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绒癌的老人
我们商议好,去看望一位老人。老人是妇产科医生,在北京协和医院一干就是50年,整整半个世纪。
采访的前一天下午,我们用电话与老人相约。他说,明天上午10点钟,他会在办公室等着。办公室在8楼,楼梯的右侧,往前数第4个门就是。他又叮嘱了一句:“门半掩着。”
未曾谋面,已经体会到了老人的细心和严谨。
我们准备访问的老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宋鸿钊教授。一位与绒毛膜癌(简称绒癌)结下不解之缘的著名妇产科专家。
老人已经步入耄耋之年,八十有一。他说,他几乎每天都要到科里来,除非外出开会。
我们言定,只采访30分钟。
他在谈话时,声音很低,语调也异常平淡。他说,他一辈子都在行医,不知诊治了多少病人。但是,有一位女病人,却使他终生难以忘却——
那是1953年。宋大夫除了在协和医院任职外,还兼管着北京同仁医院妇产科。
病人姓曹。也是一位妇产科医生。那一年,病人30岁。原先她在上海一家医院工作,丈夫在北京,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前不久她调到北京,然后怀孕了。她觉得自己怀孕有些异常,于是去检查,诊断是“葡萄胎”。
长了葡萄胎,必须刮宫,将子宫内病变的组织清除干净。那时候还没有B超。医生凭藉的检查手段,只有听诊器及很少几项化验检查。
病人被推进了手术室。突然,她说,她感觉有“胎动”。有胎动,说明是正常妊娠,从而就否定了葡萄胎的诊断。
她又回到了病房,继续观察。
隔了几天,宋大夫认为她还是得了葡萄胎。于是,第二次把病人送进了手术室。在手术台上,病人又说自己有“胎动”。
病人也是妇产科医生,她应该有能力辨别腹内是否有一条新的生命在躁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