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言行艺术(三)
8,“溺爱”往往会“淹没”孩子,这表现在过分的物质上给于满足,例如,去快餐店吃鸡腿或汉堡包,家长总是给孩子买上一大堆,而自己却陪着孩子什么也不吃,最多啃啃孩子吃剩的骨头等,而孩子却旁若无人地大吃大喝,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家里买了虾,家长只是嚼嚼虾头,而专心致志地剥给孩子吃。在有老人的家庭,有时父母给老人留一份好吃的东西,而老人却偷偷地给了孩子。这样是爱孩子吗?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只会变得狭隘、自私、冷漠、任性,这为他今后走入社会带来很大的障碍。正确的引导应该是把孩子做为家庭中的普通一员,进食的时候要一起吃,甚至大人要故意多吃一份或挑一份大的吃,告诉他大人为什么要多吃,有时,尽管你不想这么做,但为了正确地教育幼儿,这么做是非常必要的。
9,不能正确地引导并强化幼儿的“抗挫能力”,而常常是“误导”他们。如坐公共汽车,当孩子抢到位子时会高兴地夸奖“真能干”,当没有抢到位子时却会责怪“笨死了,一点也不像男子汉”,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总是责怪别人的孩子,常会说:“他最坏,下次不要和他玩,等会告诉他爸爸揍他”,或训斥别人的孩子说:“你为什么要欺负我们家宝宝啊,下次再敢欺负就对你不客气。”还有,当孩子遇到挫折,如摔跤、弄破手哭了时,家长的表现常很可笑,如孩子不注意让砖绊了一下,家长就会去“打砖头”,手被桌子弄破了就会去“打桌子”,这样做的结果适得其反。孩童之间玩斗往往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幼儿的主见性,而受到挫折恰恰是让幼儿在逆境中学会生存的最好锻炼。我们的家长应该重视对待幼儿的抗挫教育,应首先询问孩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责任在你孩子这方,你就应该告诉他怎样纠错,如果你的孩子受了委屈就应该告诉他怎样争取权利,怎样防范。举一个日本人对孩子抗挫能力的教育例子,当然,这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国情,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内涵:有两个孩子打架,其中一个哭着跑来找老师告状,老师没有同情他,而是问他什么原因,哭的孩子说,刚才他拿了那个孩子的玩具,那个孩子就打了他。听完后,老师是这样说的“你拿他的玩具和他商量了吗?他打你不对,但是你更没有用,你打不过他还要抢他的玩具。”说完老师就走开了,也没有去批评打人的孩子。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日常行为中,幼儿所表现出的无论是错误、任性、顽皮或争斗,等等,成人都认为不可理喻,或容易产生错觉,其实,你完全可以给孩子一个想象创造的空间,不要随便地压制或扼杀。家长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我们要运用这种能力,教孩子生存、抗挫,培养孩子在逆境中生存,从而学会保护自己。
, http://www.100md.com
10有些家长之间常喜欢当着幼儿的面悄悄说话,当孩子询问“你们在说什么”时,家长会简单地搪塞,说:“小孩子不要问这么多”,或“这不关你的事”等。还有一些妈妈说话不注意,常常刻意对幼儿说“这衣服(或玩具)是外婆外公买的,不是爷爷奶奶买的。”“这压岁钱外公外婆给了这么多,爷爷奶奶小气死了,给这么一点。”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幼儿是贻害无穷的,容易使幼儿变得心胸狭小,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如见奶奶时说奶奶好,当妈妈面时说外婆好,这样的幼儿心理是极其不健康的。孩子是在观察中长大的,对外界的一切都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熟悉理解的,当父母说悄悄话时,他会产生逾越常规的好奇。家长不要粗暴地制止,你完全可以说:“爸爸妈妈在商量一件事,不想给你听见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当然这个惊喜不是现在,而是要等你有个突出表现的时候。”这样一来既回答了孩子,也给了他一个希望,也不容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总之,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家长对幼儿的言行指导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还要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气质修养、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要急于教孩子读、写、算、画、弹的能力,孩子的成长和成才需要三种营养,一是饮食营养,二是知识营养,三是爱的营养,缺少任何一种,孩子都会成为不健全的人。我们要教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而在挖掘儿童潜能的时候,父母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是一种无形的引导,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此家长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讲究些艺术,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文完), 百拇医药
9,不能正确地引导并强化幼儿的“抗挫能力”,而常常是“误导”他们。如坐公共汽车,当孩子抢到位子时会高兴地夸奖“真能干”,当没有抢到位子时却会责怪“笨死了,一点也不像男子汉”,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总是责怪别人的孩子,常会说:“他最坏,下次不要和他玩,等会告诉他爸爸揍他”,或训斥别人的孩子说:“你为什么要欺负我们家宝宝啊,下次再敢欺负就对你不客气。”还有,当孩子遇到挫折,如摔跤、弄破手哭了时,家长的表现常很可笑,如孩子不注意让砖绊了一下,家长就会去“打砖头”,手被桌子弄破了就会去“打桌子”,这样做的结果适得其反。孩童之间玩斗往往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幼儿的主见性,而受到挫折恰恰是让幼儿在逆境中学会生存的最好锻炼。我们的家长应该重视对待幼儿的抗挫教育,应首先询问孩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责任在你孩子这方,你就应该告诉他怎样纠错,如果你的孩子受了委屈就应该告诉他怎样争取权利,怎样防范。举一个日本人对孩子抗挫能力的教育例子,当然,这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国情,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内涵:有两个孩子打架,其中一个哭着跑来找老师告状,老师没有同情他,而是问他什么原因,哭的孩子说,刚才他拿了那个孩子的玩具,那个孩子就打了他。听完后,老师是这样说的“你拿他的玩具和他商量了吗?他打你不对,但是你更没有用,你打不过他还要抢他的玩具。”说完老师就走开了,也没有去批评打人的孩子。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日常行为中,幼儿所表现出的无论是错误、任性、顽皮或争斗,等等,成人都认为不可理喻,或容易产生错觉,其实,你完全可以给孩子一个想象创造的空间,不要随便地压制或扼杀。家长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我们要运用这种能力,教孩子生存、抗挫,培养孩子在逆境中生存,从而学会保护自己。
, http://www.100md.com
10有些家长之间常喜欢当着幼儿的面悄悄说话,当孩子询问“你们在说什么”时,家长会简单地搪塞,说:“小孩子不要问这么多”,或“这不关你的事”等。还有一些妈妈说话不注意,常常刻意对幼儿说“这衣服(或玩具)是外婆外公买的,不是爷爷奶奶买的。”“这压岁钱外公外婆给了这么多,爷爷奶奶小气死了,给这么一点。”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幼儿是贻害无穷的,容易使幼儿变得心胸狭小,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如见奶奶时说奶奶好,当妈妈面时说外婆好,这样的幼儿心理是极其不健康的。孩子是在观察中长大的,对外界的一切都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熟悉理解的,当父母说悄悄话时,他会产生逾越常规的好奇。家长不要粗暴地制止,你完全可以说:“爸爸妈妈在商量一件事,不想给你听见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当然这个惊喜不是现在,而是要等你有个突出表现的时候。”这样一来既回答了孩子,也给了他一个希望,也不容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总之,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家长对幼儿的言行指导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还要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气质修养、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要急于教孩子读、写、算、画、弹的能力,孩子的成长和成才需要三种营养,一是饮食营养,二是知识营养,三是爱的营养,缺少任何一种,孩子都会成为不健全的人。我们要教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而在挖掘儿童潜能的时候,父母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是一种无形的引导,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此家长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讲究些艺术,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文完), 百拇医药