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五千万人民的殷殷期盼(1)
说起淮河,人们立刻会想起毛泽东同志当年曾为治理淮河水患发出的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四十多年过去了,淮河由水患转变为污患,成为中国水污染最严重的一条河流,并且已经危及到两岸人民的生存与子孙后代的繁衍。全流域1.5亿人民在吃尽了水污染带来的苦之后,把期盼的目光转向了党和政府。1995年,国务院根据淮河污染的现状,向沿淮的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4省下达了到1997年12月31日止,淮河流域所有企业的污水必须达标排放,否则一律关门停产,争取在2000年实现淮河水质变清的目标。
我们从国家环保局1998年1月1日淮河流域所有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零点行动”中获悉,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淮河流域共关闭1111家年产5 000吨以下的小造纸厂和3 876家小炼油、小制革等污染严重和治理无望的企业,有1057家日排废水100吨以上的企业实现了达标排放,全流域工业污染负荷减少了40%,淮河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为什么治理淮河污染牵动了上到国务院主要负责同志和沿淮4省的党政领导,下到沿淮村镇的人民的心,并成为1998年中国第一件国家大事呢?回眸这几年淮河的变迁和沿岸人民的遭遇就不难找到答案。今天,我分别采访和邀请了部分熟悉淮河历史、变迁,了解淮河噩梦般污染的各界人士,请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向读者介绍曾发生在昨天的人祸和灾难——
陈桂棣(安徽省著名作家) 我是喝着淮河水长大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