后接待我的4位同志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应雄同志的观点是否代表了您们的观点?”回答都是:“这是他个人的意见。”
, http://www.100md.com
    应雄同志是研究所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他的组长向我介绍:按常规,这问题应由搞生物医学的人去研究。由于应雄是业余研究,故未列入该所的科研课题,也不必对他的论点进行验证。这位组长、高级工程师强调:应雄的观点并非是权威性结论。他认为音乐胎教有意义,应继续研究下去,但由于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对比,现在作什么结论都为时过早。

    可惜,应雄自费出国去了,记者无法与之当面讨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记者寻思,应雄本人大概不会想到,他在上海计划生育年会上投下的一块“小石”,这收在两厚卷论文集中的最后一篇短文,在全国掀起了多大的浪呵!

    记者的疑问

    应雄的观点自然是有根据的,他是按照声学原理得出结论的。但记者不解的是:_人们既然可以从孕妇的腹部听到胎儿的心音,何以不能从孕妇的体腔传进声音呢?难道“电话”只能打出、却不能传进吗?难道声音的传递规律不是双向的吗?
, 百拇医药
    人体有许多难解之谜。例如,山东、江苏、新疆、武汉等地都出现过奇异的宫内啼哭声。胎儿的哭声不仅孕妇自己能听到,家人和医务人员也都能听到。更奇怪的是,这哭声竟然都是通过孕妇的耳朵外传的。谁能想到,耳朵与子宫之间还有一条“电话线”相联哩!那么,除了耳朵与子宫间的“主线”能传递声音外,会不会还有其它传声通道呢?

    关键在于胎儿有无听觉

    在应雄的观点发表后3个多月,记者在莱大报读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一位学者的文章。其中一个引人注意的说法是:“新生儿耳道中的羊水和粘液妨碍了他们接受听觉刺激,一旦这些东西消除了,新生儿对环境中的声音就会产生反应。所以,新生儿在出生后几小时就能听到某些声音了。”

    这位学者并没有明指“胎儿听不到”,可似乎己暗示胎儿也会因“耳道中的羊水和粘液”而“妨碍接受听觉刺激”的。既然胎儿听不到,还谈什么“胎教”呢。
, 百拇医药
    可见,胎儿有无听觉,关系到能否进行孕期教育的问题,因而不可不弄清楚。

    当记者特意就这一问题向生理研究所的专家请教时,回答则是“无可奉告”,因为他们并未研究过胎儿听觉。

    虽然《圣经》上已有胎儿能听的记载,但长期以来,人们仍认为胎儿又聋又哑,是个两耳不闻“宫”外事,一心只知睡大觉的“木头人”,然而,许多材料告诉我们,情况并非如此。

    据研究,胎儿在4个月以后就厌苦喜甜了:碰他的小手,他会握赶小拳头:给以不停的闪光,他的眼睛会眯起来;仪器还记录到胎儿有“快波睡眠”,表明他还能做梦……如果说胎儿的味觉、触觉、视觉和脑功能都存在,想必也不应独独没有听觉。如果承认人类胚胎的发育简单地重复了动物进化的过程,那么,胎儿就有可能保留一些低等动物的听觉能力,而低等动物是能听到人类所无法听到的超声和次声的。

    自然。记者不是学者,推测毕竟是推测。我们还是看看科学家的实验吧。
, 百拇医药
    天津第二医学院耳鼻喉科与妇产科协作,“将听力计耳机置于孕妇腹部近胎头处”,给以适当声音信号,并在给声前和给声后用胎儿监护仪监测胎儿的心率和胎动变化,结果证实:6个月左右的正常胎儿已具有对声信号作出反应的能力。

    内蒙古医学院的金炜教授,采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方法,通过对胎儿的“呼名刺激”,证明胎儿确有学习能力。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呼名刺激”,那显然表明胎儿能听。

    《美国医学论坛报》不久前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科研人员,“首次将微型麦克风放置到胎头后方时,对测听到的声音感到惊讶不已,他们听到了3米以外的人们讲话、开门声”,等等,他们说:“胎儿在第26周左右可对外界声音产生反应”。他们还说,胎儿耳中的羊水和粘液并不能阻碍听觉,而是降低传入的声响,这是胎儿的自身保护因素。

    翻翻那本厚厚的、1987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6届国际噪声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也可看到,至少有3篇国外学者撰写的论文谈及噪声对胎儿有影响,其中包括可能对胎儿听觉产生有害的影响。

    不必再举更多的材料了,这些难道还不能证明胎, http://www.100md.com(黄建民)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