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渲染“家族遗传性”
一位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改改。可父亲接过一看,说:“不行,文章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父亲和母亲原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孩子面前这样说。另一个读初二的孩子,上学时经常忘记带东西,钥匙、钢笔、雨伞等多次不知去向。每次忘记,他母亲总会说:“哼,你像你爸,没记性,做事老是丢三拉四的。你爷爷年纪大了不说,你看你爸和你的几个叔叔都这样,就这么一个种,真拿你们一家没办法。”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家教言语是经常可以听到的。有的把孩子的相貌同上一代的人联系起来,有的把动作、语言、表情等与家族成员联系起来,有的甚至还把性格、脾气、思维方式与别的家庭成员联系起来。在联系过程中,有个别的还进行盲目地夸大和渲染。这实在是种很不好的现象。
人在繁衍过程中存在着遗传性,这是事实,即上一代或上几代的某些生理特点和生理机能能传给下一代。从现代科学的研究来看,人的遗传主要是生理方面,换句话说,主要是人的“硬件”遗传,而“软件”部分,如人的性格、脾气、爱好、习惯等,一般不会遗传,有的父子之间或母子之间在“软件”方面之所以也比较相似,是由于长期生活在一起,潜移默化所形成的,与遗传的关系不大。
在家庭教育中,过分地渲染“家族的遗传性”,不论是渲染缺点还是优点,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渲染缺点,对孩子更为不利。首先,会给孩子无形中增加心理压力。你不经意地说一句“你像你爸你妈”之类的话,有很多是随意联想,缺乏科学依据的,是带有较大盲目性的,也就是说,有的其实与遗传因素并没多大关系,现在你却硬要把它与祖辈或父辈扯在一起,譬如孩子考虑问题简单,这与儿童本身的思维特点有关,你将它与遗传联系起来,这就容易使孩子背上这样的心理负担:老天真不公,给了我这样一个缺点,让人受一辈子的苦。其次,容易导致孩子放弃主观努力。你说孩子唱歌像她爸,五音不全,根本没有音乐细胞。她就会这样想:反正是遗传的,我唱不好又不是我的过错;或者,反正那是爸妈的责任,不关我的事,我练一辈子也没用了,把责任推给了上一代,从而放弃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如果你说的是遗传的优点,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譬如你说孩子头脑特别灵,很像他爸爸,那么,孩子听后就可能会得意忘形,以为有了特别灵的头脑,就什么都有了,再也不用努力了。
因此,做父母的要正确看待遗传性的问题,要明白:人的某些东西是会遗传的,但不是每一个因素都会遗传,也不是说已经遗传了的东西,后天再怎么努力也无回天之力了。在家庭教育中,即使是父子之间、母子之间的某些方面很相似,也不要过分渲染,要教育孩子:后天努力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百拇医药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家教言语是经常可以听到的。有的把孩子的相貌同上一代的人联系起来,有的把动作、语言、表情等与家族成员联系起来,有的甚至还把性格、脾气、思维方式与别的家庭成员联系起来。在联系过程中,有个别的还进行盲目地夸大和渲染。这实在是种很不好的现象。
人在繁衍过程中存在着遗传性,这是事实,即上一代或上几代的某些生理特点和生理机能能传给下一代。从现代科学的研究来看,人的遗传主要是生理方面,换句话说,主要是人的“硬件”遗传,而“软件”部分,如人的性格、脾气、爱好、习惯等,一般不会遗传,有的父子之间或母子之间在“软件”方面之所以也比较相似,是由于长期生活在一起,潜移默化所形成的,与遗传的关系不大。
在家庭教育中,过分地渲染“家族的遗传性”,不论是渲染缺点还是优点,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渲染缺点,对孩子更为不利。首先,会给孩子无形中增加心理压力。你不经意地说一句“你像你爸你妈”之类的话,有很多是随意联想,缺乏科学依据的,是带有较大盲目性的,也就是说,有的其实与遗传因素并没多大关系,现在你却硬要把它与祖辈或父辈扯在一起,譬如孩子考虑问题简单,这与儿童本身的思维特点有关,你将它与遗传联系起来,这就容易使孩子背上这样的心理负担:老天真不公,给了我这样一个缺点,让人受一辈子的苦。其次,容易导致孩子放弃主观努力。你说孩子唱歌像她爸,五音不全,根本没有音乐细胞。她就会这样想:反正是遗传的,我唱不好又不是我的过错;或者,反正那是爸妈的责任,不关我的事,我练一辈子也没用了,把责任推给了上一代,从而放弃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如果你说的是遗传的优点,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譬如你说孩子头脑特别灵,很像他爸爸,那么,孩子听后就可能会得意忘形,以为有了特别灵的头脑,就什么都有了,再也不用努力了。
因此,做父母的要正确看待遗传性的问题,要明白:人的某些东西是会遗传的,但不是每一个因素都会遗传,也不是说已经遗传了的东西,后天再怎么努力也无回天之力了。在家庭教育中,即使是父子之间、母子之间的某些方面很相似,也不要过分渲染,要教育孩子:后天努力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